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从理论上讲它存在着两种可能的思维方式,即现成论的思维方式和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现成论"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把教育活动过程看作是可以"预成的",使本应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思想政治教育陷于软弱无力的处境.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思维方式上的变革,应从现成论转向生成论,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走向深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集体主义是我国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建国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集体主义教育的学科属性、教育内涵、实践效果等也呈现出以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等为中心的阶段性特点。近三十年来,集体主义教育的研究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要开展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的教育内容有没有社会特征、集体主义教育该如何开展等三个关键性问题。新时期的道德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对待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握好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原则的针对性和相对性,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真实集体"和"自由发展"理念对集体主义的内涵作正确解读,处理好集体主义教育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历经拨乱反正、恢复重建,从"三个面向"、开放借鉴,到强化反思、关注元理论,再到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同建共构的过程。考查这一时段的教育科学研究,始终贯穿着对教育学自主性的追求,进而也在回应教育实践诉求中发出了应答。作为知识生产的教育科学研究,从教育观念、思维方式,到研究领域、咨询服务、教育话语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生命的存在性、流动性及人的可教育性,是美在生命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关注生命存在和个性发展是实现美的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实现美的基本原则,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唤醒生命体验"思维方式,走向体验式课堂教学等都是实现生命教育的必由之路。构筑以美为导向的生命教育,将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培养"性的教育本质界定,体现出一种确定性、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人的过分自信,他将人视为割裂的主体与客体,将教育视为简单的计划性活动,将教育与人的关系降格为技术性的关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一种建设性的教育气质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使生命个体进入教育和教育学的视野,从而实现教育的个体生命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向着"生态责任"教育目标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共识。《"美丽中国"语境下的生态责任教育》一书,在建设"美丽中国"语境下,将中国国学中的生态责任教育理念、科学发展观理念、马克思主义生态理念、西方生态理念融为一体,阐释了中国生态责任教育的基本内涵、价值功能、主要路径、方式方法,分析了提高国民生态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探析了提高国民生态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以及加强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布过程教育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怀特海过程哲学的视域中,教育就是充满生命与活力的、不断生成的过程.科布认为,过程教育是向现实挑战的教育.要转换思维方式,用内在联系的、发展的、生成的、动态的观点看待教育.他倡导浪漫教育、创造教育、整合教育、博雅教育和多元教育共生.较突出的是整合理念、学生中心理念和现代大学改革新理念.过程教育理念正在一些学校的教育实践中探索.过程教育理念对中国教育改革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念是制度与实践在思想层面的集中反映,对理念的考察成为观察与理解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面向。新闻传播学科的应用属性及其与"公共性"的紧密关联,以及台湾地区特殊的历史脉络与政经结构促成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的独特演进路径:自台湾新闻传播教育诞生始,实用主义理念便在政策与市场的引导和支持下一直居于统领地位;直至"解严"后,社会力量的崛起、公民社会的成长与新闻传播学科自主意识觉醒方才推动理性主义理念在对实用主义理念的批判与反思中发展起来。近年来,台湾新闻传播教育试图在理性思维、人文素养与专业知识,通识教育与职业训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其理念呈现出实用主义与理性主义融合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9.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一步搞清楚“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内涵非常必要。“跟进式教育”的内涵简单地说是通过“跟进”的思维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工作思想和策略,其属性具有双重性,即首先是一种教育思想或者说是教育理念,然后成为教育理念折射在具体操作层面的一套实践策略,即工作模式。其内容可以从工作模块、工作对象、工作阵地等多个视角考察,范畴包括对时间、空间、人、社会等的多维跟进,最后,“跟进式教育”还对提高育人实效、推进工作发展得出了方法论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教育思维的特征与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核心是以反思现代性、多元化思维和否定性思维为特征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后现代教育思维具有重视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等特征.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不可能无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我们既要发展现代性又要反思现代性,因此,必须超越后现代思维,把其思想中合理性的方面融入到我们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1.
知行关系失衡是导致写作教育低效的主要原因.这种失衡在写作教育的观念、教材、教法等方面都明显地表现出来.写作教育既然是教育的一项科目,就必须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并尊重写作的特殊性.写作教育要达到"知行合一"与"知行并进",应该从新的理论背景下创新教育理念.知识形态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并进,思维方式上的理论思维和工程思维的并进,训练内容上知识领会和技术运用相结合,应该成为当前写作教育的三项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艺术教育转型中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艺术教育开始进入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时期。教育理念的相对片面、教育受众群体的意识误差等问题日益凸显,已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生态式文化传承"这一文化范式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意在强调对传统文化进行清晰的脉络梳理,注重中国艺术精神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独特意蕴的再释。在文化的继承与教育方式问题上,以多元维度与块面结合的方式,探寻一条具有中国本真特色的艺术教育文化新路。  相似文献   

13.
"网络"作为信息化的特殊代名词,某种意义上说已是信息社会的一个缩影.它的出现与发展,已引起当今社会的巨大"震撼",引发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已在教育领域强烈地表现出来.本文以系统研究方法为主导研究方法,将哲学研究方法与教育学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与实证性研究方法相结合,较为全面、深入地对"网络化"在社会领域,教育领域产生的影响与变革进行了分析、论述,特别是对"网络化教育"--作为一种新质教育的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释,与此同时,亦对"网络化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基于数据思维的研究方法逐渐进入科研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也深受数据思维的影响,呈现出教育内容数据化、资源丰富化等新特点,同时也出现了教育者主导地位弱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困境等问题。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时代的新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理念和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并贯彻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给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用创新发展理念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用协调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完善,用绿色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延展,用开放发展理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繁荣,用共享发展理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升华,在新形势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特点,以工程化教育为主线,建立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工程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系列工程环境、营造工程氛围,为"工程化"教育奠定基础,初步形成了应用性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化"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思维方式的变革对科学研究的影响,并从科学哲学对科学反思的角度提出对我国理工类大学生思维方式培养时应吸取的合理内容,以及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缺乏现代办学理念及其保障机制。职业教育要始终坚持"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关键是要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德育理论学习之中并融为一体,同时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不利于创新教育实施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评价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个性教育是日本德育的核心内容,其辩证式的教育理念、基础知识与个性培养并重的教育课程、校家社三方协同的教育方式、立体多维的教育评价体系使个性教育效果显著。借鉴这些经验有利于我国积极探索学校德育改革,以推进个性教育的发展。我国学校德育应通过树立社会化与个性化辩证统一的理念、构建知信行合一的教育模式、因材施教、构建赏识式的德育评价体系等途径,推进我国个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