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正常开展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教育改革应走向法治化。教育改革的法治化是指用法律制度规约教育改革行为,减少甚至避免各种非理性、随意化现象的发生,使教育改革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教育改革的法治化有助于教育改革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增强其合法性、合理性与可预期性。教育改革的法治化应从教育决策的法治化、政策实施的法治化以及改革评价的法治化这三个方面入手,并通过提升教育法律制度的权威性、形成处理教育改革问题的法治思维及方式、增强社会大众的教育法治观念和提高教育改革参与者的法律道德修养等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中国21世纪的教师教育,需要以教师专业化为取向,比照教师专业基准的要求,从观念意识、政策体制和教师个体三个层面整合,进行全面、协调和优良化的改革,以培养适应21世纪教育教学需要的教育专业人才,满足中国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面向21世纪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问题,从改革培养模式、转变教育方法、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看法,提出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融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国外工科院校课程改革的两种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美国、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当前工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两种趋势 :( 1)加强工程实践和设计教育 ;( 2 )重视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通过对这些国家工科院校课程改革实践的研究与分析 ,进一步明确了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为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为高师音乐专业声乐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应以此为依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战型人才,应结合中小学教育特征,培养个性化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的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组织建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能力本位教育和培训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职业院校考试改革要在能力本位理论指导下,积极转变观念,改革考试机制,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在中国长期以考试为教育指挥棒的情况下只有评价制度有所改革,才能保证教育改革顺利进行.如果评价不加以改革,那么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深入细致的进行下去.依此观点,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笔试),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成效,会影响到改革的步伐.评价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就评价的方式,提出一种新的方式——基于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进行数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教育改革伟大的纲领性文件。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并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最重要的准备。《决定》在教育体制改革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同时对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的传统教育思想指明了相应的改革方向。改革教育思想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今后教育改革中必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重视教育工作 ,最突出的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中国进入改革之初 ,他就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在教育科技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具体教育内容上 ,“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也是我们要坚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针。一、坚持“三个面向” ,培养“四有”新人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指针。坚持“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的根本指导方针。首先教育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个基本要求 :其一 ,要求教育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的教育变革留下了辉煌的成绩,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从政治育人到知识育人,再到文化育人,新中国的教育变革历程波澜壮阔.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总结新中国教育变革经验,从文化育人方向对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的历史条件下,在个体的基本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形势下,只有文化育人,才能引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担负起科教兴国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2.
政府教育管理公众满意度测评是在政府履行教育管理职能过程中,社会公众对政府教育政策制定、公共财政供给、教育督导、教育公平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等行为的受用效果的感受与经验的评价。推进政府教育管理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是新公共管理背景下顾客导向理念与结果为本管理制度引入教育管理的结果,是借鉴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成功经验、推进我国政府教育管理理念和体制变革、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应该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基础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新时代的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育观念体系的更新与重建,该文从目标观、教材观、课堂教学观、学习观、智力观、发展性评价观、学生观、教师观8个方面对支撑新课程的教育观念体系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5.
提高质量: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心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大教育政策虽然始终对提高教育质量予以充分的关注,但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对教育质量认识的偏差、教育资源的短缺和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的单一等。为此,需要以大教育质量观的视角和动态的思维审视教育质量,正确处理普及教育与提高质量的关系,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创建优质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是现阶段高等学校的历史性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面向现代化的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爆炸时代的需要, 更是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沈阳农业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学研究与改革,取得了很好成效。 诸如:改革教学管理,初步构建了规范化教学管理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新的教学计划框架;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进一 步完善了多层次分段式实践教学新体系;整合调整各种资源,适应时代发展,实施了课程内容改革;坚持以育人为中心,强化了教 学建设等等。尽管如此,教学研究与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今后还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适应高等教育大 众化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进一步突出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和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 体系;形成有利调动师生积极性的教学运行机制;造就一支具有国际教育思维和水准的师资队伍;建立确保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约翰逊与美国的教育平等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翰逊总统60年代的社会改革是美国联邦教育政策形成的关键期,通过广泛的教育立法,对各级学校及贫困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资助,美国联邦奠定了教育平等化的发展方向,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及社会文明的整体提高。其以教育作为解决社会贫困及公平问题的重要手段,值得进行深刻的历史思考。  相似文献   

18.
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30年来.我国比较教育在多方面重现生机,在教育思想引介和国家教育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重庆市比较教育学学科主要集中在西南大学.经过长期的发展.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科在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跨文化教育比较、各国教育制度比较、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今后重庆市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思路应包括发展学科特色、突出实用功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学术合作与交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宏伟目标的实现。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我国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然而,由于教育内外部多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评价不同程度存在唯论文、唯项目、唯奖项、唯职称、唯帽子的"五唯"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举措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为此,从教育的政治性、育人性和社会性出发,围绕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构建了由政治标准、业务标准和效益标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的"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政治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关键,决定着育人方向,主要包括学校办学方向、课程思政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四个要素。业务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反映了高等学校职能履行情况,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三个要素。效益标准维度是"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根本,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成效,主要包括学术影响力、经济影响力以及社会影响力三个要素。"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是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理念集成,各要素间彼此促进,协同互动,形成了一个要素众多、层次复杂、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呈现出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特征。"三结合"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助于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引领高等学校回归本质;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高等学校办学方向;有助于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较大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可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发展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层次多样的中国高校,提高高校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水平,使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