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完善自然保护区治理体系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及运行与公园社区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公园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公园内的资源,公园的运行、管理和保护工作又与社区活动分不开。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设立和运行有效统筹了自然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新体制也面临保护与发展、人兽冲突和地方保护主义阻力等诸多张力问题。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协调好这些关系,不仅会影响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也会制约公园社区发展,甚至导致和积淀更多社会矛盾。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协调保护区和社区的关系,提升国家公园体制的综合效能,需走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从国家公园运营、公共管理、共治机制、基础设施和保障保险5个方面不断优化公园社区治理体系,促进保护区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要优化国家公园体制及其社区治理体系,需从顶层设计和基层制度实践两个路径进行优化:一方面可从顶层制度设计上构建起“生态现代化”的均衡模式,另一方面可从基层制度实践中提炼出“补贴补偿+保障保险”的均衡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型政党制度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统筹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国家治理面临的民心向背、补短板与强弱项、人事代谢三个主要考验,需要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在牢固制度根本、推进制度健全、抓紧制度落实三方面上下功夫。围绕制度建设的目的、保障和主体三方面要求,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一党领导,多党合作;一党执政,多党参政”的民主集中功能。  相似文献   

3.
政府治理是中外合作办学治理的重要方面。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明晰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体系的内涵,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主基调是服从党和国家对外开放工作大局,中心任务是提质增效,基本保障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等现代化特征,以及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精细化等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针对中外合作办学治理中存在的“管理”“监管”思想依然存在、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运用不够充分有力、治理制度建设滞后、其他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规划和引导不够等问题,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应从坚持治理理念、运用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建立协同共治机制、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精细化引导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4.
资源供给不足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配置资源,节约使用资源,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形成资源节约型增长方式,必须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统筹和协调经济"考核体系,从形成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主体、资源节约制度体制机制和资源节约型体系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推进和实施。  相似文献   

5.
国家治理是政府等治理主体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上运用权威配置资源、维持秩序的一个过程,它具有过程性、协调性和持续互动等特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生态系统保护提出的新方向,加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家公园治理体系存在着偏重政府单一主体、缺乏多元主体参与的问题.以协同治理理论为研究框架,认为政府主体、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同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三者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打破目前在国家公园试点中存在的府际横向协调、政企协作和政府与居民协作的困境,提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以及生态系统保护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以农业农村部组织遴选并推广的92个乡村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为主要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引发乡村治理创新实践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战略引导;二是地方为满足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治建设、经济发展而进行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逐项难题。文章从完善治理体制、健全治理体系、创新长效机制、聚焦突出问题四个方面展开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乡村治理创新主要表现为:通过党建统领,构建乡村网格化治理模式;通过形成“三治融合”体系,推动乡村治理多主体参与;通过积分制、清单制推动乡村治理实现长效化;通过聚焦乡村主要问题,实现乡村治理变革。基于此,文章认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有三大机制,即党建引领—全民参与机制、问题导向—实践需求机制、综合创新—长效运行机制。把握三大机制可以帮助各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治理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人才事业的发展规律,并从战略高度谋划推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推演,构建“理念体系能力战略”整合型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人才治理理念为人才工作提供方向先导和价值依循,包括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坚持四个面向,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治理体系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制度载体,包括不断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人才治理能力是人才治理体系的外在表现,包括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人才治理理念现代化引领人才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完善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理论体系,为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和科学规律。人才强国战略内涵于人才治理现代化框架,国家人才战略是对人才治理现代化愿景的长远谋划和分步执行,从汇聚人才、培育人才、激励人才、造就人才等方面来把握新时代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时代内涵和要求。应在以下方面落棋下子,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既要明确布局,又要“点”“阵”结合;构建和塑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既要“质”“量”协同,又要梯次配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既要授权“松绑”,又要“破”“立”兼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既要“内”“外”统筹,又要“领”“育”结合。将各行各业各领域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形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伟力。  相似文献   

