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义、利问题向来为思想家们所重视。自先秦以来,围绕义、利关系发生过几次义利之辩。就老子的义利思想来看,由于作为其立论基础的"道"、"德"有别于儒家道德的人伦性,具有鲜明的自然性特点,因此,老子的义利观在路数上就显示出与孔子很大的不同。笼统地认为老子"义利俱轻",否定义和利,乃是忽略了老子道德的自然性这样一个立论基础,是以孔子及其儒家强调人伦性的义利观标准去衡量老子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老子》以其文学上的特异性和独创性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老子对意象化和形象化创作手法的创造运用,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创始的意义和地位。老子出神入化地运用朦胧手法创造朦胧美的艺术形象和境界,以洗炼的方式阐述哲理。《老子》的文学特质主要体现于其诗一般的艺术表现形式。《老子》在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充分显示了以哲理为灵魂的“诗”的风采,其句法结构融合了南北诗歌风格、形式的传统和特点。可以说:一部《老子》,是哲理内容与诗歌艺术的完美结合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对于"有无"问题的讨论起于老子,而止于王夫之。王夫之对老子道家思想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老子"有无"观及境界形态哲学思维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儒家实有思想为思维基础,辨析老子以"有无"为核心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赋予"有无"以实有的哲学意义,论证了儒家实有形态的境界观和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道德伦理观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老子对儒家正统道德伦理观的批判与否定的分析 ,可以看到其道德伦理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老子道德伦理观共有三个来源。其道德伦理思想的基础则建立在“天”“地”“人”合而为一的认识方法之上。老子坚特自然主义的道德伦理精神 ,强调自然平等 ,不求独尊 ,原则是顺从自然。其价值判断准则是效法与回归自然 ,因而主张谦下自损 ,知足不争 ,弱用弃智 ,守静不辱 ,无为无欲。老子自然主义道德伦理观既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的精神内容 ,又起到了对正统道德伦理思想的某种制约和调节作用 ,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美学史上,人多老、庄并称。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老子并未凸显出自身的意义,反倒是隐而不显;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老子道论进行重新阐释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对《老子》思想的研究,历来重视的是它的反道德性,而对其道德实践思想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则以为:《老子》不仅首创了“不言之教”的道德教化,强调因循个体的特征来成就个体,即“辅万物之自然”;而且重视积德,强调“不为而成”,以不争、知足的方法来达到自身在万物关系里与他人相和谐的强大,还提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从修身到平天下的道德实践模式。这些对现实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老子用"天道"推论"人道",用"自然"以推论"社会",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无为而治"思想,充分显示了老子对于治理天下所持的基本态度。老子的这一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老子小国寡民观备受非议,非议主要源自对"小国寡民"字面意思的理解。但是"小国寡民"的重大价值主要在于老子对于天道、人道的体悟;它所揭示的社会心理规律与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是暗合的,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子小国寡民观备受非议,非议主要源自对"小国寡民"字面意思的理解.但是"小国寡民"的重大价值主要在于老子对于天道、人道的体悟;它所揭示的社会心理规律与现代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结果是暗合的,对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子的技术思想在中国哲学与中国科技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老子》中有关于机械工程技术的记载 ,体现了老子的技术思想。《老子》提出的“朴散为器”、“大制不割” ,“有而用之”、“有而不用”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图难于其易 ,为大于其细”等思想 ,对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和设计人员的精神境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勇 《百姓生活》2014,(9):65-66
老子 老子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最终归宿,在历史上一直是个谜。历史记载,老子晚年乘青牛云游天下,以传讲道家学说经国济世,开化西域。西行途中,老子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被关令尹喜挽留著书,写下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千古名篇、洋洋五千言的《道德经》。  相似文献   

12.
前言     
老子是先秦时代的思想家。他有丰富的哲学、政治、军事、美学、道德、文化的思想,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其继者庄子对老子的学说加以全面发展,把道家学说推进到了系统完备的程度。在春秋战国的交替时期,西周时代的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等全面崩溃,社会转型动荡。此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的心理状态等都已失去了均衡。对社会抱有冷静、超然见解的老子和庄子,以与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我们要复兴伟大的中国人民文化,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必须科学地认识我国历史各时期时代精神的精华。但长期以来,由于《道德经》和《论语》产生的时间先后问题,没有得到科学的解决,致使中国哲学史的科学性受到极大伤害,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得不到合理解释。诸如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的性质问题,老子哲学和孔子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逻辑发展圆圈中的环节地位问题,老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民族文化史上的作用问题,均很难明确论断。造成中国哲学史教学,一开头便处于不能充分发挥“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我国哲学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14.
《老子》是一部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的著作。它不仅开创了中国思想史上重要一派的道家,而且以其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拓展了中华文化的思维空间。《老子》辩证法思想虽然比较粗糙,但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老子的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以"道法自然"为框架,以其独特的方法探讨宇宙本原、治国方法、生命奥秘、人生真谛,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特别是在唐代,更是备受推崇。著名思想家柳宗元以严谨的态度,挖掘出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许多积极因素,并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领域,丰富了自己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老子与“道”,老子与道家、道教与道家,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等四个逻辑层次对老子道范畴的本质、道家向道教的流变、道家——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对中国《易》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对儒家《易》学和道家《易》学的不同特质和效应进行了比较,阐明了作者对道家之学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73年帛书《老子》(甲乙本)出土之后,学术界对流传上千年深信不疑的《老子》道德篇前后顺序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帛书《老子》的道德顺序是古本的顺序呢.还是通行本道德顺序符合古本原貌?由于这个问题关系到对《老子》思想的正确把握,因此,围绕它,学术界开展了长期的讨论,但至今不能给人以可信的结论。据张学方先生归纳,这种不同的看法大致有四种(参见《〈老子〉古本道德顺序试探》,载《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二期)。第一种意见以严灵峰先生为代表,持“道”先“德”后的结构顺序。第二种意见以日本学者波多野太郎和徐复现…  相似文献   

18.
孔子道德观和老子道德观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孔子道德观与老子道德观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子在继承老子道德思想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老子的道德思想较为抽象,孔子在实践中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加以具体化。这对于形成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体系和发挥道德的具体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一)老子的生平、著作及所处的时代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著名的哲学家。他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老子的生卒年不可确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据马叙伦考证:“生当在定王、简王之世。孔子五十一岁见老子,为敬王十八年,盖已八九十岁。其卒年虽不可知,而庄子载秦失吊其死,则非不知所终者也。”(见马著《老子校诂》第30页)此种说法大体可信。老子曾为“周守藏室之史”(《史记·老子传》)多年。守藏室史的职务,主管图书,是史官之属。马叙伦云:“老子盖为小史,……知者。小史掌邦国之志。”(《老子校诂》第30页)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哲学、思想与文化史上,《老子》是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1993年末,在荆门郭店出土了楚简本《老子》,给中国哲学、思想等相关学术界及国际汉学界带来了巨大震动。迄今为止.以郭店竹书《老子》为对象作专门的校注,或以其作为重要的校注对象的,据我们所知,已有20余本(种)之多。新近出版的由丁四新教授撰写的《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该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成果、“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