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民搬迁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冲击,而安置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差异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生变化。利用2011年陕西省安康市"农户生计与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检验了移民搬迁、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求了移民搬迁中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结果发现:移民搬迁本身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影响,但由于移民搬迁导致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使得移民搬迁与非移民搬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安置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护机制,而且调节了移民搬迁及不同安置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移民安置方式,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移民老人的社会融入和交往,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探讨非自愿搬迁移民的相对多维资产贫困以及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交互影响,并利用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自愿搬迁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状况较原居民严重,且非自愿搬迁也剥夺了移民代际再生产资产;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互补效应还会受到安置方式和安置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阻断移民代际贫困传递,以及采用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协同互补性来提高减贫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YW村为个案,认为非自愿迁移对老年移民农业生产、家庭养老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搬迁后,土地资源减少、收入来源单一化、刚性支出增加;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经济支持力度下降、代际支持网功能受限、辅助性支持网作用明显降低;老年人生活空间狭窄,社会适应较差。改善老年移民生活状况需要加强政府外部资源的供给,健全老年移民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移民补偿与安置政策,建立移民效益共享机制,构建老年移民社会安全网。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而生计可持续性发展是移民"稳得住"的保障。本文利用熵值法,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评价体系调查巴马瑶族自治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将研究对象分为已搬迁移民、欲回迁移民、未搬迁移民三种类型,并分析其搬迁前后生计资本的变化情况,然后分析家庭结构、安置方式与迁入地区对搬迁移民生计资本的影响。研究表明,搬迁后已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整体水平提高,而欲回迁移民与未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则略有下降;不同的安置方式移民对生计资本增长率的影响程度为:有土分散安置>有土集中安置>无土集中安置,搬迁到乡镇的移民比搬迁到县城的移民生计资本增长快;未搬迁移民未搬迁的主要原因是其家庭的经济能力不足、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低谋生能力较弱以及生活成本高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重视提升移民的人力资本;按照移民致贫原因和特殊需求实施移民计划;要实现移民的空间转型和社会转型同步,以扶贫而非搬迁为重点;需要从无土集中安置为主的非自愿移民模式,转向以就地就近扶贫安置为主的自愿移民模式。  相似文献   

5.
集中安置移民相比分散安置移民的生计资本总量显著增加。其中,移民物质和社会资本显著增加,自然资本显著减少,且物质和社会资本增加量大于自然资本减少量,而金融和人力资本增加量没有显著差异。安置点选择、家庭非农就业占比会显著影响移民生计资本,进而对搬迁减贫效应产生显著影响。据此提出,易地搬迁要完善安置区基础条件,增加移民社会资源禀赋,加大就业扶持和产业发展,调整土地、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以保证移民生计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水库移民的社会适应性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民非自愿搬迁到在安置区安居乐业、发展致富 ,是移民长期进行社会适应性调整的过程 ,关心和支持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过程 ,对于恢复和发展移民社区的生产、生活、社区文化和社区网络结构都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总结我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移民管理的经验 ,阐述了水库非自愿移民的社会适应调整与搬迁条件、安置环境以及社会关心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整村搬迁移民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达到扶助贫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需要对贫困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实行整村搬迁的政策,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搬迁费用高,移民安置缺乏后续扶持,违背移民自愿搬迁的原则,安置移民的潜力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大对移民直接补贴力度,拓展移民生存与发展能力,引导移民自愿搬迁,挖掘资源和转变移民安置方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NHP量表,运用非参数检验,对高校教师身心健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是困扰高校教师的主要健康问题。男教师身心健康整体水平低于女教师。高校教师在40-50岁阶段是生理健康最差时期;30-40岁阶段是心理健康最差时期;小于40岁的教师是社会适应健康最差时期。小于30岁的男女教师在睡眠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于50岁的教师在精力维度是最好的。最后对高校教师身心健康各维度出现的状况进行深入对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蒙古牧区非自愿生态移民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模型对非自愿生态移民生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对其生计状况持满意的态度。其中,男性要比女性满意度倾向性高;非农收入、看病方便程度、安置区治安条件、生活状况自我评价、生活习惯性以及生态移民政策评价显著影响着非自愿生态移民的生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论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三峡工程外迁移民安置的调研表明,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遵循搬迁安置、适应和同化三个阶段的一般规律。影响社会融合的主要因素是政策、安置、经济、角色、心态及社会文化等;社会融合的主要标志是政治平等、经济同步、文化融入、自然融合;移民的社会融合是三峡工程安全移民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基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家庭的三个阶段动态调查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移民人力资本改善和就业机会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易地扶贫搬迁使少数民族移民人力资本显著增加;第二,易地扶贫搬迁明显提升了少数民族移民的就业机会;第三,家庭人口、社会资本、政策感知、社会适应、公共设施、民族文化等因素对易地搬迁移民的人力资本有显著影响;第四,家庭人口、社会资本、政策感知、民族文化对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第五,易地扶贫搬迁对少数民族移民的人力资本与就业机会有持续性正向影响。基于此,少数民族脱贫移民后期扶持需从发展县域产业、搭建就业平台、强化就业能力、扩宽就业渠道、促进多元化就业和多业态就业、建设民族多维互嵌型社区共同体等入手。  相似文献   

