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多克特罗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真实的历史人物和虚构的情节揉合在一起,进而对美国的宗教和种族矛盾价值观等文化危机做出了反思。多克特罗认为,美国人民只有意识到这种危机并且对此做出深刻反思,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重新建构美国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评论家A. G. 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向澳大利亚国内介绍欧美同时期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他提携了国内众多的作家.在其大量的编辑手记和专栏评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问题,如澳大利亚文学的创作标准和文学民族化以及文学经典等.他对这些问题的创见性认识奠定了他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界的地位: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群善良美丽的湘西少女形象,其原型竟是在中国民间普受崇拜的观音.通过研究和实地调查发现,沈从文家乡湘西地区长期以来盛行着富有地域文化特征的观音信仰.这一信仰对沈从文的美学趣味、思想情怀和人文理想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并影响到其小说艺术处理.与此同时,作家对观音信仰的理性认知态度,对湘西少女命运那悖离了"大团圆"审美心理文化的真实描写和处置,体现了他对民间观音信仰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人类都有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求,但现实往往并不完美,甚至充满冲突、苦难与邪恶.在西方,上帝之至善与世界上恶之存在永远是一个矛盾,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哲人都曾作出不同努力,去理解和解答这永恒的问题.中世纪神学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失去了奥古斯丁时代的权威,而17世纪和尤其是18世纪的启蒙时代,理性逐渐取代了信仰.但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之间,有一个复杂互动的过程,18世纪理性信仰(reasonable belief)的出现,产生了接受现实的"乐观主义"理论,认为凡存在的皆必合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以讽刺为武器,在《赣第德》这篇哲理小说中,对这种"乐观主义"作出尖锐的批判.在对西方从中世纪到17世纪和18世纪思想的变化进行梳理,探讨伏尔泰对理性信仰的批判,探讨《赣第德》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民间信仰是以巫教为基础,融合了道教、儒教和佛教等多教多神的信仰。总其思维类型,可以"人——物——灵"三维关系转换的交感思维一类统之。20世纪作家利用民间信仰思维的转换超越功能,突破生活的局限,以审美批判之笔,展示了人物愚顽心理、民族文化劣根和理想与现实互渗中的斗争感受,实现了对民族文化重建和人生悲剧的审美超越,显示出文学民间化、仪式化审美建构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以"后殖民文学"名义下开展的各种讨论中,大陆学界对作家的国籍状况普遍带有误解,从而忽略了他们的若干主题和艺术追求.本文提取13个最优秀的东方英语作家进行研究,计算他们居留西方的年限,并分析原因,进而论述创作取向.指出移民作家、经常出国工作作家、间或出国作家的区别,提出了移民作家和作家移民两个对立的概念,批评了后殖民文学文本解读中的用美国代替东方,用移民作家及其问题代替20世纪独立国家作家及其问题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7.
对信仰、罪的理解以及对理性、知识的抨击可以看作是卡夫卡对文明理解的极重要方面.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作家对于个体有限性的深刻认识,并自觉地消灭自我,正是在这点上,我们才能体会到信仰的力量.通过剖析卡夫卡的宗教观,对20世纪现代文学与宗教的渊源关系可能会多一层了解.  相似文献   

8.
印度作家R.K.纳拉扬的创作淡化了政治与历史的痕迹;呈现出平凡的日常生活,塑造了平凡的小人物,突出了个人的价值;他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民族古老的精神信仰对接,展示了平凡真实而非神秘的印度。  相似文献   

9.
我谈一个稍微具体一点的问题,就是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这个问题在最近这些年比较突出,有一种说法叫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不讲信仰.因此觉得中国的未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有很大的悬疑.我在1987年出版的《价值论》中,曾第一次肯定了"信仰"概念.我主张,人的价值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信仰,这是任何一个价值观念体系的灵魂.我在论文答辩时,人们主要怀疑这个问题,说你肯定信仰,是不是为宗教说话?我讲信仰和宗教应该区分开来的.二十几年前,我用信仰和宗教的区别来为人的信仰权利争辩;二十几年以后,我又要用这种区别来为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点辩护了.  相似文献   

