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性改造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和创作实践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一个世纪性的核心问题。致思路向的狭隘、研究视角的偏颇和对"现代性"义涵的认知混乱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现代性由纯粹的内容或形式问题转换为基于现代情感的审美问题为20世纪中国文学性质的反思和研判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在与古典审美理性比较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文学主体情感、文学客体情感和文学本体三要素的现代审美理性框架,以此为指针系统考察和论证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古典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美学质素多元并存的复杂性质,着重分析了现代审美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地位和处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国文学以其"文化审美现代性"鲜明地标识着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根本属性。它置身在新与旧、中与西文化的激烈撞击中,其审美表达有吸纳也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更有抵御,文化表象五彩斑斓,但在21世纪的今天看来,它已经于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审美意识形态价值品格,一种认同或超越的"文化审美现代性"传统。在全球背景的烘托下,除20世纪中国文学文本本身内蕴的审美质素外,现代汉语思维框图承载平等、多元、开放、民主、正义、法制等具有全球性的人类思想文化资源,通过20世纪编辑出版行为的"文化平权"实践媒介策略,已经现身在诉求形形色色现代性想象的20世纪中国文学版图中,突出表现在20世纪女性写作现象里。在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这种"文化审美现代性"品格和传统还由于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断增添新的元素,由20世纪中国文学塑形而成的现代人精神资源如发育公民个体、反殖民反封建专制文化、追求文化平权、倡导民主与科学等等,仍将保留、延续,并依然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令人试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观照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古典主义诉求.文章从心理基础、批评立场、文学史观、创作方法、体裁观五个方面,揭示中国现代古典诉求与西方古典主义文学的对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英美意象派诗歌的创始人埃兹拉.庞德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以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为支撑,庞德提出了以"意象"为其核心范畴的意象派理论。由于中西文学在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审美价值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庞德在接受中国古典诗歌影响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两者诗学理论主张有别,庞德意象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由于道德理性对主体意识的规约与引领,作家在20世纪婚恋文学的叙事中基本采取了道德叙事的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制约着婚恋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使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呈现为道德叙事样态。道德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的流变形成了婚恋文学中个性主义婚恋叙事、革命道德主义婚恋叙事、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婚恋叙事和审美快感化的后现代道德婚恋叙事四种基本形态。婚恋叙事样态的更迭衍变又形象地展示着道德理性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6.
禅宗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美术创作上体现为直接参与构建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思想体系.现当代,经过对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和"85新潮"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思之后,艺术界出现的"新文人画"现象,实质上是对全盘西化和激进美术运动的反拨,预示着艺术审美思想向传统文化回归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内蕴与20世纪古典主义中国化"此一研究命题的提出,将别开生面地触及到意味很重的中国文学理路生变之历史图景及满溢张力的多重文化视境之极致外射。这里极有必要勘探三大隐而不彰的文学现象: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主义审美理想,二是20世纪古典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境遇投射,三是人文精神危机与古典主义审美传统之现代审视。此一视角撰写的初衷在于:首先着眼于凸显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建构对自身古典传统文化资源之吸收、转化与应对,依然秘而不宣地保持着某种根本性的承袭与审美认定;其次则为20世纪现代中国文坛中这股被多数人盲视的古典主义思潮之历史现状、生变流迹及递嬗变迁的显现范式,提供了一种绵密而深邃的现代性反思、检视与批判之向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8.
入主中原后满族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北京与东北地区成为承传满族文化的两个重镇。对不同地域的满族文化的认同,使20世纪满族文学呈现了两峰对峙双水分流的状态,老舍和端木蕻良堪称20世纪满族文学两种路向的代表性人物。无论是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审美反差,还是家族文化的价值立场的相异,都反映了两位作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诉求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人性书写经历了20世纪的历史变化,中国古典意义上的人性书写向现代意义上的人性书写转化。这个过程既与中国古典人性意向相悖,又在某种程度上向其回归;既移植着西方人性话语,又修正着其与中国传统人性话语不相融合的部分。但20世纪中国文学始终没有弄清中国古典人性话语和西方人性话语两者之间的关系,所以一直陷于两者的困惑和牵制中,至市场化年代,走上被利益化和欲望化所控制的极端。在中国市场化意识形态与现实生存紧密一体化的语境中,文学仍然迷失在现实中,没有形成独立的文学人性空间和书写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些人认为中国古典文论是抒情的,没有反映论的思想。从心物关系、意境理论、"比德"式审美方式和哲学基础等方面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反映论之所以能在20世纪的中国顺利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论,是与中国古典文论中的反映论思想基础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的"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泛文学概念,它包括美文学和学术文章在内的一切文字著作。"文"的本义是"错画"、纹理,汉字都符合"错画"、纹理的特征,因而汉文字著作都可称"文"。正如清人章炳麟所概括:"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趁彰为准。"即衡量"文学"的特征是"文字",而不是"趁彰"——"文采"或"美"。与此相对照,西方"文学"更多地是指以"美"为特征的文字著作,或以"艺术"为特征的语言文字作品。这种"美"的"艺术"特征,或指"形象",或指"情感",或指"形式",或指"虚构"。中国古代文论诚然不乏对文学样式的"形象"、"情感"、"形式"、"虚构"等属性的分析,但从未把它们作为一般文学作品的必备特征来强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文学是人学”的角度梳理当代文学50年的发展,认为当代文学所表现的人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政治性(神性)的人;真善美的人;非理性的假丑恶的人;日常生存中的俗人;感性欲望中沉浮的人。与此相应,当代文学的审美风尚也依次发生了这样的嬗变:政治伦理美学、人性论美学、审丑的现代主义美学、生存论美学、感性美学。当代文学审美风尚的变化是与对人的认识的变化差不多同步进行的。对人的认识的更新,是新的审美表现方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从聚焦人与自然的美学关系出发,将审美的视野既投向自然事物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折射,又关注大自然作为地球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独立的生态和谐美图景。这两种审美取向,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都有不同的体现,值得挖掘和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对于看出或发现语文美,按照美的规律传达语文美和创造教学美,乃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地参加审美实践,积极追求、持之以恒,是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三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审美启蒙的理念是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之一.他的审美启蒙理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现代白话建设具有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的中国现代文学;建构以"清楚明白"为核心元素的审美标准;将白话文学纳入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充分肯定白话文学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喜剧意识的笑是人类社会实践文化心理机制和生命自由资源的审美升华。只有具有审美价值的喜悦感情,才能成为喜剧意识的笑。能够凭借自由嬉戏态度对待社会历史必然的喜悦感情就具有审美价值。中国古代大陆农耕文化基础上奠立的伦理理性主义文化和西方古希腊海洋文化基础上奠立的历史理性主义文化,分别孕育了中西方文学的喜剧意识。  相似文献   