12.
世界银行的非自愿移民政策 ,是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执行过程出现许多失误的情况下制定和实施的。它的基本内容是 :要尽可能避免非自愿移民并减少到最低程度 ;移民政策的目标是恢复移民的生活水平和获取经济收入能力———并在可能时去加以改善 ;移民政策主张 :鼓励移民和移民社区的人们参与移民安置和生计恢复的规划 ;世界银行的目标是 :努力将非自愿移民过程转变为以开发为目标的移民社区的发展 ;非自愿移民补偿的基本政策是 :只给予现金补偿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考虑移民找到新家和就业机会的能力 ;保护环境应当成为移民安置计划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以水库移民群体为研究对象,描述水库移民群体的移民身份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国家权力主导的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在制度层面将移民身份生成并认定,也产生了移民身份具有的经济利益的非预期后果;移民们因搬迁安置经历产生了对移民群体的认同感,但与安置区当地人群体在互动中话语、行为上的排斥强化了移民身份意识。移民身份具有的外在利益与移民身份的消逝形成了一种在移民身份的上悖论。  相似文献   

14.
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从1993年开始启动,现已完成全部移民搬迁任务.但目前只是做到了"搬得出"的目标,还没有达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终极目标.文中以巫山县为例对三峡库区后移民时代的移民安置方式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将政府主导的非自愿型移民安置模式与职业教育移民安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职业教育移民为主要安置方式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已经进入关键期,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安置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方略。以赣南原中央苏区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获取问卷数据,以非移民户为参照对象,分析搬迁移民行为对移民农户生计资本影响。结果表明:搬迁移民前后农户生计资本有较为显著的提高,且搬迁移民行为是移民减贫的主要原因,净增效应为0.239,其中物质资本的净增效应最大,为0.148;其次是社会资本,说明搬迁移民行为能有效地增加移民户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显著提高移民户生计资本,达到农户减贫目的。  相似文献   

16.
移民的流动性与贫困治理——宁夏生态移民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水库移民安置需要充分考虑其社会支持网的功能.搬迁安置易使移民家族成员、亲戚邻里、村庄组织、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支持功能受损,导致移民在安置地社会整合困难.文章指出,在规划设计阶段,选取合理的安置方式可减少社会支持网受损,增强社会整合;社会支持网受损程度也是评估水库移民安置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8.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引发了大量的水库非自愿移民,由于大量的土地、房屋等实物被淹占,只能进行搬迁安置。然而,在搬迁安置过程中,移民社会管理工作面临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急需把“法治保障”纳入到水库移民社会管理场域中,对这一法场域的研究对维护水库移民权益、构建和谐水利事业社会秩序以及实现水利事业的科学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当前水库移民社会管理中的法场域主要包括水库移民政法制度建设、水库移民利益补偿与扶持、水库移民纠纷与诉讼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的理性审视与创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传统非自愿移民安置模式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缺陷日益显露出来。因此,在创新移民安置模式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非自愿移民的合理意愿,因地制宜,权衡利弊,遵循多种安置模式并举和风险最小等原则,力求把移民安置变为移民发展的一次重要机遇,形成"在安置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安置"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水库移民多维介入型贫困的动态测度与致贫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改进的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与搬迁前后移民贫困状态的变化相结合,构建了“多维-动态”的介入型贫困测度体系,利用三峡库区农村移民的生计跟踪监测数据,对移民多维贫困指数和致贫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库移民虽已摆脱高维度数贫困,但仍陷入低维度数贫困;工程建设并没有引发严重的冲击型贫困,然而水电开发也没能有效地缓解持久型贫困;搬迁前后移民所处的贫困维度有明显改变,且不同致贫因素对各类动态贫困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据此提出了完善非自愿移民贫困识别与退出机制,区分贫困各维度并精准施策,创新水库移民安置模式,将移民后期扶持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有机衔接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