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中,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在:领导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求实精神;领导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成长和丰富奠定了实践平台;领导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确立了目标、任务和方向;创立邓小平理论,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邓小平的思想与业绩推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的思想与人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苏景锋  曹颖 《新天地》2011,(12):172-173
随着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使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得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为背景,总结了经济法学30年发展的理论创新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学研究的贡献.论文认为经济法学的理论创新确立了国家一市场的理论框架,推进了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型,推动了公平和有效率的市场秩序的构建,促进了宏观调控逐步走向法治化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同时,论文认为经济法的理论引入了社会本位和整体主义的价值理念,发展了传统法学的公私法二元划分的范式,拓展了法学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空间,丰富了法律调整机制与功能的理论,创新并丰富了部门法学的构成和法的主体理论与法学研究的方法,突破并丰富了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法律关系原理,发展和丰富了法律责任理论,促进和丰富了法学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扩大和深化了表现领域,获得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和精神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注重情节演绎的叙述模式,拓宽和丰富了历史小说的写作途径与探索空间,实现了历史小说在文体和审美形态上的创新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在先秦时期,都城往往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都城规模和布局的变迁集中体现了社会诸多领域的变化。和商代早期相比,晚商都城的规模明显扩大,不再修建城墙,宫室建筑和手工业作坊的规模和布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葬俗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现象意味着晚商都城的人口有了较大增长,行政管理体系更趋复杂化,王权有了较大的发展,宗教和祭祀活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王权和神权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6.
傅斯年和陈垣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史学家,为中国现代史学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共同的事业和学术追求打破了年龄和学历的障碍,促进了他们的交往,深化了其间的友谊。在推动中国现代史学发展的同时,他们用深情厚谊和高尚品格书写了很多动人的学术佳话,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历程留下了闪光的背影。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邓小平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 ,恢复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并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联系起来 ,深刻地揭示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 ,用“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重新概括党的思想路线 ,深化和发展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五卅运动期间,瞿秋白不仅直接领导了反帝爱国运动,而且写了大量文章,为五卅运动指明了斗争的方向和目标,提出了斗争的策略和方针,并在五卅运动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高度评价和肯定了五卅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影响和意义,对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为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按照绿色化学的理念和要求,改造或重新设计了部分化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改进了实验仪器和装置,进行了微型实验的系统研究和推广.对实验产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有益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领导下,少数民族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进一步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全国抗日力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抗战;第二,牵制和消耗了日本侵略军的有生力量,彻底打乱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我国的步骤和计划;第三,从人力、物力、财力和精神上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第四,修建了抗战国际交通线并维护了该线的畅通;第五,充分发挥自身对外交流的悠久历史传统,赢得了国际社会对我国抗战道义上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对少数民族产生了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冷战以后世界各主要地区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西欧地区的传统社会党摆脱了冷战结束时的尴尬与困境,到2 0世纪90年代中期力量全面回升,但是进入2 1世纪,有些社会党丧失了执政地位;社会党重新面临挑战。中东欧地区的社会党尤其是由共产党改建的社会党成为本地区的主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其执政优势明显。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对本国政治生活影响有限。拉丁美洲地区民主社会主义好坏参半,有些社会党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而下台。大洋洲和亚洲地区民主社会主义运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亚洲两大传统社会党———日本社会党和马来西亚民主行动党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的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研究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保持了健康、持续的发展,推进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志愿服务的领域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不断发展,成为目前中国青年参与面最广、参与程度最高、具有极高社会知名度的群众性公益活动,不仅在客观上满足了许多急迫的社会需求,而且在缓解社会压力、促成社会安定、构建新型人际关系、增进社会福利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印度古代哲学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流行的主要思想派别都有明显的宗教背景,而宗教教义则大多带有思辨色彩.印度正统六派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圣典奥义书中的主要宗教哲学思想,构成了古代哲学的主体.佛教等非正统派别则提出了具有极高理论价值的哲学体系,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印度古代宗教哲学中蕴含着宝贵的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借鉴,对当今人类的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 ,大学生各种社会活动在高校校园可谓异军突起 ,学生社团在校园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影响力 ,并有成为校园主力军的趋势 ,它具有组织性、教育性、服务性、娱乐性 ,学生社团活动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森林群落建群种营养元素含量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带性植被主要种营养元素含量的格局是热带和南亚热带森林优势种的磷含量低,有些植物出现富铝化特征,石灰岩山地上植物的钙含量高;暖温带和温带大多数植物磷含量相对较高,而钙含量较低,部分植物有聚铁和聚锰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诞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各少数民族在长期艰苦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对这一联系的认识。他们不仅在生产活动中以大自然提供的物质为工具,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并同时保护大自然,而且在生活中把大自然视为朋友,以淳厚的友情珍爱大自然。发展到精神世界里,他们把大自然尊为心中的神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在历史上,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历程中产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代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具体指的是天文学、医学及生理学革命、纺织机和蒸汽机革命、电动机和发电机革命;它们的产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科学革命使科学获得了独立与发展,两次技术革命体现出了科学与技术各自起到的作用,它通过促进产业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现状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好的健康意识,对体育有良好的认识态度,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证明了体育教育改革卓有成效,体育教学正向健身化、娱乐化、兴趣化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自两汉以降,古代来华的各国使节不断,数目众多,在唐代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明清两代,迎来了华夷秩序的巅峰期。各国来华使节的疏密情况,与中华帝国的盛衰状况、中华帝国对外经略的重心、以及遣使来华各国的社会发展需求,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来华使节一般都肩负着多重的综合使命,如政治上建立、维系及增强双方的友好、亲善关系;经济上增强贸易联系、互通有无;文化上则是吸收、学习高度发展的古代中华文明,等等。古代各国来华的使节,在中国一般都受到极为友好和优厚的待遇。他们既是中外文明交汇的桥梁,又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他们不畏艰辛,万里来华;他们赠送来与流播去文明成果;他们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付出了可贵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