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实主义文学巨匠茅盾,从他一九一六年进商务印书馆,开始“叩文学的门”起,就把文学与社会人生牢牢地挂在一根线上。他也曾提倡过左拉的自然主义,那是为了反对面壁虚构、脱离现实的旧文学;他也曾鼓吹过罗曼·罗兰的新浪漫主义,那是因为他相信它“能够补救以往文学之不足而综合地反映人生”①。“为人生而艺术”,始终是茅盾接受这种种主义的基石,也是他半个多世纪文学生涯的奋斗目标。本文将从他的早期小说创作入手,探讨这位杰出的文学大师对人生的独特思考方式。文学为人生,表现人生,批评人生,改造人生,是茅盾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艺术辩证法是文学创作的一条不可忽视的规律。茅盾是深谙艺术辩证法的文学大师,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处处展示出艺术辩证法的风采。本文主要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探讨茅盾短篇小说艺术辩证法的一些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是以文艺理论的创作步入文学领域的。象他那样既是文学理论家和创作家的人在现代文坛上并不多见。有人称茅盾是中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别林斯基,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作为文艺理论家和作家的茅盾,特别是他二十年代的文学观对文艺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鲁迅、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颗灿烂的巨星.鲁迅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显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绩,茅盾的巨著《子夜》等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两位大师以自己的创作,丰富、深化了现代中国的现实主义,这既是他们对现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贡献,也是他们创作的共同特色.伟大的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气势,从根本上动摇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旧文学.随着反对旧文学斗争的胜利,从理论上,特别是从创作实践上创造崭新的中国现代文学的任务被提到了议事日程,这一历史的开端,是以它的先驱者鲁迅及其小说创作的成功为标志的.他的小说,从采用外国的良规到逐渐脱离其影响而彻底民族化,就在这“化”的过程中,丰富、深化了现代中国的现实主义.首先,鲁迅小说的主题及所塑造的形象,不仅是某一类主题和形象的高峰,而且是这一领域的开拓者.五四前后,个性解放的浪潮汹涌,婚姻自主,爱情自由成了青年和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当时的作者们也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了这个诱人的主题.茅盾在一九二一年对四、五、六三个月的小说创作作了统计,在全部一百二十篇小说中写爱情、婚姻的就占了七十多  相似文献   

5.
政治与茅盾有不解之缘,但政治并不等于文学。本文试图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去探讨茅盾《蚀》三部曲的艺术价值,以及到《虹》中作者的转向,以拓宽视角,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茅盾和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6.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fbert Lawrence,1885—1930)是本世英国著名的文学大师,观代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劳伦斯是位才华横溢,创作欲极强的作家。在他那卷帙浩繁的作品中,成就最大的是小说。他一生共创作了十部长篇小说,七部中篇小说,五十余篇短篇小说。在这些小说中,劳伦斯执着的探索,他鲜明的伦理道德观和社会观跃然纸上。特别是他那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的影响早已越过了其国界。  相似文献   

7.
茅盾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等文学怍品,作品浩瀚准以全面论述。今愿就其中部分作品,探讨其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时代性特征问题。时代的画卷在茅盾的小说创作中,除了少数儿篇历史题材外,大量的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他的笔下,不是泛泛地反映一般现实生活的作品,他从作品的主题、生  相似文献   

8.
小说大师与文化部长--茅盾建国后的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大师茅盾 ,以其丰富的文学经验与深广的社会阅历 ,本应取得更为辉煌的创作成就 ,但成为新中国的文化部长之后 ,由于国家意志与艺术良心的冲突 ,以及自己的脱党经历等方面的隐忧 ,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终于窒息了自己的艺术生命。此外 ,原有生活积累与“工农兵方向”的相违 ,也使茅盾的创作难以为继了。这不只是茅盾个人的损失 ,也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茅盾小说创作的母题是时代女性。茅盾从时代女性出发 ,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 ,从而形成了茅盾小说独特的艺术世界。茅盾小说时代女性母题的形成主要是受茅盾深刻独特的生活体验、《红楼梦》的女性观和北欧神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三十年代的小说家,吴组缃不能算是一位丰产作家,但他在有限的作品中显露出独特的个性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心。纵观其创作,我们可以看到左翼文学特别是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吴组缃的小说在1993年之后发生了与前期创作明显的不同,这不仅表现在主题和表现内容上的由个人的恋爱、婚姻、家庭琐事向社  相似文献   

