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宋代地域文学或宋代文学的地域性问题,自宋代就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迄今为止,这一研究尚未十分成熟。宋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宋代至上个世纪初、上个世纪初至70年代、上个世纪80年代迄今。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状况的学术梳理,希望能从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给当前宋代文学的地域性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为重大,宋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尤大。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靖康之变”的民族战争,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都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这就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宋代文学选本形态在继承前代选本形态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变化与拓新。在分门别类、以类相从方面,宋代文学选本对作品的分类依据更为多样,类目更为细密;在层级结构方面,宋代文学选本的层级结构方式更为灵活,既有对前代二元层级结构的翻转,又更多地采用一元层级结构;在区分等次方面,宋代文学选本对作品的区分既有等级分明、壁垒森严者,又有纯为逞才竞技而排列名次者。宋代文学选本这种既相对稳定,又创意出新、灵活多变的文本形态,对后世文学选本的编纂多有启发、示范之功。  相似文献   

4.
【摘要】 王明清笔记著作中的文学思想,学界目前对之关注尚显不够充分。王明清笔记著作中的文学思想极为丰富,不仅可以使研究者站在以文学论文学的维度上对宋代文学予以观照,而且可以使研究者以文学生态视野对宋代文学诸多重要现象予以考论,对深入了解宋代文学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5.
女性文学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的才女多为宫廷女子、贵族和歌妓,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诗词是宋代女性文学中最主要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内容多为抒发内心情感和家国情思。宋代女性文学有其自身特点与独立价值。还原女性文学的自身价值,可以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各个朝代中, 宋代的文学家庭可说是最多的。宋代文学家庭繁荣的原因之一,就是宋代的家训很发达,宋人非常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女性文学在宋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宋代的才女多为宫廷女子、贵族和歌妓,主要分布于东南地区.诗词是宋代女性文学中最主要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内容多为抒发内心情感和家国情思.宋代女性文学有其自身特点与独立价值.还原女性文学的自身价值,可以更好更深入地研究女性文学.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王水照教授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此书由绪论、文体篇、体派篇、思想篇、题材体裁篇、学术史篇及结束语组成,对于宋代文学中的一些研究热点、难点和焦点,作了颇为全面、深人的论述。以下一组文章,即就《通论》及宋代文学研究中提出的若干问题进行评述,以期对宋代文学的研究能有新的促进。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诗、词等传统文学样式已臻极至,并不断融化出新,话本、杂剧与南戏已初露端倪。就文学内部衍化规律而言,雅与俗交融,尊体与破体互动,抒情向叙事转…  相似文献   

9.
宋代文学传播在城市生活状态下,呈现出了新的传播途径,表现为轰动效应、品牌效应、旅游广告效应、宫廷文学消费以及城市谋生等息息相关的城市化特征。这些不同于题壁传播、纸媒传播的文学传播新特点,是文学传播近世化的开始。研究这些传播途径,可以更深入认识影响宋代文学的生成发展机制,解读宋代一些特殊文学样式。  相似文献   

10.
宋代文体学的核心问题乃本色与破体的错综纠葛、相反相成。宋代的文体本色论深入细致,占优势地位,但破体相参实践也普遍而广泛,以致深刻影响了宋代文学的面貌和成就。本色与破体、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相逆相济、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双方既存在张力,又有着媾和。宋代文学巨匠欧阳修和苏轼借破体为利器,恢弘文体,掀起文学高潮,堪称最为成功的文体改革家。但破体亦有具体的类型和复杂的机制。宋代文学在尊法度的基础上力主变化,借破体开一代文学之新貌。  相似文献   

11.
章惇的经略荆湖,对宋室中央集权具有特殊的战略价值.综观章惇一生的为人为事,其德量、操行、能力均有过人之处,可算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之一.正是由于章惇等人的努力,内外交困的宋室才得以"帑庾盈溢".而修史者将其列入奸臣传,既有失公允,也有失史家的操行.  相似文献   

