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种语言向其他语言借入语言成分,是为了补充本身成分的不足,词语的借入也是为了补充丰富语言的词汇系统。外语词进入汉语,首先是以语素的身分来补充汉语的造词材料的不足。进入汉语词汇系统后,外来语素便摆脱原语言的词汇系统的束缚,按照汉语词汇系统的造词规则来造词。  相似文献   

2.
先秦复音词初探(续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先秦词汇复音化的原因和途径先秦是汉语词汇复音化开始的阶段,也是复音化进展十分迅速的阶段。这跟社会发展对语言的影响以及汉语本身内在的发展规律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极大变革和发展必然要求汉语加快自己的发展步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求汉语用大量的新词新语来反映这种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现实。殷商和西周时期,汉语的词汇中很少复音词。这可以从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尚书》的词汇情况得到证实。单音节新词的产生,其造词方式只可能有两种:一是词义造词,一是音变造词。所谓词义造词,即通过词义的引申,造成多义词,再由多义词分化出新的同音词。例  相似文献   

3.
外来词音节语素化是语言接触的深入表现.在变化发展过程中,外来词通过提取典型语素并使其转化为外来语素,成为汉语新的造词材料,如“族”这一类词缀的产生与发展.作为语言接触初期表现形式的借词,在构成新词语方面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这些构词语素具备了类词缀的特征.外来语素的词缀化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借入成分进一步汉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浅谈修辞造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摹状、引用、借代、比喻等辞格构造新词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修辞造词对现代汉语词汇发展的影响,现代汉语中相当一部分词汇是通过修辞的方式形成的.这一部分词形象生动,在表达词汇概念意义的同时,更鲜明地表达出词汇的色彩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表意性,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是汉字表意体系的充分体现.从而,我们也可以发现,修辞不仅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是与词汇系统的发展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5.
域外借词指属于“汉字文化圈”的日语、朝鲜语和越南语等诸语言在历史上从汉语借入的字词。域外借词数量巨大,保存了借用时代的汉语词义,是汉语历史词汇的活化石,对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具有重大价值。汉语词汇史、方言词汇和域外借词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和汉化方式 --兼论外来词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词是其他语言符号的借入,作为一种符号的借入,是形式和内容同时借入,即外来词是以语音一语义方式借入,加入文字的因素,则是以字形一语音、语义的方式借入。根据外来词的借入方式,可以把外来词分为借音词、借形词、借音借形词三大类。外来词借外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的同时,又融入了汉语词语形、音、义结合方式。外来词中的汉语形、音、义结合方式便是汉语对外语词语的汉化改造。经过汉化,外语词语才成为进入汉语系统的外来词。  相似文献   

7.
长期的文化交流必然使外来词汇出现在语言中。由于俄、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两种语言系统吸收外来词的情况有所不同。俄语在自身的发展中借入了来自古斯拉夫语、鞑靼语、法语及英语的一些词汇,特别是20世纪以来受到了英语的强烈冲击;汉语也吸收了佛教用语、日语、英语等外来词。外来词的借入,体现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反映了各自民族的交往心态:俄国人一心向往西方,中华民族则经历了文化优越——认同西方——学习西方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着比喻造词现象。比喻造词虽然不是汉语所特有的,但在汉语中却表现得特别突出。之所以如此,这与中国人喜欢形象具体的民族思维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汉语相关词汇的抽样统计分析的形式,以系统的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数据对此予以论证。同时也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阐发中国人这种思维特点的文化渊源及其合理性所在。  相似文献   

9.
进入数字化时代,汉语中出现了许多阿拉伯数字词,即借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形式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词。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笔者从造词来源、语义类别、构词形式、所含数字符号数量对其进行细致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阿拉伯数字词的特性以及与当代网络数字语言的根本区别,从而确定了阿拉伯数字词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类型。  相似文献   

10.
德语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外来语的影响。自英国革命以来,特别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英语外来词大量进入德语词汇当中。德国历史上对于英语外来词的研究与争论迄今从未中断。英语外来词在被借入德语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德语词汇的要求进行融合。英语外来词没有破坏德语语言,恰恰相反,它们是对德语语言的丰富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2.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6.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7.
门神观念是我国传统民俗观念之一,其产生与早期人们对门户的认识与理解相关。门户不仅是建筑实体,且具有多重社会文化意义,具有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出于装点、神秘化门户的需要,门画这种艺术形式得以出现并传承至今,成为当代一类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9.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