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元宇宙是媒介的革命,其带来的虚拟和现实交融为人类构建了新的发展场景,拓展了人类活动的维度空间。元宇宙空间特殊的社会形态和技术形态对版权的生产与消费产生多重影响。从创新价值上看,元宇宙促进了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政策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数字版权的有效保护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从而优化了版权的生产与消费结构。但也面临虚拟现实作品类型定性难题,针对文本与数据挖掘、临时复制等是否构成合理使用的制度不确定性,以及虚拟现实空间作品来源认定难及其引发的侵权风险。当前可以从确定虚拟现实作品为视听作品,对文本与数据挖掘、临时复制适度扩张为合理使用,采取包容审慎的数字版权监管原则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法律规制,促进元宇宙下数字经济的发展,落实“以虚促实”的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2.
论孤儿作品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儿作品是指在以下情形中的作品,即对于尚在版权保护期内的作品,使用者打算以依法需要征得版权人的许可方可使用的方式使用该作品,虽然经过勤勉的努力寻找,但是仍然无法找到该版权人.大多数国家的版权法对此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或者规定欠完善.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对此问题予以了极大关注.绝大多数研究者主张允许使用者在特定条件下使用孤儿作品,以充分发挥作品的社会效用.但是.有关解决此问题的具体做法尚存在很大的争议.此问题在我国尚未引起关注.本文认为,我国不能完全照搬外国的立法例或研究者的主张.可以适用法定许可制度解决该问题,同时明确规定使用条件、使用费的支付等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且广泛讨论,主流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是人类创作作品的工具,并应当从客观结果上判断其生成内容是否构成作品,该观点也被司法裁判采纳。未来研究的重点应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的作品认定与版权归属的特殊性问题。生成式AI作品版权的数字化、强需求性和高生成效率三大特点,要求我们在尊重作品版权私权性的同时,对其挖掘文本与数据的行为以及对其生成作品的使用,持更为开放的态度。为适应生成式AI产业需求和未来应用场景,可以在既有版权规则基础上探索建立版权共享模式。同时,在版权归属上,注重作品创作的实质性智力投入并侧重投资激励,扩大合作作品的适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对网络作品的版权是否应该保护及如何保护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为理解欧洲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一个既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又能从具体作品的微观层面进行解读的综合视角。文学公共领域形成的核心是作品的文本生产及其社会传播。从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互动关系出发,可以明晰文本生产过程;从作品、市场、社会三者相互建构的过程出发,可以厘清文本传播的社会意义。在印刷技术进步、版权制度确立、图书市场形成这些时代背景下,作者的文本创作开始从阅读市场及社会阅读期待中确定作品的风格及内容;书商的谋利行为借助市场调节手段,促使作者根据读者的阅读期待进行文本创作;读者的阅读消费实况则对作者、书商的相关努力进行直接评断。作者、书商、读者三者身份相互建构,相互影响,最终以谋求个人主体性为出发点,以共同构建社会公共性为终点,合力推动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网络链接不涉及对作品的复制,一般不构成对版权的侵权,但是不同形式的链接对版权人是否造成损害及其损害程度亦会不同。因此,需要对各种情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既能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又能维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7.
关于非法演绎作品,各国版权法多持不保护论,认为它们虽然有原创性,但毕竟属于侵权作品,不受法律保护,演绎作者不享有该作品的版权。非法演绎作品的不保护论,既不利于保护原作者利益,也造成了对演绎作者的不公,是过度保护原作者演绎权的表现。演绎权与演绎作品的版权并不相同,原作者的授权不应成为演绎作品受版权保护的必要条件。为激励演绎作品创作,促进文化繁荣,版权法有必要保护非法演绎作品,肯定原作者和演绎作者在该作品上的双重版权。  相似文献   

8.
网络环境下版权穷竭原则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穷竭原则在传统作品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数字作品销售的增长,人们对网络环境下能否适用版权穷竭原则却存在着很大分歧,美国和欧盟对此也持不同态度。我国的经济、技术和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使得我国目前在网络环境下不适合采取版权穷竭原则,但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将来也有可能采纳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版权时代的发展,作品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传播速度也更加迅捷。传统版权登记制度因存在登记成本较高、标准不一、泄露隐私等弊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推动版权登记的适时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登记,其去中心化特质可以降低登记成本;分布式共享机制能够统一登记标准;难以篡改的性质能够提高登记的证明效力;弥补了既有版权登记制度的缺陷。同时,区块链技术利用自身特性建立新的版权信任机制,既能清晰地分配版权利益,又能创新传统的版权商业模式,推动版权市场的发展,最大化地利用版权的固有价值。区块链技术在与版权登记相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技术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既无法对作品的独创性进行准确的判断,也无法发挥版权制度原有的公示力作用。因此,必须创新版权登记规则,加快制定区块链版权平台市场准入机制,并设置统一的监管机构,将区块链锁在版权制度的笼子里,防止出现滥用区块链技术的情形,以最终实现技术和法律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版权制度一刀切的"公有领域"理论,使民族多元化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面临严峻的情势.根据"思想--表现二分法",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可版权性.版权法上的作品类型历史地来看是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应依据自身的国情和版权立法价值观,重置"可版权作品"的约束性条件,确认群体作者的身份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排除"固定"的要求,使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版权客体化,以达成传统民间文艺与知识创新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1.