9.
公共经济体制作为处理公共经济中各方面当事人之间责任分工、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的规则体系,其科学性高低,不仅对于公共经济生产力能否有效发挥、公共经济资源能否合理配置和整个公共经济体能否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还会对整个混合经济体的动力、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产生关键性作用。从公共经济学角度考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质乃是公共经济管理的现代化,而公共经济体制的科学化是公共经济管理现代化的核心和基础,因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完善的公共经济体制为根基。构建一整套系统完备的公共经济体制,更需要按照科学的功能目标和正确的指导原则加以统筹设计,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改革的总目标被确定下来。因此,经济治理现代化成为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的重要任务。经济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进行经济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和时代特征。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指多元主体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治理的系统规则体系和相应设施的现代化,在新时代表现为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上的经济制度现代化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效率高低是衡量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深入研究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相关问题,既是适应解决国民经济动员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满足建设市场经济对丰富效率内涵的基本要求,并且能够推进国民经济动员效率问题理论研究规范化.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是动员准备效率、动员实施效率和经济复员效率3个指标的综合体,国民经济动员各个阶段经济效率受技术、生产组织、制度、信息和时间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基于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提升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需从军民融合、供需对接机制、法制建设和整体衔接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深入贯彻胡锦涛主席主题主线重大战略思想是全军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问题,对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关键是统筹好国家财力资源在军用与民用之间的配置.在综合考虑国民收入水平、国家战略需要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军费开支需求,这是贯彻主题的基础.坚持作战力量建设的协调发展,关键是统筹好国防资源在人力与物力上的配置,依据科技进步造成的武器装备相对价格变动优化,提高科技贡献率,这是贯彻主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受Laurent Ferrara(2003)启发, 选用1953-2010年的中国国防费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率的时间序列作为实证数据, 运用MS-AR模型对该时间序列进行了区制转换检验。研究表明:利用MS-AR模型得到的划分时间表和中国实际国情十分吻合, 说明中国国防费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率时间序列的确受到了国家战略这一潜在变量的影响;说明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 中国的国防建设服从于经济建设, 如果不发生严重威胁中国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情况, 中国就不会大幅度实质性增加国防费;研究进一步证明,最近几年中国国防费的增加是适度合理的, 有力地反击了“中国军事威胁论”。  相似文献   

14.
“综合市场经济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可以选择的一种具体模式,它是以转轨时期、发展中经济和特有的思想文化背景等基本国情为根本立足点的。它既强调市场机制的积极功能,又重视各种社会性因素对市场的作用,并在总体分析思路上力图综合吸收理论研究方向、经济方法论、培育市场体系和市场具体操作等方面已有的有用成果。而该模式的五大特征则进一步体现了它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国民经济动员链资源供给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链的运行机理,有利于理清国民经济动员链的内部运行规律,有利于在常态下强化国民经济动员基础,在危状态下实现资源的超常规供给。从资源供给的角度,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借助AnyLogic系统仿真平台,以抗震救灾中的帐篷资源供给规律为实证,通过对国民经济动员链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建模和系统仿真,研究国民经济动员链资源供给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常态下资源的供给能力取决于该资源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危态下,资源出现超常规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资源呈现出超常规的供给量,超常规的供给量取决于其他用途的资源转变为用于应对危机的资源量、超常规的生产能力以及现有的量,而超常规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超常规的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而生产要素的超常规供给能力和其他用途转变为用于应对危机的资源量取决于常态下的动员准备和危态下的动员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保障国民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研究战争的经济承受力是适应高投入、高消耗的信息化战争的需要。选取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为战争的经济承受力指标,建立引入国防变量的联立方程模型,采用经济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法构造国民经济系统的状态方程,研究国民经济系统模型的稳定性、能控性与能观测性,并在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测算了战争的经济承受力。研究表明,现阶段在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中国本期的战争的经济承受力应不超过上一期GDP水平的26.92%,中国在2013年能承受的国防支出的临界点为139801亿元。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既有中国传统天下主义与和合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吸收和“移植”。观察新世纪中国价值观的流变,不仅要对价值观形成与运作的内在机制进行剖析,更要站在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来思考。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危机主要表现在:文化冲突造成传统价值观的缺失;体制转轨引起价值导向冲突和价值取向的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价值观体系建设必须树立文化生态观,必须关注科技的人文理性,必须保持民族性。  相似文献   

18.
国防是最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国家是这一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国防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协调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  相似文献   

19.
社会越发展人民对国家安全、主权、领土完整的需求就越强烈,只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才是霸权的坚实基础。经济动员作为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从理论上深入探索经济动员的内涵特征,有助于提高对国防动员、经济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内在依存关系的认识,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军民融合是将国防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体系之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理顺军民融合研究脉络,对后续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以2004—2018年CNKI数据库中513篇学术论文为对象,采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梳理军民融合研究的时间、期刊、作者和机构等情况,利用关键词共现、热点词突现与主题词聚类等方法揭示军民融合研究的知识结构与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军民融合从2011年后成为研究热点,2015—2018年是该领域研究内容最为丰富的阶段;研究重点主要涉及协同创新、经济效率、技术转移等方面;与国防相关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军民融合的中坚力量;传统军工大省及政治中心是军民融合研究的主要集聚地。军民融合领域的主要聚类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航天”“协同创新”“经济效率”和“国防科技”;各聚类的研究方法仍以经验判断或宏观对策为主。从关键词突现分析来看,“军民结合”是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而“产业集群”的突现持续时间最短,其研究趋势基本遵循着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