10.
黑多克作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风格.作品浸透着作者对俄罗斯前途的担忧、对俄罗斯侨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百姓的同情和对中国文化的谙熟与深爱.同时,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视角与具有中国韵味的写作风格.作品中提出并思考的种种人生哲理问题,对当代社会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1.
E.L.多克托罗的经典之作《比利·巴思格特》推翻了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构建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秩序。小说以第一人称个体叙事勾勒出美国大萧条时期的社会景象,多克托罗重访历史,以史喻今,对"里根时代"的社会丑恶和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地抨击。把虚构人物和历史人物拼贴起来,多克托罗引领读者经历了别样的历史,而小说自身也成了一种彰显历史意义的文本。  相似文献   

12.
《拉格泰姆时代》是美国犹太作家多克托罗的第四部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系列复制和变形的意象,引起读者对于自身生存状况的深切思考。文章通过分析认为,这些意象和写作手法反映了后工业时代机械复制对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以及变形思想在抵制复制危机中所起到的作用。文章旨在阐明在这一对哲学上二元对立的观念之间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冲突的辩证关系,传达作者多克托罗关注社会与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3.
建立“法律信仰”作为很多学者为实现中国法治的愿景已有多年,对“法律信仰”这一命题的驳斥虽非学界主流却也从未间断。法律信仰的逻辑前提是价值。在中国语境下,社会主义信仰的唯一性否定了“法律信仰”命题的合理性;“礼治”以及“法即刑”等传统文化的影响致使民众形成的对法律的疏离心理,也令法律信仰的建构缺乏社会基础。为此,惟有通过价值重建和维护法律的合法性,确立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权威性工具地位来实现中国民众的法律信任和法律尊崇。  相似文献   

14.
伯尔曼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一命题近年来在中国法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对“法律”和“信仰”概念的不同理解。伯尔曼基于对20世纪美国社会现实的分析,认为法律与宗教荣辱与共,法律不仅是一种规范,还体现了人的正义终极的关切。伯尔曼是基于西方现代本体论的视角,提出“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命题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面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们以“匹夫有责”之精神,探索寻求强盛国家、改造社会的道路——叶圣陶的小说《倪焕之》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雨。在知识分子们普遍的反抗、逃离中,倪焕之的追求(行为)有其普遍中的特殊意义。“失败-构建-失败”的模式本身反映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们、也包括作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新疆东乡族的基础教育开始走下坡路,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田野调查后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础教育遭遇了观念与现实的双"瓶颈",并对此提出了初步的应对思路: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宣传正确的知识价值观;改善就业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中存在着许多“矛盾”现象。20世纪以前,对于《红楼梦》中“矛盾”现象的探索,大都停留在指出“矛盾”的阶段,即使涉及“矛盾”的成因,也都认为是作者的疏漏或失误等。20世纪初至60年代以前,似乎仍然停留在前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从成书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但大都侧重于将“矛盾”的成因归结为作者没有最后修改好而留下的痕迹,或是两书合成而留下的痕迹。这从大的方面来说,仍属于作者疏漏或失误的范畴。而从多角度探讨“矛盾”现象的成因,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出路。  相似文献   

18.
多克托罗是关注历史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与虚构糅合的方式再现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面貌,拷问历史的本质,解构上层社会营造的奋斗、成功和进步的历史神话,重构下层群体被压榨、被排斥的艰辛历史境况。通过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小说反映美国历史的一段真实岁月,也折射当代美国社会政治问题,体现出作家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传统社会祖师爷信仰各种形式的记述不少,但大多都失之于简略。半个世纪前,刘佳崇璋的成果给我们提供了祖师爷调查及描述应该有的意识、方法与策略。新中国成立以前,众多说唱行当的祖师爷周庄王的信仰说明:除了群体性的敬拜之外,以磕头为基本动作的身体实践的祖师爷信仰还弥散于拜师、婚姻、表演、盘道、师徒关系等一个群体的日常生活体系之中。换言之,祖师爷信仰不仅是外显的仪式,它还是内化的,是整体社会、特殊群体及其个体的思维符号,是群体之间交流时用来表述自我及世界的方式;祖师爷不但是一个群体的“心态”或者说“心性”,它还隐喻了平等的观念、渴求以及相关的行为。由此观之,作为“主观感受的民俗学”也就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