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来自泸沽湖边的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诗风纯净和谐,其诗歌主题可以归纳为"眷恋":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故乡女人的眷恋。鲁若迪基的乡土诗反思现代文明,呼唤久违的野性;其爱情诗则热烈袒露,简单直接,彰显浑然天成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2.
"袁家三妹"袁棠、袁杼、袁机是袁氏家族女性诗人的代表人物,亦是性灵派中女性待人的佼佼者。"袁家三妹"的诗作皆抒写真情实感,但又独具艺术个性。"袁家三妹"以性灵诗的清新诗风,冲击了诗坛格调传的拟古形式主义以及肌理诗的以学问考据为诗的习气,为使诗歌回归抒写真性情之正途作出贡献,在性灵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其诗歌风格平易自然。本文试图从张耒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两方面分析张耒自然平易的诗风,揭示其不同于江西诗派的鲜明艺术个性。同时也反映出张耒在创作上由于过分追求自然,艺术上流于草率。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其诗风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魏野诗体辨     
魏野是宋初著名诗人,关于他的诗,后世多把它归为"晚唐体",但也有人指出其诗"白体"成分.首先从宋初诗坛具体情况出发,结合魏野的生活实际辨别魏野诗风的形成,然后具体从魏野诗歌题材、内容、体裁和艺术特色四个方面辨别他的诗风特点,从而辨明魏野诗歌在体派归属中争议的原因,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宋初诗坛,更好地把握魏野的诗风.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元初庐山东林寺僧人释道惠《庐山外集》元刻本及日本翻刻本的版本情况;复又细读诗作,钩稽相关文献史料,从道惠的人生踪迹与困境、交游圈与功名心、庐山印象与归隐心境、诗观与诗风等四个方面,较为细致地探讨了道惠游移于"尘中梦"与"物外心"之间的人生轨迹、诗歌艺术特质及其宋元诗歌史意义诸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启作为"明代第一诗人",以博学工诗的聪明才智与兼学众家的创作追求,卓立于元明易代之际。其诗一改元末诗坛绮靡缛丽之诗风,展现出超凡脱俗之意趣。高启的个性与李白颇为相似,其诗风亦相类。高启不仅接受了李白的人格,更是通过创作实践来接受李白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以吴嘉纪为主体的淘上诗社,是清初泰州遗民诗群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团体。借助于对地方文献的深入挖掘,可以对该诗群的形成背景、主要成员、形成与消亡的时间、诗学渊源、家族特征与独特诗风进行详细考证与论述。在此基础上,能进一步分析出该布衣遗民诗群的独特地域文化意义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润渍,威廉斯的许多诗歌都呈现出某种中国味道。而其经典名作《寡妇春怨》一诗"中国情"更是扮演了吃重的角色。无论是诗歌的主题思想,还是意境及艺术表现形式都有别于传统的西方诗歌,该诗更像一首脱胎于中国古典诗歌的"闺怨诗",蕴含着无穷的东方古典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9.
元代后期葛罗禄族诗人廼贤的诗风可分为清雄峻拔、明丽清逸、沉郁典雅、亢直激越等四种类型,其清雄峻拔的诗风源自盛唐诗歌尤其是李白歌行的影响,明丽清逸的诗风与廼贤的江南经历有关,其沉郁典雅与亢直激越的诗风主要受唐宋诗歌诸大家如杜甫、白居易、黄庭坚、陆游等人的影响。此外,廼贤诗中的民族性与民间性的题材,也有助于其清雄峻拔和明丽清逸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一休宗纯以其桀骜不羁、善针砭时弊的诗风在日本五山文学中独树一帜,而他的癫狂生涯直接影响着他的诗歌风格与主题。在介绍其癫狂生涯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他的讽刺诗、风流诗以及自赞诗,并探寻其汉诗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1.
