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9 毫秒
1.
在大学叙事小说中,婚恋伦理是其主要的一个面向。经济体制转型背景下,大学叙事小说中的婚恋书写呈现出既顺应又抵触,既含蓄又露骨的文艺质素。本文立足大学叙事语境和知识分子价值传统,分别探讨了以情感欲望为主导和以功利或身体欲望为主导的婚恋模式与经济市场化的复杂关系,认为在经济体制转型下,大学知识分子的婚恋伦理呈现出精神让位于物质,情感泛滥化、功利化的特征,并提出了身体的“类商品”属性的概念。大学叙事小说中婚恋伦理的书写,为反思大学知识分子精神嬗变,厘清经济市场化与大学知识分子婚恋模式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内容资源和历史借镜,对大学叙事小说中婚恋伦理的研究为厘清当代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复杂关系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文学对于麻风病、甲肝、“非典”等各种各样的传染性疫病都有所书写,记录了中国人民与疫病抗争的不屈画面,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影像。从表现对象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形,一类是以历史上发生的疫病为背景进行的文学书写,一类是以想象的疫病为题材的寓言性书写 ,还有一类是对现实生活中疫病的直接书写。作为一种非常时期催生的非常文学,抗疫主题文学持守一定的叙事伦理,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抗疫主题文学除了具有文学的审美功能之外,还具有记录历史、建构文化记忆、反思灾难、审美救赎等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刘慈欣《三体》系列小说叙事意图与象征美学的解读,将《三体》放在后发国家的话语场域与中国当代文学叙事谱系中进行分析,探求以《三体》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的现代性症候。《三体》的独特魅力在于继承了当代文学两种话语资源,并书写了后发国家面对全球化冲击的时代症候,同时为中国科幻小说化解民族性与西方现代性的矛盾提供了想象与可能。  相似文献   

4.
王安忆的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出现,成为一次重要的发声。在这一兼具总结性和实验性的文本中,知识分子,尤其是掌握话语特权的"作家"群体在这一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反思与自我反思实践在小说叙事的多个层次中相互映照,并勾勒出"历史"这一当代文学最重要的书写欲望对象在文本形式、形象与内容中的多重投射,展现出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代性历史焦虑的反思与弥合历史断裂感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西生态小说对自然神性进行歌颂与重蹈的不计其数.鉴于中西民族文化与宗教的差异性,西方作者与生俱有的民族宗教情怀,往往赋予自然神性以宗教虔诚与批判思辨性,其自然神性书写的意义和价值在于通过宗教神秘叙事进行比较清晰的、明确的宗教反思,以宗教层面的反思,深度思考人、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宗教进行人的自然伦理乃至道德伦理的驯化与自我规约.相比之下,中国生态小说的自然神性书写更为复杂.部分少数民族作家往往将少数民族独特宗教意识与生态自然意识交织阐述,从而成为叙事焦点和特征性标识.同时,在中国传统实用理性文化浸濡下,巫觋、鬼神等神秘叙事大量充斥文本,自然神性常常被世俗化、功利化,直接从精神形而上层面下滑到民间世俗生活层面.不论宗教神秘还是世俗神秘,自然神性书写在中西生态文本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往往被赋予审美和文化意义,促进审美纬度的扩展,加大对自然的敬畏感,辅助生态文本主题意义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梁晓声长篇小说《人世间》在建筑与历史记忆、代际与伦理承变、人性幽微与世情采写之间进行叙事架构,历史、伦理与世情构成小说的核心元素。其历史书写,以建筑群为记忆主体,呈现时代变迁轨迹,揭示阶层差异;其伦理书写,以公共秩序和家庭关系的代际叙事,描摹出民间伦理的具体样态;其世情采写,直面社会痼疾与人性之恶,弘扬传统伦理与民间温情。小说既具有现实主义创作“历史的”深度,又具有现实主义创作“美学的”高度,堪称现实主义范式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标杆之作。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学史写作自"重写文学史"浪潮兴起后,就一直是文学史研究的热点话题。由于时间上的近距离,当代文学的历史书写一直存在着变动性乃至对于书写者的挑战性。从当代文学本身的历史、现状出发,并结合已有的文学史写作,进而对当代文学史书写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8.
当代文学史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叙事中,除了乡下人进城的书写,尚有乡下动物进城的书写。从乡村中国转向城市中国,在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二律背反中,文学的动物进城不过是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虚化、陌生化书写。文学对其空间迁徙的生存症候的构想,喻示的是现代人的文化心理冲突、文化身份、生存地位、家园意识等主题。  相似文献   

9.
"文革"视阈下的成长叙事是经由诸多当代女作家不断开掘的文学主题。在王安忆、铁凝、严歌苓、虹影等女作家的创作中,成长叙事呈现出不同层面的形态,无论是女作家对成长的追寻与反思、对苦难成长的追溯,还是对成长中人性扭曲的揭示,都融入了她们"创伤性"的个人成长记忆,共同构成了成长叙事在精神层面的深刻内涵。正是由于当代女作家们在这三个方面的努力,"文革"背景下的成长叙事才为当代文学增添了璀璨的色调。  相似文献   

