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中国当代大学生自杀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若鹏 《天府新论》2007,21(2):153-155
近一段时间以来,愈演愈烈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会在代表着学术与理性的象牙塔内不断发生这些令人扼腕的悲剧呢?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和多重性的,单一的消极因素并不可能直接导致大学生轻易地选择自杀的行为。大学生自杀预防主要针对防止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或将已产生的自杀意念消除在萌芽状态。预防自杀应先加强个体心理预防,还应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建立起社会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应该努力构建合理科学、和谐有效的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杀是一个严峻的事实。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者人格特质和人格障碍的分析 ,揭示了人格心理与自杀的相关性 ,并提出了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了解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的相关性之目的,采用自杀态度问卷和自编的大学生自杀倾向量表对26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采用t检验、F检验和LSD多重比较.分析认为大学生自杀态度与自杀倾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年级和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上有显著差异(F=3.093,p=0.028;F=7.045,p=0.001);生活满意度对自杀倾向性有显著影响(F=3.999,p=0.004).不同的自杀态度显著影响自杀倾向,自杀态度越消极的大学生,其自杀倾向性越强;年级、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对大学生自杀态度或自杀倾向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自杀是指有意识、自愿的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意念是指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但没有采取或实现自杀的外显行为。以大学生中自杀意念预警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归因分析发现:内外向、神经质、抑郁、精神病性4个因子显著的影响着大学生自杀意念的产生及严重程度;通过心理分析取向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自杀意念进行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分析取向团体辅导对自杀意念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沃土的道教是重命贵生的宗教,其理论和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智慧。文章在分析个别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道教的生命智慧,弘扬其健康、积极的内容,以期唤醒大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对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现象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心理解剖方法,对39例大学生自杀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杀大学生在自杀前经历了较一般大学生更多且更为强烈的生活事件;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生活事件多元化但又相对集中,其中恋爱不顺或失恋是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大学生大多数自杀行为在生活事件发生后3个月内实施,表明大学生自杀多数属于激情自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进行预警和干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如何减少大学生自杀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矛盾较为集中.受此影响,不少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进而导致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探讨大学生自杀的社会因素与个人的心理因素,开展心理咨询,采取自杀干预等措施来减少大学生自杀事件,这在当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贺楠  罗辑 《理论界》2008,24(3):224-225
近几年来,高校中自杀现象的发生急剧上升,在校大学生逐渐成为自杀高发群体。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严峻现状,分析和总结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自杀问题发生和发展的成因,结合教育、心理等方面因素,探索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与途径,以期提高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意识,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地预警和处理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  相似文献   

10.
自杀病学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杀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是研究自杀现象规律性的科学。研究自杀现象的目的在于预防自杀、控制自杀和对自杀作善后处理。 31年前 ,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学者进行多学科的研究 ,创立了这门新的学科。美国施耐德曼起名为自杀学 ( Suicidology)。笔者根据自杀的疾病性质 ,译名为自杀病学。如同精神病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一样 ,西文都无病字 ,日文和中文都加上一个“病”字一样 ,并无标新立异之嫌 ,而且有点睛之实 ,“自杀病学”者 ,Suicidology也。  相似文献   

11.
于健 《理论界》2012,(6):168-170
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客观方面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在影响,主观方面大学生选择自杀主要源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包括不良人格特征、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自杀问题非常严重。为了预防及处理这一问题,知识分子提出了自杀预防的意见和建议,社会组织对自杀者进行了救治和救济,地方政府开展了自杀统计和自杀干预。通过知识分子、社会组织与地方政府的努力,形成了三位一体的自杀干预与救助机制。这一自杀干预与救助机制开启了中国系统性自杀危机应对的历史先声。  相似文献   

13.
何生海  王晓磊 《理论界》2013,(6):193-196
高校教育改革多聚焦于校内课堂改革,忽视了大学生生活中的网络环境建设。网络引发大学生自杀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网络信息资源;另一种是借助网络作为自杀的手段和工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复杂,但与网络信息的低基调、网络激发大学生易变的情绪,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三种认知偏差等有重要关系。本文认为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高等学府里自杀事件屡有发生的现象令人深思目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问题。心理障碍、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生理疾患以及媒体诱导和周边环境影响等,都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原因。高校学生自杀呈现出自杀因素的多元化、自杀过程的情绪化、自杀手段的极端化和自杀比率上升化等特征。高校学生的自杀现象对高校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矛盾的加剧,自杀危机事件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也使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根据自杀危机事件的特点,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娟 《天府新论》2010,(4):158-160,F0003
近几年,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此类事件处理过程中家长和学校最大的争端就是赔付问题.处理好自杀赔付纠纷,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规范学校的管理制度,及时排查危险学生等防范学生自杀的事前救济工作,还需要构建自杀事后赔付救济机制: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拓宽赔付渠道,转移风险;引入三方仲裁机构,善用诉讼;强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监督职能,规范高校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桂西北11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测试。结果表明:桂西北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但有50.18%的学生对自杀者家属持肯定或理解的态度;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总体水平较低(95.73±15.90);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态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它们之间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可创 《兰州学刊》2009,(1):181-184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压力和竞争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抑郁症。也有许多人选择了自杀。抑郁和自杀对现代社会建设和社会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分析自杀的原因,寻求有效预防抑郁和自杀的途径、为降低抑郁和自杀人群的数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认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现代社会工作,注意对抑郁和自杀人群的心理疏导对降低自杀率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类进化与自杀行为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杀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生物潜能,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模式。自杀基因、自杀反射弧的假设让我们承认在某些条件下选择死亡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谴责自杀者上,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发现激活自杀基因的环境条件上。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大学生自杀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有其特殊性,具有预防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心理危机预警咨询网络、心理危机自杀干预预警网络、心理危机救助干预网络、心理危机补救后干预网络等方面来构建高校大学生自杀心理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