12.
论张邦昌“伪楚”政权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两宋之交的张邦昌“伪楚”政权的考察,认为金人扶植张邦昌建立傀儡政权绝非偶然;张邦昌的登位确系金人胁迫.对这一事件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12世纪初期的南宋政局及宋金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周谷城《中国通史》、金毓黻《宋辽金史》等通史和断代史著作,在叙述宋代历史方面虽各有特点,但因修史之意旨及作者之专长所囿,均未能以简明之目,统摄有宋一代历史之全貌,以成合理之叙述体系。张荫麟先生以简驭繁,拟定五章内容撰述有宋一代历史,可谓高屋建瓴,尽握其要,不仅呈现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大势,而且包举三百余年丰富历史内涵之大端。其对宋史问题多有发轫,亦与构建宋史叙述体系密切关联。张荫麟先生构建之宋史叙述体系,对以后有深远影响,其中直接受到影响的是方豪先生所著《宋史》。  相似文献   

14.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相似文献   

15.
张载上书范仲淹的时间当以《宋史》所载"年二十一"为准;张载并非范之门人也无师承关系,范对张载思想的转变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张载之学是在与二程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思想体系,"京师论《易》"对其易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张载与邵雍观点的不同,体现了宋代易学气学派和数学派的对立;张载卒时以吕说为妥,主要卒因是病逝,虽然政治失意对其心理和身体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师府是道教建筑的典型代表,一般认为,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龙虎山天师府始建一事,值得深入辨析;依据文献史料,龙虎山嗣汉张天师住宅,宋时应位于清朝转设上清关门附近,并非建于上清观门口;琴斋、翛然堂、冲虚堂等建置形式,曾为宋朝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家居住宅,也为宋代嗣汉张天师家居住宅唯一可考建置形式,至于有宋一代,其他天师住宅建置情况,因史料缺乏,失考。  相似文献   

17.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对外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从对辽主动出击到虚内守外、以防为主。张洎在太宗朝累官至给事中、参知政事,参与了宋王朝的重要政治活动,他几次上奏言边事,表达了其消极防御的外交思想。张洎提出在外交模式上防守勿攻、敌去勿追的思想;在内政与外交问题上,主张把内政放在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在西夏对宋边境的战争中,提出弃地妥协的主张。张洎理想主义的消极防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太宗朝及北宋中、后期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浚与新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他继承父说,在南宋初新学影响广泛存在的现实条件下,主张元祜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又受举荐他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影响,倡行孝悌之说,并在独相期间,打压洛学,促进了新学在南宋初的延续发展。另一方面,张浚又与赵鼎共引洛学之士,甚至有禁新学之举,对新学有一定的抑制。秦桧当政,张浚被贬逐在外十余年,最终与反对和议的洛学之士打成一片,信奉道学而排斥新学。从张浚崇、抑新学的历史来看,除了有时代、家庭、师承、荐主等因素外,打击政敌、争夺权力的现实需求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突显出南宋初年学术与政治的利害纠葛。  相似文献   

19.
张孝祥不仅是南宋初期的词坛大家,也是备受士人推服、任天下之重的帅臣。长期以来,他的阃帅身份多为论者所忽视。孝祥词学观念的迁变流转和于湖词主体风格的演进生成,与其数任帅阃、开府四地的仕宦历程亦若合符契。在高、孝二朝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孝祥主导的幕府文事活动、幕府驻地自然山水的感发,对于湖词风的逐步嬗变、词格不断提高和词境日渐拓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幕中人际交游与文学互动,藉由政缘、学缘、姻亲的关系和共同的艺文志趣、学术理念、中兴理想,孝祥以诗词唱酬的方式构建起了一个包括地方帅臣、道学名流、诗文大家等不同群体的人际网络,涵养出迥异于绍兴和议后的文学创作生态,成为孝宗朝文坛全面中兴的重要促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张浚与洛学     
张浚在南宋高、孝两朝出将入相,对宋代学术起着重要作用。他在南宋初与赵鼎并相,推崇洛学,引擢洛学之士,造就"小元祐"政局,为洛学的复兴吹响了号角;另一方面,他又主张元祐未必全是、熙丰未必全非,倡行孝悌之说,打压洛学,使洛学的发展受到抑制。秦桧专政后,张浚被贬斥,在困顿谪居期间,张浚终信洛学,著书立说,继承弘扬洛学,并引导其子张栻追随洛学。张浚对洛学的推崇使他在孝宗朝再受重用,流誉于后世,甚至掩盖其过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