数字版权(Digital Copyright),即作者对其数字化作品或对其作品的数字化所享有的信息权利。对我国图书馆来说,数字版权还是近几年电子图书馆发展后的新概念,然而已经产生了很多实际问题。可以预计,在今后若干年里,版权问题将会是全球信息资源数字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因特网的发展给现行的版权制度造成了巨大的震撼。原有的版权制度已不适应因特网的发展,只有作出适当的调整、更新才能适应现在的情况。目前,网络上作品的著作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著作权人的权利急需得到保护。我们必须对现在的情况进行研究,完善原有的立法、司法的不足,解决网上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和保证信息流畅之间的矛盾,对网站、作者、网民三者之间的权利进行协调,以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网络环境下,特色数据库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数字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图书馆在利用馆藏特色资源、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版权作品的使用问题。按照现行版权法的规定,图书馆可采取合理使用、授权许可、法定许可和委托建设等多元化使用方式,来解决版权作品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立法滞后的现状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及群体和民族的个性.历史和实证分析表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版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性,版权保护应当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法律保护中的核心手段.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是原始的版权主体,传承人等相关主体则依其付出的劳动的性质获得相应的版权或其他权利.通过群体的代表或组织承担相应权益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集体版权实现的有效途径.应当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点构建相关的侵权行为和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5.
同人二次创作作品作为原作品的二次衍生作品,一向处于著作权保护的灰色地带。一方面,二次创作作品被认为是对原作品及作者权利的侵犯;另一方面,由于此种认知,使作品的价值无法得到确认,更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本文对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的构成进行分析,并对赋予同人二次创作作品著作权的正当性及其保护价值进行了探讨,最终确认其应当受到著作权制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数据库的法律保护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合性、有序性和可读性是数据库的基本特征。数据库是否具有独创性,决定了对数据库的不同立法保护模式,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受版权保护,不具有独创性的数据库应以创设数据库特别权利的方式弥补通过版权法中的汇编作品保护数据库的不足。我国应以现有版权立法为基础,通过创新法定许可制度、完善版权集体管理制度等方式解决数据库多重权利的产生和行使方面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7.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数字技术和图书馆版权问题,以及图书馆面对数字技术使作品的复制、作品的使用方法、复制件和原件的区别等一系列版权扩张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建议扩大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完善版权集体管理制度;加强对数字版权信息的管理及图书馆应该接受合理使用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出版存在的版权保护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出版出现得最多的侵权表现主要有网站出版无出版权的作品、侵犯其他网站的网页著作权、滥用修改、删节权等。要发展文化艺术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的数字版权产业,解决网络出版存在的版权问题,首先要增强出版单位的版权保护意识,提高出版单位的技术保护水平;其次则必须及时更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尽快与国际保护接轨;同时,还要通过尽快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以保护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利益。  相似文献   

19.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受到人们的持续关注.2015年耀宇公司起诉斗鱼公司侵犯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的案件成为热门案件,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了斗鱼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但并未认可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作品属性.然而,法院的理由不足以令人信服.剖析作品的本质并与网络游戏比赛画面进行对比后,发现虽较之于传统比赛画面,网络游戏比赛画面存在诸多特殊性,但这并无碍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作品属性,而网络游戏版权方是权利人,直播方可以通过与版权方签订协议获得传播网络游戏比赛画面的权利,而比赛中的玩家虽然使用了网络游戏中的素材,但并不是权利人.在网络游戏比赛画面传播的保护上,确实存在法律空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华阳国志》所载竹王神话传说,还有人类起源、植物起源、英雄故事等母题,不能因瞩目于族源母题而对多重母题视而不见。竹王神话传说"版权"归属何民族?经搜集彝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竹王神话传说的资料,与《华阳国志》文本比较,认为由于仡佬族资料更亲和《华阳国志》文本,因而据有"版权"。在进行上述论证中,注意从文本阅读、神话素结构分析、图腾类型及图腾崇拜仪式内涵分析方面,去综合理解各种竹王神话传说材料。认为这是理解《华阳国志》竹王神话传说多重母题、确定仡佬族版权等认识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