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刘晋 《国际论坛》2024,(2):33-47+156
2021年9月,欧盟观望多年后正式出台了欧版“印太战略”,有意将印太事务置于其对外政策的优先位置,实现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转型、扩大外交空间与地缘政治影响、协调成员国立场并加强对外政策自主性这三大关键战略目标。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为应对诸多本土与周边挑战投入大量精力与资源,推进“印太战略”内在动能与面临的资源限制进一步增加。然而,欧盟主观上无意削弱上述三大目标,客观上加强与印太接触的经济、政治乃至安全需要实际上还有所上升。受此影响,欧盟调整了“印太战略”的实施方式,呈现出强化价值观色彩并与俄罗斯因素挂钩、更加突出防务安全议题以及对美协调加强的趋势。此外,欧盟还试图将其“印太战略”塑造为“双向”战略,开始要求印太行为体,尤其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积极参与欧洲事务。在此背景下,欧盟对华政策的失衡性与复杂性进一步增加,进入深度调整时期,中欧关系由此面临新的挑战。尽管如此,危机并未改变欧盟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和自主性的根本逻辑。欧盟仍有意维持对华关系总体稳定,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对华预期也渐趋理性。  相似文献   

2.
陈洁 《国际论坛》2013,(6):8-14,77
欧盟弹性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表明其与欧洲一体化中的危机在时空上呈现互动的关联。欧债危机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对欧盟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考察欧债危机以来欧盟及成员国的发展动向,不难发现危机导致欧盟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的分化明显,并推进欧盟部分成员国在一些政策领域深化合作,强化了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欧盟能否借助弹性策略来推进欧元区结构改革和深化合作,这无疑需要欧盟拿出彻底化解危机的政治意愿和果断行动。从欧债危机的根源和欧盟的异质性程度来看,欧债危机的彻底解决需要更长的时间,有限的弹性手段有助于欧债危机的根本解决,并将进一步推动欧盟弹性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欧盟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欧债危机的爆发使福建省外贸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文章首先介绍了欧债危机产生及发展态势,然后通过欧洲需求下降、汇率风险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几方面的因素,分析了欧债危机对福建省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并相应地提出了外贸企业应对欧债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欧债危机以来,德国在欧盟的领导地位突显。以2016年版《德国国防白皮书》的发表为标志,德国将推行更积极的外交政策,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德国安全战略的指导理念是"来自中间的领导",即从中等实力地位和欧洲中心的地缘位置出发,通过合作的方式发挥影响力。然而德国外交在实力和地缘上的双重困境制约了其大国作用的发挥,鉴于目前欧洲陷入多重危机,"特朗普冲击"引发欧美关系和美俄关系新一轮调整,在此背景下,德国是否能够如愿带领欧盟走出危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给欧洲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欧债危机是资本主义矛盾、金融危机冲击、制度性和结构性缺陷、政策失灵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内在矛盾。欧债危机对我国宏观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欧盟在经济上具有高度关联性。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学者们就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欧债危机概念、形成和演化原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途径、领域和前景探讨等方面。研究视角广阔,成果丰硕,但研究方法单一,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今后应加强的方面是:欧债...  相似文献   

7.
广东是外贸大省,欧盟又是广东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随着欧债危机的爆发与持续,其对广东对欧出口贸易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欧债危机期间广东对欧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从不同大类产品、不同贸易方式角度对欧债危机对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微观分析,并深入探讨了危机影响的作用机制,以期找到欧债危机对广东经济与贸易影响的直接作用点,为广东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欧债危机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解体导致美国国家利益重心发生变化,美国的欧洲一体化政策面临调整的需要.冷战后,因一体化而日益强大的欧盟与美国在众多领域发生利益冲突,美欧矛盾的激化促使美国加快其对欧战略调整的步伐.伊拉克危机的爆发最终导致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分化、防范加限制的"新欧洲"战略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国际论坛》2021,23(4)
自2016年以来欧盟内部就调整对华政策的必要性逐渐达成共识,2019年欧盟出台题为《欧盟—中国:战略展望》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欧盟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欧盟对华新政策强调中欧在经济和制度等方面的竞争性。具体表现在:欧盟对中国的定位由单一性转变为多面性,即中国既是欧盟的合作伙伴,又是经济技术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设立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制度以及酝酿出台针对外国政府补贴的反补贴法等;努力使欧盟成员国与中国打交道时采取步调一致的"全欧盟"方式。近年来随着中欧实力对比变化,欧盟认为中国崛起给欧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平衡已被打破,而这正是推动欧盟调整其对华政策的重要考虑。同时,欧盟对华政策酝酿变化正好与中美关系全面紧张同步发生,欧盟对华政策的调整无疑受到了美国因素的影响。随着欧盟调整对华政策,未来中欧关系的竞争面将增大,拜登上台后欧美协调增大也将对中欧关系产生消极影响,但中欧之间仍具有很大的合作空间,欧盟不会完全追随美国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0.
冷战后,欧盟对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东部伙伴关系国的战略经过主动有限接触、积极高调介入和全面深入参与三个阶段的演变,欧盟在这些国家的影响力显著增强。欧盟不断调整和深化对东部伙伴关系国战略的主要目的是维护东部周边安全稳定,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减轻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在东部伙伴关系国进行民主扩张,打造示范效应。欧盟对东部伙伴关系国战略的发展方向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是美国和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美国追逐安全和能源利益,俄罗斯维护地区传统地缘政治优势和利益;内部因素主要是欧盟和东部伙伴关系国自身面临挑战,欧盟在多重危机冲击下,凝聚力和吸引力双降,东部伙伴关系国局势动荡,安全赤字严重。面对国际格局演进和世界秩序重塑,欧盟积极推进"战略自主",主动寻求外交战略的地缘政治转向,未来将更加重视周边地区,在日趋激烈的大国博弈中维护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9.
涉农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在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统筹整合作为对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的突破与平衡,加之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地方财政自主权的边界范围,因而属于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现有的政府主导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模式在实践中面临很大困境,而法治保障模式不仅具有价值必要性,更有其独特的制度优势。在"法治财税"理念的指导下,法治首先必须尊重财税规律、逻辑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对中央及各省份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文件规范中与法治财税规范意旨不符的部分进行分析、审核和修正,以尽快建立稳定权威的专项资金统筹整合法治方略,顺应新时期民生财政的发展要求,并促进央地财政关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污染环境罪的诸多争议,在正确把握保护法益的基础上,一以贯之地寻求具体答案。承认生态学的人类中心法益观下的环境法益是本罪的保护法益,将环境法益与人类法益并列为本罪保护法益的观点,因缺乏对环境法益层次性的内在逻辑结构的认识而不具有合理性。2017年司法解释第1条的部分行为规定,通过对污染环境行为严重性的实质自然属性的规定,表明行为对于环境法益的实害结果;而部分结果规定则是通过对人身、财产等损害的判断,确认存在严重污染环境的损害后果。本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对过失犯的强调在很大程度上省略了对间接故意的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