17.
"古雅"说是王国维融合中西有关理论提炼的一个新的中国特色的美学范畴.王国维从审美形武上界定了古雅主要属于艺术形式美,而不存在于自然.古雅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的实际,创造出来的一种可学可教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美的共性.古雅,作为中国现代文论新话语,是对康德命题"审美判断"和"天才"说的一种修正.  相似文献   

18.
“雅”在先秦文化土壤里诞生,经历漫长的文学演变,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审美倾向、一种文学评判标准.“雅”作为中国古代诗学美学范畴,其审美内涵从对上古音乐的描述中孕育而出,在《诗经》文化传承、文人审美与创作追求、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等特定文化氛围影响下,过渡到文学评判领域,具备丰富的审美意蕴,形成一套对“雅文学”进行品评行之有效的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9.
自“五四”白话文运动肇始,新的语言媒介白话文体造就了与古典文学时代迥然相异的写作者与接受者,白话文写作者与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写作者对自身写作和某些文体价值的重新定位,同时,读者群的审美意识现代性转化使得写作者与接受者形成互动关系。这些变化促使现代白话文体写作进入到一种新的境界中。  相似文献   

20.
经过新时期和新世纪的时空更替,市场经济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国人在思想情感诸方面也随之发生较大的转变,这种转变虽然总体看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这一切在当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相当的反映。亲情的疏远淡薄倾向、友情的世俗疏离倾向、爱情的性爱泛滥倾向等,就是这种情感审美取向的现实转变的文学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