10.
边疆对于内地主流文化区域内的汉族作家,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质。新时期以来,汉族作家在对边疆异域的想象中,流溢出不同于内地中原或东部沿海文学的异质元素,彰显出独特的文学史意义。他们对边疆少数民族文化及宗教生活的描写,使特殊的边缘文化群落和宗教题材进入了当代文学的表现领域。通过对边疆大自然的复魅书写与动物重塑,树立了自然伦理的尊严;通过对边疆神性文化的推崇,表达了一种对过度理性的反思。同时,他们的边疆叙事小说,也为当代文学带来了更加丰盈的想象力,具有超越性的精神容量和刚健的风格等诸多新的审美气象。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的应用有四大要点,这四大要点,是现阶段解决台湾问题最好的主张,也是围绕台湾问题要有"三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浩瀚的调解研究中,有关调解的百年历史嬗变研究还存在相对空白。文章基于法社会学视角,对1912~2012年间相关统计数据等进行再分析,从历史角度考察辛亥革命已降,调解在城乡民事纠纷的调处实践,分析其所嵌入的社会结构,总结其历史阶段特征与发展规律。研究发现,调解的百年嬗变历程为:中华民国时期的本原阶段,其表现为乡土礼俗调解;1949~1977年间的异化阶段,其表现为意识形态化调解;1978~2000年间的新生阶段,其表现为“情、理、法”调解;21世纪以来的重构阶段,其表现为“大调解”格局。调解的百年历史流变表明,由社会劳动分工所形塑的社会结构形式孕育了相应的法治模式与社会维系纽带,进而最终影响了调解的功能与特质。  相似文献   

13.
"侠气"是中国大众评判人格的核心标准之一,是中国式英雄的构成要素之一,但是它缺乏确切的理论表述。"侠气"应由"义"、"勇"、"游"、"信"四要素构成,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交织,而各有其特定内涵和侧重。从其"应然义"、"当下义"和"意象义"角度,对其"实然义"、"历史义"进行梳理和整合,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为侠文化的社会功能进行规范性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现象学在舍勒思想中不是借用的方法,而是与其哲学目标内在一致的思想主题,具有独特的内涵。从根本上说,现象学态度是作为位格之人的本质态度,人通过这种态度直观价值及其秩序的过程就是人摆脱动物状态,作为位格而存在,成为人本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伦理学:冲突、商议、共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较之于传统伦理学,应用伦理学体系中道德规范的生成方式与基本内涵,该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权衡模式与实践功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应用伦理学将民主对话、民主协商的观念与方法引进伦理学,因而它已成为民主时代公民社会的道德理论与实践,是伦理学本身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集中探究国际政治中的“修正主义国家”概念。文章从“修正主义国家”概念入手,澄清“修正主义国家”与“崛起国”、“霸权国”之间的关系,批驳了流行的错误观点。文章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修正主义国家”的一些具体指标,并以此为参照,对美国在冷战后、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的对外政策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已日益具有“修正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有别于传统的“意识形态说”和“国际价格波动说”。一个经济体的被殖民历史以及独立后的威权体制才是决定赶超战略实施的主要原因,其中威权体制具有决定作用。一方面,公共资源由少数政治精英掌握提高了赶超战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威权体制下的官员激励机制难以确保经济信息的有效传达,这进一步造成了赶超战略的持续。实证研究发现,政治体制的威权程度越高,则该经济体推行赶超战略的可能性越大,而且在拥有殖民经历的经济体样本中,该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育国际化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成为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及发展理念.本文从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理解入手,考察了大学教育国际化的由来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这种趋势发展的动因,并从大学教育构成要素的角度划分了国际化发展的几种模式,以为相关实践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超越历史原型 ,塑造了一个智慧、忠贞、充满理想色彩的诸葛亮形象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 :(1)充分突出诸葛亮在刘蜀集团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2 )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慧 ,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3)多方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作品对诸葛亮的“多智”虽有夸张过甚之处 ,但对此应作全面、客观的分析。就总体而言 ,书中的诸葛亮形象仍然是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不朽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20.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表现、成因和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命名,缘于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抢劫案.在这次事件中,作为人质的银行职员产生了对绑匪的认同,他们害怕警察甚于害怕绑匪.这种受害者与施虐者之间"被误置"的情感联结,还体现在许多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如受暴妇女与丈夫、奴隶与奴隶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犹太人与纳粹军官.文章以全球风险社会作为背景,探讨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典型表现及其成因,并尝试基于认知失调论和社会认同论来进行替代解释.最后简要呈现了受害者、警察、心理医生和家庭的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