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从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视角论述了文化意象的传递:译者应努力接近原作者的初始视界,深入了解文化意象所积淀的深刻内涵;同时,不能低估读者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和适应能力,缩小或消解其期待视界和想象空间。只有通过富有创造性的努力,使原作者、译者、读者的视界融合,才能使文化意象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在目的语中再生,与读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2.
典籍翻译是一种源文本与目标读者之间不断延续的视界融合过程。翻译中需要根据读者的"偏见"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使文本与读者形成有效地视界融合和组合再造;同时应通过不同时期的不同译本,向目标读者不断地输出异质性成分,达到文化传播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阐释学的视界融合理论分析了中国著名典籍《楚辞》的代表作《离骚》的多个英译本。从视界融合历史性角度分析了《离骚》的不同译本对艺术作品内涵理解多元化的合理性,并从译入语(target language)的输出、加工和再创作角度探讨了视界的二度融合在复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东西方两个不同世界里成长起来的赛珍珠,既能感受到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也能在异质文化碰撞中获得超越性视界。她所期待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景观,希望东西方在文化碰撞中相互增进了解和促进发展。这种认知在文化霸权扩张的今天尤其具有特殊意义。从赛珍珠一系列"中国叙事"的作品分析入手,体察赛珍珠对于文化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作为美国华裔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谭恩美的作品成功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她的代表作《接骨师之女》中强烈的中国文化元素和异域风情吸引了大量的西方读者。梳理、总结谭恩美作品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分析东方意象在西方语境下的接受情况和美国华人作家对故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6.
以读者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关注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新闻学则是以实用为目的,往往借助文学的叙事手法诱导受众阅读,接受美学与新闻学在很多地方相契合。20世纪西方接受美学视界下的期待视界,视界融合,隐含的读者等观念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传播主体,媒介改革与新闻创作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伽达默尔的“视界融合”这一哲学解释原则为基础,从“视界差距、理解偏见、视界融合”等方面着手并结合个案分析,论证了“原文语言自身特点、外界干扰和译者主观因素必然导致“误读”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于宋元时代的勾栏瓦舍。勾栏瓦舍中的诸多表演技艺对戏曲产生了必然的和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叙述性因素使得中13t传统戏曲更偏重于外交流系统,从而造就了一元化的视界结构。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戏曲形成了一系列有别于西方戏剧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9.
传统文论诠释中的视界融合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社会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文学乃至整个文化观念似总难摆脱“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之二元对立,这在中国文论研究中表现为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视界融合”问题。古文论研究主要是对传统经典的诠释活动,其中传统经典的历史视界与现在研究者的理论视界之间必须保持必要的张力,这种必要张力的废弛是导致学术视域封闭化进而产生“荣今虐古”与“荣古虐今”二元对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古与今、中与西等不同文化视野之间不断的良性的深度融合,乃是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充分展示人类文学思想丰富性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中国文论走向融会贯通、综合创造进而形成一种开放的理论视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美在生活中,是一种美学视界.美学的发展即呈现出这种视界的变化,西方古典美学和现代美学对美的认识视界有不同的基点.西方古典美学强调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理性,强调外在、对抗.现代美学强调立身于其中的非理性,强调内在、协合.现代美学作为一次视界革命极大地拓宽了美学的边界. 两种美学视界的合理性视野,都给了我们生活在美中的启示,那就是以二者协合的眼光审美地去看待生活,美无处不在.以这种审美境界和审美态度,做一个人性完善、人格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边城世界的"意识形态"包蕴着传统桃花源"顺应自然"和西方乌托邦"征服自然"的双重因子,其东方式顺应自然观念以及相应的伦理价值对"科学"的阐释,不仅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既能实现其启蒙理想又能保持边城世界的牧歌性的新"神",也丰富了人们对现代性进行反思的价值理性的内蕴。沈从文采撷中西、两相乘除、优化融合而成的"向人类远景凝眸"的生存想象,显示了一位立足传统、容纳世界、与时俱化的优秀作家深广的思想视界。这个充满张力的思想视界无论对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还是对于现代性发展已经呈现出负面影响而寻求与其他文化进行对话的西方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翻译的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创造的结晶。由于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作者和读者主体性的制约,主体之间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为了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提出的"欧穆亚"说是对西方"幽默"理论的合理误读。从阐释学"视界融合"的角度看,"欧穆亚"说形成了跨越古今中西,由历时而共时的三重视界的重叠:首先是屈原冲突性的悲剧人格外化出的文学精神,其次是叔本华悲观哲学的"幽默"观念,基于两者与王国维文化人格的"家族相似"性,"欧穆亚"由误读而沟通了中国传统文学精神和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欧穆亚"显在和隐在两重对话结构,使得在一个更大的阐释循环内,对本土文学和西方理论的现代性认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关于译者在翻译中主体意识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突出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然而,作者、译者和读者均为翻译主体,都在积极地参与翻译活动,译本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成果。为确保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翻译研究应该从主体性研究走向主体间性研究,通过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平等对话,达到主体间的视界融合,达到翻译活动中三个主体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张旭博士新著《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以“视界的融合”荡开文笔,大气包举,收束中西,其意脉贯注宏通,蜿蜒迤逦。全书三位一体——作者张旭、译者朱湘和中外诗歌,因“视界的融合”而“融合”,“人心营构”,声气相求。作者有着清醒的理论自觉,首先切入研究框架及理论主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当代对文化及哲学的反思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即逐渐摆脱中西文化及哲学简单两分及对立的模式,而在两者交汇与融合的视界中寻求新的反思模式。首先,在经济全球化趋向及中国现代化运动背景下进行的对文化及哲学的反思,为这种模式提供了实践基础;其次,西方哲学及其当代的演化,亦在发生认同于上述模式的迹象;再次,对中国哲学的反思和研究,则现实地指向试图整合西方哲学而后求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此,在中西文化及哲学交汇与融合的视界中寻找一种合理的反思模式、甚至是一种新的哲学,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平等、自由而开放的对话是解释者在哲学解释学实践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于北关牧师与信众及社区之间对话的解释和分析表明,特定情境中的对话可能发生意义的漂移,而教会神学是驱动这种对话独白化的原因;对法律解释和中国古典解释的实践也表明占主导地位的、倾向权威的意识可使对话变成权威的独白。解释者被结构性地规定了语言性,所以读者与作者、解释者与文本以及解释者之间的对话辩证法是解释者在实践中达到视界融合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8.
电影《赵氏孤儿》戏剧冲突的设置体现了陈凯歌的文化理念和审美取向,他不仅希望扩大的自我视界在历时性层面上成功地实现与前人视界的融合,还欲凭借现代艺术手段与公众传媒的力量去影响大众的理解和评判,从而在共时态的层面上达成更为广泛的视界融合。然而陈凯歌的艺术实践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在处理道义与人性的文化冲突时顾此失彼,力不从心,是其改编不算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板桥家书》是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之一。译者借此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译者身份之扬抑,使其既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又在传播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与西方读者的视域融合。译者主体性之扬抑,是一个译本得以在译语社会被受众广泛接受之基础所在,林语堂译《板桥家书》,正是此一明证。  相似文献   

20.
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中国钢琴作品从最初对西方作品的简单模仿逐步丰富多彩。在中国钢琴作品发展过程中,中国作曲家在作品创作中用欧洲的乐器传达中国音乐的特有韵味,呈现出中西方音乐元素融合、浓郁的民族特色、丰富的音乐形式、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独特的音乐特征。中国钢琴作品独特的音乐特征在教学中彰显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音乐文化自觉意识等方面的重要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