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评《说文注》得失探乾嘉学幽微———读《说文解字注研究》夏先培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汉语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段注》)是众多《说文解字》研究著作中的经典。乾嘉之学是汉民族传统语言文字学的高峰,段玉裁是乾嘉之学的杰出代表,《段...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我国文字学史和训诂学史上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然后人亦多斥其“妄改许书”。《说文注》对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之增删校改,是以《汲古阁说文订》 (以下简称《订》)为基础的。要探讨段氏改订《说文》文字的缘由,如不参考(《订》而仅从《说文注》出发,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得其解的。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影响最大的著作 ,段玉裁在研究《说文》上之所以能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人 ,这与他在古音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 ,而《说文解字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 ,正是因为段玉裁将其古音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注释《说文》 ,采用声训的方法 ,着眼于形音义三者互求 ,从而有了突破。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所运用的声训方法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草、木二部字入部的一般原则是草属字入草部、木属字入木部。但其中“藟”等16个与植物名称有关的字在入部时却不遵从这一原则。其具体的入部处理又有不同情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依据“某一字所指称的植物的性状”和《说文》一贯的“统言……析言……”条例这两点来理解与阐释《说文》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并由此形成了草属、木属类字训释的特殊条例。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注释、研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中,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或《段注》)可以说是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一部。当时以及后世的学术界一直给予极高的评价。段氏《说文注》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其在词义训诂方面因声求义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内容是:一、考察段氏《说文  相似文献   

6.
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的名著之一。和以研究《说文》本身为目的的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  相似文献   

7.
在浩繁的研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著作中,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以下简称《说文注》)是很重要的一部。这部书不仅对《说文》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注释,而且在许多地方都有所发挥,有其独到的见解,对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都作出了不少贡献。但这部书中也有一些错误,不少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里准备就段氏《说文注》中有关形声字、假借字的论述作一些辨正。  相似文献   

8.
一、《说文解字新注》(以下简称《新注》)是一部在充分吸取前人和当代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说文解字》重新进行注释的语言文字学专著。《新注》旨在通过利用新的材料、运用新的观点,对《说文》进行全面的整理、诠释和尽可能公允的评定,以求进一步增强它的学术性和实用性。通过《新注》,人们将能比较容易地阅读《说文》这部巨著,了解许慎的原意,明辨其得失,从而更有效地在学习、研究中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9.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的"臣锴曰"历久弥新,今仍可持用解难,举三例四字以明:1)"疾""病"二字,锴注胜于清代段玉裁注,揭示《说文》的"疾加"是"(病)危重"义;2)《说文》"表,上衣也",据"臣锴曰",原文当作"衣上",指皮衣上的毛;3)"瞷"字"臣锴曰:戴目,目望阳也。""戴目"即"望阳",是正确训诂该词的钥匙。因此,当前要高度重视"臣锴曰"的训诂价值,正确利用《说文》小徐本。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常用词教学在内容上以"古今皆有词"中的857个"古今义同且异词"为主要讲授对象,在教法上体现为分散、集中相结合的讲授方式;132个"古有今无词"及"古今皆有词"中的84个"古今义同词"和12个"古今异义词"为学生自学内容。在常用词内容安排方面除了义项罗列外,增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和《新华字典》的释义内容,以此粗略地展现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源流线索,指出词义的古今异同,并针对异同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四种《说文》学著作的考辨,认为清唐赞衮的《说文字原表》是抄袭之作,《说文偏旁》一书系张之洞新选,《说文解字篆韵谱》是《说文》的通俗简编本,《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是《说文》的韵编本。  相似文献   

12.
今通行本《类篇》有中华书局的姚刊三韵本影印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据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影宋钞本影印的本子。但中华书局姚刊三韵本讹误甚多,使用前需对其进行校勘。以中华书局本(1984年12月第1版)为底本,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88年2月第1版)为参校本,对《类篇.石部》进行校勘,可以发现:姚刊三韵本《类篇.石部》存在释义和读音方面的一些错误,如"碑"下所引郑康成之说"官"当作"宫"、"空"作"窆","砠"所引《说文》"石戴土"当为"土戴石",《说文》"■"之释义"石也恶也"的前一个"也"字乃"地"之偏旁讹夺,等等。同时,《说文》、《集韵》也有若干失误。这些讹误主要是由形近而讹、偏旁讹夺、倒文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说文段注》校释词例研究(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段注》的校释词例有17类,本文条举四则,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楚字与小篆(秦字规范体)都是由商周古字发展来的古汉字地域变体,其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入研究二间的关系不仅有益于深刻了解楚、秦字的特点,而且对以《说》体例编古字形体类工具书有直接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提要性地例举了楚字与秦字的九种关系,指出以《说》体例编古字编的矛盾症结,并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类聚考察了《黄侃手批说文解字》字词关系批语,认为它们是黄侃“字体分类”的广泛应用,反映出以《说文解字》为基点的研究理念,揭示了汉字的制造和汉字的使用两个层面的矛盾,体现了汉语字词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名物训释是词典编撰的重点,《说文》的名物词说解很有特色,它在抓住被释物的外在特征时,还十分注重阐释其文化内涵,而这种阐释恰是先民思想认知的真实记录,这就使后人可以据此窥探到古人的诸多文化观念。通过对《说文》少数几个动物词虞、乌、易、螣、鳳、蝄、莺、雇、雀、鸡的剖析,阐述其所反映的儒家的仁、孝、贞节观、神灵鬼怪观及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17.
归属江淮官话的新洲方言,其中有许多常用词语,人们在记录时往往一时难以找到或想到本字。作为论文《〈说文〉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考略》的续篇,通过对《说文解字》进行详细考释,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今新洲方言对应的本字。  相似文献   

18.
《素问》把五行生克理论运用到人体论,从五行和五脏各自的功能与相互的关系来说明人体生命的机制,由此构建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界的相应性。《素问》的主体部分在刘向、刘歆时期已经完成和定型。全元起是第一位为《素问》作注释的人,杨上善的《太素》是《素问》的改编注释本,王冰注本为我们探讨《素问》中的理论与儒、道等家相关涉的脉络痕迹提供了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19.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它建立了揭明汉字构造义理的六书理论,开创了新的、科学的、字典式字书体例,保存了大批古文字资料,同时也起到了规范文字的作用。《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训释方式,大多成为后来训诂学常用的方式。因其训释之精当,它历来广为训诂家们所倚重。《说文解字》主要从字形的分析上建立了一套形声系统,从而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古音资料,成为考定上古语音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蕴藏了大量的有关文学的言说和著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它的命名就从没间断过。主要命名有“中国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批评”、“文学理论”、“诗学”、“文论”,可都有不足。相比较于这些外来的和现代的语汇,“文说”倒是历史的还原,它能准确地体现“中国”、“古代”说文的思维方式和表述形态,使中国古代“文说”与现代“文论”的差异和西方“诗学”的区别从名称上就可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