胡适倡导白话诗,源于他对中西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造。但就诗歌理论而言,白话诗更多地是与以华兹华斯为代表的英国湖畔派诗歌等西方资源有着明显的关联。在诗歌语言上,华兹华斯主张“散文的语言”,胡适强调“自然的音节”。文章通过对前述两条诗歌主张的对比分析,论证了胡适白话诗与华兹华斯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萧开愚的诗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语言本体和语言层次的悖论,前者要求诗歌面对现实时绝对的自足性,后者则更多地考虑了现实对诗歌的的参照和渗透作用。萧开愚的可贵之处是同时在两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索,虽然他对汉语性和诗歌形式的强调可能使他在诗坛上曲高和寡,但他对现实的关注也使他写出《破烂的田野》这样的愤怒之作。如果他那里存在一个诗歌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不会是整体性的、一体化的,而是以悖论和残缺的方式出现,也就是说,萧开愚的诗歌理想国是以不同的层次呈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评船山诗论,肯定船山识趣甚高,与船山一样执著于对诗歌清新自然语言的追求,但在不少问题上又对船山所论持讥刺态度,如关于陶诗的评价、解诗的精神等,其中误会较多,钱钟书并未全面透彻地领会船山论诗精神.  相似文献   

14.
伯恩斯坦作为语言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为美国语言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诗之结构看似凌乱,语言表达也很支离破碎,这便使得他的诗歌难度很大,让不少读者拿起他的诗不知所云;有的读者因此甚至认为他的诗歌是语言垃圾。然而,若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思维视角对伯恩斯坦的语言诗进行探讨,用形而上学的基本方法去展示其诗歌的意义世界,则可以看到另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5.
从喜剧的角度切入,探讨了西部诗人李老乡在中国新诗戏剧化中的地位和其作品的喜剧风格、表现方式、精神内涵、非常规化的语言特点及其影响,从而展现出当代西部诗歌多元性存在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威廉·布莱克是英国诗歌史上最重要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中充满了用近似孩童般的简单语言表达的复杂思想.文章主要从威廉·布莱克作品中的声音系统和视觉系统两方面着手,试图找出他对英语中已有的表达可能性的创新,以便使人们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论王维的佛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学品鉴的角度讲,山水诗与佛教诗,是王维奉献给时人与后人的两道文学盛宴。王维现存佛教诗40余首,大致可分为佛理诗、佛语诗、禅趣诗三类。佛理诗以宣扬佛学理念、言谈佛理为主,佛语诗是"佛家语"与"文学语"互为结合的产物,禅趣诗在艺术与审美上则是佛教诗的最高境界。王维的佛教诗不仅对于佛教文学的的开拓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于唐诗内容的丰富,典故艺术的创新,以及将山水诗推向艺术的巅峰等,都是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与影响的。  相似文献   

18.
散文诗人袁智忠凭着不倦的艺术探求而逐渐建构起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在情感内容上具有浓厚的牧歌意绪;二是在语言形式上舒放自如,三是在表达方式上以小见大,这些构成了其散文诗的美学特质,也是他的散文诗能够受到诗歌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李白对建安以后的诗歌采取总体上否定,具体上肯定的态度。他对鲍照特别推崇,常自比鲍照,古人对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多有提及。李白领悟鲍照诗歌豪迈深沉的气势,受鲍照诗歌强烈的主观色彩影响。鲍诗写妇女题材中有气骨;鲍诗的语言奔放流畅,自然俊发;鲍诗的结构起句突起、收句陡收,中间疏放;鲍诗想象奇妙,意象奇异。凡此种种,皆被李白继承。李白有不少诗与鲍诗的继承关系明显,更有不少名句从鲍诗化用而来。李白学习鲍诗是由于二人的性格相近,遭遇相近,有相近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0.
李白部分诗歌一直有真伪之争,辨伪工作是李白诗歌研究史和接受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宋代,有关李白诗歌的辨伪曾形成过一股风气。唐宋时期李白诗歌的编集不是很完善,存在大量佚诗,在宋敏求、曾巩的整理本之外,书法、笔记小说、诗话等文献记载的李白诗歌真伪杂陈,因而引起学者、诗人、诗话家的关注与辨别。宋人在辨别李白诗歌真伪的过程中运用了文献溯源、书法鉴定、辨别语言、体悟风格以及直觉判断等方法,这些辨伪方法是宋人诗学思想与时代思潮的体现。诗歌辨伪的结论并不强求统一,相反,辨别争论的过程才是李白接受史的精彩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