11.
在“五四”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激烈冲撞中,“人的发现,即发展个性”成为“新文学运动的主要目标”(茅盾《关于“创作”》),随之茅盾提出了“人的文学”观念;一九二七年以后他开始致力于小说创作,并把研究“人”他作为“写小说时的第一目标”(茅盾《谈我的研究》);尤为可贵的是,在他接受唯物史观后不仅深  相似文献   

12.
一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评述了作为文学研究会会员许杰的小说创作,认为他“是个生产丰富的作家”,“他的农村生活的作品几乎全是客观的写实主义的,而他的都市中流浪青年  相似文献   

13.
纵观茅盾一生的文学活动,我们发现他没有系统地发表过有关诗歌美学方面的理论专著,不过,从他谈文学的内在规律,分析初期白话诗、论述叙事诗的创作,以及评价诗人、诗作中,还是可以看出他具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现实主义诗歌审美观。一茅盾通过诗和小说的比较,探讨了诗歌这一文学专类在把握真实世界中盼审美规范特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茅盾的小说创作,是以其气魄宏大、反映生活广阔、描写社会关系复杂而著称的。他的作品给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社会面貌,绘制了宏伟壮观的历史画卷,富有巨大的认识意义和美学价值。对一个作家来说,在创作中能深广地概括社会生活,使广大读者得到启发,受到教益,感到愉悦,这确非易事。茅盾的小说创作,为什么有这样的艺术特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具有卓越的艺术概括力。  相似文献   

15.
机遇爱潜伏     
苏海涛 《老友》2013,(8):1-1
麦家是著名作家、著名编剧,尤以创作谍战小说著称,人称"中国谍战剧之父""新智力小说领军人物"。他创作的《解密》《暗算》《风声》等谍战小说深受读者欢迎,2010年他更是凭借小说《解密》获得当年的茅盾文学奖。麦家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在军校的学习、生活为他以后的军事谍战小说创作奠定了基础。说起麦家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  相似文献   

16.
《蚀》与《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两部小说,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演进轨迹。在对二者的评价上,理论界存在着较大分歧。因此,从具体文本出发,就小说创作意图与作品实际内容不相符合的现象,结合茅盾的文学思想发展过程,才能对茅盾创作做出合乎实际的评价。大陆文学主流意识与海外研究者群体对于茅盾的评价,特别是海外研究者中那种"《子夜》主题先行、图解政治"的观点,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具有无法重复与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学巨匠——茅盾,不只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茅盾的创作生涯,即是从散文起步的。从一九二五年到解放战争为止,茅盾先后创作了十几部散文集。其中,尤其值得珍视的,是他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茅盾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从“文学为人生”的文学观出发,要求文学反映“全般”的社会生活。他通过“缩影式”的描写,把广泛的社会人生熔铸在长短篇小说的艺术建构之中,并且以多种艺术手法对社会人生进行理性评价。在实现再现社会人生和评价社会的过程中,茅盾极其注意小说本身的文学因素,着意突出它的审美个性。他的小说,精心结构故事,潜心描写场面,注重塑造人物。此外,题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艺术手法的多种追求,又使其作品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茅盾自从小说《蚀》问世以后他举起一部部长中短篇小说频频抛向中国文坛,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年代里,茅盾顷刻成了位于鲁迅之后的大师之一,受到了评论者?(家?)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照和高声喝采。对于茅盾小说的最初认识,我是从所谓评论文章、研究成果中得来的。最近我读完了茅盾的所有小说,我从以前的懵懵糟糟的思想退去了,我的心理图谱上出现的是:矛盾创作走着由个人扩张到自我收缩封闭;由抒写内心苦闷迷茫到分析回答社会问题;由暴露自我到隐藏排斥自我;由经历人生写小说到为了写小  相似文献   

20.
探析茅盾创作“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茅盾在他的小说中成功塑造了时代女性形象系列,为他的小说增添了不尽的艺术魅力。时代女性成为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母题。茅盾小说时代女性母题的成因是多元的,主要是受他的家族女性、早期妇女观、古典名著《红楼梦》和北欧神话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