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科学方法教学的传统存在描述方式粗线条化以及教育内容的知识决定论倾向。科学方法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包括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科学方法教育的科学哲学基础是一种科学的结构观,其中布鲁纳和施瓦布有不同的观点。基于历史与哲学的视角,科学方法的特征被概括为主体性、客观性、试探性和历史性。科学方法教育发展的进路包括科学方法教学心理学的深入研究、科学方法课程内容的进阶研究、科学方法教学方式的逻辑研究、科学方法教育理论的系统研究、物理科学方法的科学教育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认知不协调理论在西方心理学史上的地位与贡献,认为该理论对实现社会心理学中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对实现心理学中的认知观与动力观的融合、对推动社会心理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所发现的一些重要心理学规律,对于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他的知觉、归类理论引出了认知学习观——超越所给的信息。拟从语法教学角度出发,对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加以运用,提出:语法意识提升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利用认知能力,超越所给的语法规则和实例,构建自身的语法能力,从而促进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为现代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其学习观也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教育实际工作者的日益重视.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之一罗杰斯从自己丰富的心理治疗实践中提出了“患者中心疗法”,并以自我个性理论为基础,把这种思想渗透于教育、教学中,阐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主张教学应该以学习者为今心.本文介绍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及其思想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初步的评议.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公共心理学教学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把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应用于心理学教学实践,并对其可行性、应用范围、注意事项作了分析,同时对其应用作了操作性的说明。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心理学教学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正常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项技能,人类个体的不同在于所拥有的技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借鉴这一理论,有利于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和评价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教学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等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点在于确立新的高等教育理念,其内涵框架为:社会轴心观、全面质量观、综合素质观、学生为本观和教师主体观。要正确地认识并处理好教与学、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人教育与科技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五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人本主义学习观与当代教学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学观 ,不同的教学观决定了人们对教学的不同态度 ,同时也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和质量。从人本主义及其学习观出发 ,来探讨它与当代教学观的异同 ,并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观作简单的评价 ,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9.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其中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许多关键理论,对于研究教与学、探索教育现象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对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作出基本阐述基础上,将其中对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精髓与目前教育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现象、问题和方法综合分析对照,并力求找出两者间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构主义是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一种教学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本文阐发了建构主义全新的教与学的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途径。可以看出,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和英语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及其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美国,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以现象学为方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取向,是问题中心论的科学本质观,是整体主义的研究路线,以"道家的客观"弥补"科学的客观"的片面,从研究"物"的范式到研究"人"的范式,以层次整合的思维方式来研究不同于自然、物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以人的特性去构建心理学的方法论,使心理学对方法论的思考由原来的对心理、行为的研究,转向为如何将人真正当作人来研究,从而使心理学方法论的建构回到了合理的出发点。它的局限在于对"人"的理解上的局限,使人本心理学家所倡导的心理学整合根基不牢,范围狭窄、成就有限。  相似文献   

12.
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注重理论创新是构建教学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客观要求;探索教学心理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心理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心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增强了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罗杰斯最大的贡献是他创立了来访者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特别是他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应用到了教育教学领域,从而提出了全新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即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他认为,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这个焦点展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提出了以意义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体系,强调跨学科融合,推动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整合,探讨意义生成的过程与机制,形成了以意义与叙事为中心的文化心理学。布鲁纳建立的文化心理学通过对叙事实践的研究,探讨文化在经验、记忆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不仅促进了心理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和理论化,还直接影响了教育、医学和法律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为理解文化与心智的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西方主流心理学的实证科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观是科学发展的前提,在西方心理学史上一直存在着科学取向的心理观和人文取向的心理观。科学取向的心理学又称实证心理学,是西方的主流心理学,其实证科学观一直主导着心理学的发展,导致心理学出现"不统一"的困境,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观是解决困境的唯一出路。新的科学观应是整合观,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心理学的研究才能真正解决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学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相似文献   

16.
好的教学是否只有一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北美乃至世界的教育领域,存在着一种在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的倾向.尽管我们对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不持异议,但我们的确不主张匆忙采纳任何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教学观念.在这一问题上,必须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否则我们将被疑为进行单纯的理论替换,并有推崇单一模式教育概念之嫌.在这个跨学科和跨文化背景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好的教学有多样性,并不是所有都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五种不同的教学观,其中每一种都有成为好的教学理论的潜质:传输式教学观、发展式教学观、学徒式教学观、培育式教学观和社会改革教学观.希望本文能说服读者,在教学改革或评估中, 摒弃寻找单一模式教学观的想法.  相似文献   

17.
新心性心理学以大心理学观为逻辑起点,在整体上探讨了人对主客融合的心理生活体悟过程,注重心理的自觉性和创生性,是心理学本土化进程发展到原始性理论创新阶段的标志,其致力于本土文化中发掘与之相契合的心理规律,是一种内涵型的本土化。这是对心理学文化转向中兴起的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理论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心理学观,价值定位,学科气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对言语的直觉感知。论感是对于新的语言现象及其规律和理论的敏锐感知。以“匡谬正俗”、追求“纯洁语言”为宗旨的语言应用观,既忽视语感的能动存在,又不讲求论感,片面强调已有语言理论的运用,杜绝新的语言现象和语言理论的产生。建设的语言应用观重视人在语言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尊重语感的创造性和活力,强调语感与论感的相互促进和生发。  相似文献   

19.
作为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理论形成了冲击。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观积极提倡用"意义建构"方式去获取知识,借助这一理论可以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启发教师在教学方式、任务、过程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心理观点、意识的重要性 教育学科教学主要有双重任务:一是向学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在掌握教育学科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心理观点。当然这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教育观、心理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育学科基础知识。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教育观、心理观是在反复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和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固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这种观点就是善于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善于从宏观的高度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侧重于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心理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