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根据红葡萄酒中花青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合成色素的特点,对快速定性检验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制备了碳酸钠、氢氧化钠、醋酸铅试纸,并用于红葡萄酒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耗费低,是一种检测红葡萄酒中添加合成色素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滚齿机上加工斜齿轮需要通过合成机构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来解决,同时加工大于100的质数齿轮也需要通过合成机构用运动合成的方法来解决。本文通过分析推导出了加工齿数大于100的质数斜齿圆柱齿轮的换置公式。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碳酸二甲酯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光气法、酯交换法、氧化羰基化法、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法的优缺点,并从工业化生产的角度对几种主要的合成路线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苯丙酮酸的合成方法:α-乙酰氨基肉桂酸水解法,乙内酰脲与苯甲醛合成法,海因法和双羰基化法,其中详述了双羰基化合物苯丙酮酸的方法。探讨了苯丙酮酸的合成前景。  相似文献   

5.
有机合成的教学是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从“简单介绍逆合成方法”、“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合成方法”及“各种典型方法综合应用的实例”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在基础有机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机合成的教学。这样,能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各类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合成方法;掌握用逆合成方法找出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度冲突证据的合成问题,分析了D-S合成方法及其改进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法。新方法仍利用D-S合成公式,但针对该公式要求参与合成的各证据需具有相同重要程度的要求,考虑到融合系统中各证据的重要程度可能不同,直接利用公式合成可能得到与实际相悖的结论,因而引入证据权的概念,给出了证据权的具体算法,通过证据权对已有的基本可信度分配函数进行修正得到了重要性相同的新的证据的基本可信度分配模型。最后通过算例比较表明新方法的合成结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光敏性二胺中间体在光敏聚酰亚胺合成中的作用和特点:研究了光敏性二胺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工艺;探讨了溶剂、温度、催化剂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规律: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硅胶基吸附材料是以硅胶为基质合成的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材料.本文从改性机理和合成路径两方面综述了硅胶基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不同合成路径(异相法、均相法、共聚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羧甲基纤维素(简称CMC)的重要用途、主要性能,合成方法及检测方法,并结合市场情况对水媒法合成羧甲基纤维素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高速波形产生及频率调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可编程电路实现高速直接数字合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实时改变直接数字合成频率控制字,直接实现波形频率调制的方法。重点对高速相位累加器、FM、扫频、FSK等调制的实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基于FPJ进行,数据能够稳定建立,频率合成正确。  相似文献   

11.
公私物品的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公私物品的逻辑体系应建立以资源稀缺性为基础的新框架.资源稀缺性要求明确界定在消费博弈中人与人之间权利的关系,公私品就是这种权利关系的契约.以"排除他人不支付市场价格行使消费权利"定义排他性,将有无排他性作为区别公私品的单一标准,公私品就分别是具有非排他性、排他性契约的物品.公私品的性质是主客观、供求等的逻辑统一,是连续动态变化的量,一般物品都是不同程度公私混合的物品.也可从组织内外和供求关系两个新视角对公私品进行分类.公私品相互转化的实质是排他性价格的变化,取决于必要和充分条件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的共同作用,这主要是供求关系变化和产权界定成本收益之间的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转化路径.  相似文献   

12.
消费通常被理解为不同主体的物质交换,其出发点是主体的需求和劳动产品,其终端则是需求的满足和发展。然而,市场又不仅仅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手段,也是一种足以激发出新的意识形态的社会环节。要理解消费与意识形态的关联,不能止步于对拜金主义的道德指控,而是要回到消费行为最初的主体性结构中。在消费的一般对象性结构中,主体既是购买者又是销售者。在交换中,商品作为具有有用性的物品,是意志和欲望投射的对象,契合了主体的需求。商品作为消费品,成为消费主体的有机或无机身体,实现了主体与对象的统一。在消费社会,由于一般等价物和商业的中介作用,作为劳动对象的商品与劳动主体相对立。等价原则的普遍化形成了资本逻辑,使得商品成了确认社会身份的符号载体,进而形成了个体化表象的生存经验。  相似文献   

13.
神话是人类文明的源头,它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西方探究民族文化的精神遗产。通过对比中西方神话传说中女神形象和女性地位的悬殊差异,探究不同地域与社会制度下以及价值观差异所带来的现实世界中中西方女性地位的差距,并对中西方神话女性原型背后展现的文化进行历史性透视。神话传说中的女性原型均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烙印,是女性主义研究照古通今的一面镜子,也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指向。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共同富裕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内质意蕴。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发展历程的考察,厘清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来龙去脉、发展创新,从而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启发和指导实践政策的制定。研究认为,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实现“所有的人富裕”的合规律性设计;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实质是社会财富共享,出发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前提是生产力不断提高,保障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遵循社会主义应有之义提出共同富裕理念,基于现实国情辩证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特质,在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更加突出共享的特征;中国实践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和适度差距的统一,是共创财富和共享财富的统一,是远景展望和分步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传统文学一直在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里,托庇神学、哲学实现其"认识必然"和"超越必然"的心灵自由象征.所以,西方传统意义里的"诗"与"思"总是同神和理性所保证的"逻辑"或者经验和生活所证实的"事实"密切交织一体.西方传统的"诗"总是运用透明、规整的语言话语传达清晰、明澈的思想意蕴.西方现代哲学价值论转向以及所引动的价值观转变和对语言符号的关注终于摇撼了理性主义的价值框架,使传统历史理性与价值理性通过相互的位移而推动了诗、文学与思、哲学在更深、更本真根源基础上的合二而一,并最终改变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自由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性作为欧洲启蒙时代的文化成就与精神产物,在其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中矛盾百出、危机四伏。尼采反对启蒙的设计,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现代性建构的两个支柱: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尼采揭示了理性的非逻辑来源,否定其独裁的权威,同时,谴责人道主义扭曲了人的形象,造成人性的固化与渺小。尼采为现代性提供的艺术式拯救方案虽以失败而告终,却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名词和术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前者是事物的名称,表达事物的概念,后者是特定学科或领域的专门用语。名词和术语在文化交流和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回顾中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发展历程,对促进我国名词和术语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筑真正永恒与内在的目标是:对生活意义与价值的追求在无形中引导着我们对建筑的探求,使我们在混乱和迷惘中尚有可能把握其发展的合理走向。当今建筑师和理论工作者正从人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和环境需要出发,通过建筑的物质创造与表现,恢复并强化那些正在失去的人校和文化相关性的观念。由此产生的建筑才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属人的生命世界,具有人情味;同时确立建筑为人服务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目的在于重建和发掘建筑的人文价值,为人类寻求、发现和设计出生活与生命精神的理想之境。  相似文献   

19.
管理伦理的逻辑中心在于道德主体的形成和建构。道德主体是道德内化与外化在管理活动中的枢纽,是“善”的本质的体现。管理伦理中道德主体的建构路径有三:道德认知形成,即对道德内涵和规则的学习、体认和理解,对道德善、恶的一种自我知觉和体认,对道德目标、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和运用;道德情感建构,即主体对管理情境的情感直觉与体验,以及对管理角色的情感想象与理解;道德目标实现,即管理目标实现。其意义在于:重构管理者的道德精神本源,增强对管理道德情境的适应功能,实现管理过程中的道德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战题材电影的人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战争与人性的关系是二战题材电影的一大主题。这些影片通过独特的人文视角,表现了战争环境中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状态和意识行为,展示了人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种种不同形态,并对人性结构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进行了真实的艺术再现。无论是对战争苦难的深深悲悯还是对完美人性的呼唤和期待,都透视着艺术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哲学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