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罗特的控制源理论和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感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工具的方法,回收61份被试问卷,分析了西北民族大学蒙英班学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情况,旨在探讨不同归因倾向对民族生学习成败归因心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内控特征的学生成绩和外控特征的学生成绩之间有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内控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努力程度因素优于其它两个因素;能力高低因素特征的学生成绩和身心状态或情绪因素特征的学生成绩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内控因素中的努力程度与各外控因素之间有显著差异,努力程度因素优于其它外控因素;研究还发现11名学生有习得性无助感表现。  相似文献   

2.
以应用型本科高校韩语专业和非韩语专业共208名韩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利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探究了影响韩语学习者负动机的影响因子以及专业及非专业韩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素的差异性。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应用型本科高校韩语学习者负动机的影响因素分内外因素共9个,“自我效能感低下”是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此外,还归纳出了“他者影响”“焦虑”“效价”以及“对目的语国家的态度”四项新的影响因素。专业和非专业两类受试在“学习环境”“学习策略缺失”以及“焦虑”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论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效能感、归因、目标设置、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影响英语自主学习的内在因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能从这些内在因素入手,加强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动机,优化英语学习者动机性因素的组合,加强英语学习者认知和元认知策略训练,这些内在因素就能对英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结合文献研究与40题项问卷分析,以41名中国宁波大学和36名日本和歌山大学外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实证调研教师、学习环境、语言文化和学习者四类负动机影响因子对中日两国高校外语学习者的影响烈度,对比分析两国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的共性特征与个性差异.定性定量实验结果显示:两国受试在教师、语言文化和学习者三类影响因子上的烈度排序和题项均值差异显著.因此,应尝试从文化专有性视角探讨中日两国外语学习者不同负动机表现的深层根由及其内在关联,减弱或消弭学习者负动机因子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学习者对自己学习成败的归因是影响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对福建农林大学非英语专业200名新生英语学习归因倾向的调查发现:(1)学生英语学习成败的内部归因倾向高于外部归因倾向;(2)成功内部归因与英语成绩正相关;成功外部归因和失败的内部归因都与英语成绩显著负相关;失败外部归因也与成绩负相关;成功外部归因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英语成绩;(3)低分组新生的成功外部归因和失败内部归因倾向显著高于高分组新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研究语言的重心从探索最佳教学方法转移到对影响因素多变量的研究上 ,也就是把第二语言学习看成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本文试图运用Gardner -Lambert社会心理模式发掘出影响中国专业外语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因素 ,如中国专业外语学习者更多是出于工具型动机 ,还是归化型动机。同时我们考察了六个所设定的态度动机变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从而确定各个变量分别以及共同对外语学习成绩作出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找出影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负动机因素。结果表明,影响高职生英语学习的负动机因素主要有以下五方面:1)学业成绩与过往学习经历;2)教材与学习任务;3)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兴趣;4)教师素质与教学方法;5)学习环境与设施。且高低学习动机者在前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就减少学生的动机削弱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主学习在语言教学领域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广受关注的话题。促进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有效的语言学习要求学习者积极地进行学习。通过调查得知,在中国英语学习者中存在着自我效能、归因、目标因素、自决因素等一些自主学习的动机因素。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  相似文献   

9.
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不同的研究者对外语学习的动机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但动机是成功学习外语的起决定作用的内因,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文章在研究Dornyei和W illiam s外语学习动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学习者特有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式,并分别从影响动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出发,探讨了外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保持与强化的措施和手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外语教学强调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动机、焦虑、性格等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往往比认知因素更大。通过对一次问卷调查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焦虑心理和学习动机对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40名不同英语水平的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缺失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英语水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缺失因素的差异。因子分析确认了引起被试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的8大类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课堂教学内容”和“英语学能”两因素对中、高、低水平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中、高水平学生的动机缺失受“课堂教学内容”这一外部因素影响较大,而低水平学生的动机缺失则受“英语学能”这一内部因素的影响较深。  相似文献   

12.
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心理学和训练学的角度,通过对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归因理论研究,希望使教练员和运动员能正确进行田径运动内控和外控因素、焦虑唤醒水平、习得性无助感等归因分析,并且教练员应注意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归因倾向,以激励、鼓舞运动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为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以200名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随机访谈和语言测试相结合的手段,对英语口语习得者的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因素与英语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英语口语习得者的个人心理因素对口语习得者的英语水平影响显著,且个人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英语口语水平较低及较高的习得者的自信性及学习兴趣强于中等水平者,而中等水平者的焦虑感却高于英语口语水平较低及较高者。第二,社会心理因素即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及学习环境与习得者的口语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各因素之间成正态分布。因而得出结论:个人心理因素是影响口语习得的内因,而社会心理因素是外因。  相似文献   

14.
预制语块在语言习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两组英语专业大学生预制语块使用状况的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预制语块的发展体现在学生对其使用的数量、种类和频率的增长上,高年级组使用预制语块的数量、种类、频率均高于、丰富于低年级组,这一发展对学生流利地使用口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个体使用预制语块的状况则呈现出多样性、非线性的特点。同时,对影响预制语块习得因素的定性分析表明,预制语块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源自学生在预制语块习得过程中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及其所具备的学习自主性的不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语言情景,加强预制语块教学,增强学生使用预制语块的意识,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从而有效促进预制语块的习得。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作以跟踪研究 ,结果表明 :总体上学生在基础词汇、语法项目运用方面的错误没有减少 ,议论文比故事重写的错误显著增加 ,好生与差生以及进步大和进步小的学生的责任感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但归因状况无差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责任感 ,提高其学习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外语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视角出发,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学生的动机、自信和焦虑三方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大部分学习者持工具型动机、且动机越明确学习效果越好;自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积极作用;高焦虑水平状态对学习效果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减少情感过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国内外新近研究的总结,发现智力、人格、动机、心理控制源和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智力因素虽然起重要作用但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比重比想象的小的多,后天学习完全可经弥补先天不足。高的责任感、内控的归因倾向、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和内在兴趣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内向与外向,神经质性以及社交性并不影响学习成绩。论文中还探讨了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语用迁移是中介语语用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它研究学习者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语用知识对二语语嗣信息的理解、产出和学习所施加的影响。文章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国内外语用迁移研究作一综述,认为目前语用迁移的研究在可迁移性及其影响因素、迁移发生的判断标准上等有侍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