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政策性扶贫金融做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生产和发展贫困农村经济、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种政策性金融行为 ,其主要从事广大贫困农村提供粮、棉、油收购贷款 ,贫困地区综合开发和贫困农民的扶贫专项贷款等业务。农村政策性扶贫金融因其面对“自然的”和“社会的”体内外多重风险 ,其必然承受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营、资金退出以及资金筹措等多环节的考验。如图所示 :从图表上看 ,三个环节三个风险各自分离 ,独成一体 ,互不关联 ,但在实际操作中 ,三个环节三个风险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结成一个资金运动与风险共存的体系。由…  相似文献   

2.
从河南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和贫困人口所占比重两方面看,河南是贫困人口大省。因此,正确认识河南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现状、特征,提出脱贫的思路与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事求是地整合扶贫资源,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步伐,制度改革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倾斜,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才能真正帮助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发展经济,实现生态保护、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劳动力外出务工给众多贫困家庭带来了可观的家庭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贫困状况。大量研究把外出务工行为看作是家庭在农村各种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缓解生产活动中的资金约束及为家庭提供保险功能的集体行动策略之一。然而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贫困地区的发展面临严重困境,村落空心化和村民原子化已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障碍。只有解决此问题,才能促使民族贫困地区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 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一种物质生活困难的状态,它是依据贫困线这一量化标准来划定的。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可以从人口、自然资源和目前的发展水平三方面得到阐释。脱贫与发展是农村贫困地区经济过程的两个阶段。贫困问题是一综合的社会现象,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政策及规划、措施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综合认识与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6.
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在现行贫困标准下实现脱贫,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最艰巨任务之一.农村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关键在于培育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本文在分析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概念模型,探讨了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内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农村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的行动主体和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因旧中国经济落后以及我国农业资源缺乏和农民知识贫乏等原因 ,而形成严重的贫困问题。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积极进行反贫困工作 ,并取得巨大成就 ,全国范围内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当前我国农村仍然存在着贫困 ,并且反贫困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继续坚持正确的开发式扶贫方针 ,建立政府、社会和市场相结合的反贫困机制 ,采用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与扶持贫困人口相结合的策略 ,通过增加反贫困资金投入、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加快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营造发展经济良好环境等措施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扶持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8.
重庆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地区是贫困与富饶并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贫困地区脱贫富民的重要途径。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要求,教育必须实施夯实基础、转移培训、整体推进、借地育才等四大战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微型金融的快速发展,其中特别是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较快,但由于制度规范严重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金互助社的长远发展。本文根据甘肃省贫困地区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政策、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监管、不断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西部生态脆弱地带与贫困地区之间存在高相关性。缓解经济贫困与生态脆弱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发挥贫困地区劳动力比较优势,振兴教育,调整扶贫政策,平衡贫困人口数量与资源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户投资行为及其制度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户投资行为特征,指出了农户的土地使用权、市场适应能力、生产性固定资产专用性等因素对农户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地承包经营制度、建立大宗农产品经营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减轻农民负担的建议与对策,以便进一步增强农户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内涵.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认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取得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进而加强整个三峡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该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的效益,必须精准地诊断和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找到关键因子,针对不同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层研训。本研究以福建省某县农村幼儿教师为样本,以教师所在幼儿园的地理位置和等级为分层依据,设计农村幼儿教师保教能力观察与诊断工具,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就教师“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与实施”四种能力进行诊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探讨不同能力水平教师在上述四种能力方面的关键因子,构建农村幼儿教师保教能力的模型,为农村幼儿教师的差异化专业研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孝文化是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文化基础。受历史的和现实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农村孝文化呈缺失状态。孝文化的缺失,对农村家庭养老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弘扬孝文化是解决农村家庭养老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扩大农村家庭消费是促进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是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重要因素,同时,农村家庭消费也受到家庭特征的影响.因此,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家庭消费,需要控制家庭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农村家庭消费影响因素有多层结构的特征.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中的家庭和社区数据,运用多层模型实证研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户家庭消费影响的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消费状况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而异;农村交通状况对农村家庭消费有显著影响;燃料基础设施和村公共财政支出在随机截距模型中对家庭消费有显著影响,但在随机系数模型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东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受主客观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多种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源型城市,东营市各级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通过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产业集群、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等多种措施促进就业,以实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的最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对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拉动贵州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之一,本文分析了制约金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制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流动盲目性大等因素,探讨了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机构、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层次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转移市场,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多渠道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等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浙江省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受到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与社会偏见压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高等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提高“政策待遇满意度”、增加大学生农村就业宣传力度、支持高校专业改革、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对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影响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社区体育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社区体育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为江阴市新农村建设中社区体育发展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