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强化共青团组织作用的视角,从横纵向方向论述了共青团组织在学校中的重要作用。立足于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中坚作用和党联系青年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在文中对共青团组织的参政议政及自身建设方面提出了方向和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共青团工作系统化建设是高校共青团推动自身价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径和科学方法。按照一般系统论的理论对高校共青团工作进行解构分析,将各种工作要素重新优化、组合,分别打造保障体系和工作体系,以"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为方法促进体系融合,从而使共青团工作符合一个优良系统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高校共青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团的建设的应有之义与内在要求 ,是由高校共青团组织自身的性质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校共青团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高校共青团工作要具有前瞻性 ,应积极推动新的一轮思想解放 ,使学校共青团工作更加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永远跟党走”是共青团永恒的主题。在新的形势下 ,共青团面临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团和怎样建团的问题。把“三个代表”思想落实到团的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有重要意义。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 ,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全面创新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围绕江苏沿海开发这一国家发展战略,共青团应抓住机遇,带领青年为江苏沿海开发又快又好发展作出贡献;找准定位,明确任务,实现共青团工作融入沿海开发的新跨越、新发展;加强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为沿海开发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对我们党和国家今后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用十六大精神指导高校共青团的各项工作 ,必将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本文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阐明了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围绕十六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团结教育青年 ,开创自身工作和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赋予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和团员存在着团员意识"淡化"、团组织服务能力"弱化"、组织生活"虚化"、工作载体"僵化"和队伍素质"老化"等问题.新时期,科学发展是高校共青团使命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是共青团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团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大学生创新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自身建设是共青团长远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凭借自身共同理想、共同喜好,在学校共青团的牵引指导下自主开展学生活动的学生组织团体,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本文结合H学院社团团支部建设实践和经验,探讨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的方法及经验,以更好地建设发展高校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9.
高校共青团是青年学生中最先进的群众组织。当前 ,高校共青团在班级建设中的先锋、桥梁、纽带作用普遍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本文结合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特点 ,提出发挥团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就应当提高团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 ,正确处理团支部与班委会之间的关系 ,充分发挥团支部在班级建设中的政治核心和校园文化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青团话语是关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共青团、如何发挥共青团功能的话语统称,话语主题的变迁折射出中国共青团组织形态、职能定位、发展方向的变迁。团代会报告作为共青团建设的重要政治文本,能有效反映不同时期中国共青团的不同话语主题。建团百年来,中国共青团话语主题历经“革命话语”“建设话语”“改革话语”到“复兴话语”的嬗变;实现了话语指向上从“革命先锋”到“时代新人”、话语内容上从“外来话语”到“本土话语”、话语形式上从“动员话语”到“引领话语”的“三个转向”。新时代中国共青团建设是百年奋斗历程的续写,应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支撑、以“听党话跟党走”作为价值前提、以勇于自我革命作为发展动因、以尊重青年主体地位作为实践指向,充分发挥自身话语优势,为新时代中国共青团建设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相似文献   

11.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分析高校共青团自身所具有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提出了从保障体系建设、搭建服务平台、建设实践基地等方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为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学生创业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曾一度分管青年团工作,对共青团与青年工作关系有大量论述。他指出,广泛团结青年群众是共青团的根本、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能、共青团工作应适合青年特点和时代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共青团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共青团的职能、共青团的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战略转型是共青团运用"思维创新+边界融合"实现原子化、碎片化青年群体再组织化的转型过程.国家形态、青年存在、党的青年工作大局及共青团自身改革要求传统共青团进行转型变革,通过扎实推进"智慧团建"和"青年之声"建设、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积极进驻青年聚集的网络空间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等行之有效的路径,将互联网思维...  相似文献   

14.
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每个团干部努力的方向。为此,需要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以提高礼仪修养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礼仪文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服务青年群众工作的本领。唯其如此,才能全面提升共青团的整体形象,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努力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正在步入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的普及应用对团员青年自身素质的培养、共青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共青团的工作机制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者应提高认识,抓住机遇,主动回应网络时代的挑战,积极利用信息网络,努力探索和实践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效途径,开创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1月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党组联合部署高校共青团干部赴县(区)级团委挂职。高校共青团干部投身基层,在工作中推进基层团组织建设,同时也得到了很好锻炼,对于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健康成长和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都收到了良好效果。当前,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形成和完善共青团干部培养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的优势,服务于地方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大潮正在推动着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也改变着共青团组织内部机制与外部的生存环境。怎样解决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团的发展战略,又消除各种思想困惑,促进团的工作持续活跃,这既是社会科学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又是共青团工作者需要探讨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经济由计划步入市场体制初期,全团上下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开拓创新之际,作为一名团干部,就此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思考之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青团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的改变决定上层建筑的改变。共青团作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网络中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体制变革中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是检验其社会贡献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决定着这个组织的生死存亡。共青团能否发展,有无存在价值,就在于它是否充满生机和活力。僵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前途的。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团要保持自身充满活力,不断壮大发展,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随着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自己,为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做出卓著的贡献,以其自身的作为实现自身的价值,除此之外,别无任何选择。 团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奋斗目标必须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统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共青团四次变革都出现于社会历  相似文献   

18.
根据笔者自身参与共青团工作的管理经历,分析高校共青团在新时期下所面临的挑战,并尝试从构建新体系、拓展新内容、形成新思路和构筑新工程等方面为共青团工作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科院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要求农科院校发挥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强化育人功能,培养一批批能够扎根基层、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有用之才。高校共青团要明确自身的主要任务,主动发挥共青团在思想、科技、创新、文化和实践上的优势,依托主题活动、科技活动、创业竞赛、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阵地,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钻研、求真务实,大胆创业、勇于创新,素质全面、个性丰满,贴近三农、扎根基层的合格农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源公司的快速发展,青年员工的比例继续上升,共青团组织的规模以及青年员工在班组中的比例也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新形势下,如何把班组建设与团青工作相结合,让班组成为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的新阵地,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公司共青团工作的新课题。因此,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探索并逐步形成适应基层班组建设和发展需要的共青团工作运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