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合作组织倡导和实践新型安全观的新思维,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随着地区与世界局势的变化,上海合作组织在世界政治中应当进一步致力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民主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领域的扩大与深入,拓展安全合作领域,建立更加广泛的地区冲突预防机制,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族际关系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难以回避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作为历经冲突后正处于重建状态的国家,阿富汗面临的相关问题就更加令人担忧,国际社会也面临被解释为族裔冲突的各种挑战。尽管族际关系问题在战前尚未构成关系到阿富汗国家存亡的政治因素,也非其社会冲突长期存在的唯一原因,但是自1992年以来却成为引发阿富汗武装冲突的主要原因。实践证明,阿富汗族际关系问题应由参与国家重建的各族自己去解决,未来阿富汗各族必须共同努力,反对族裔歧视的衍生和发展,只有这样其国家重建才能获得基本的运作前提。国际社会支持或反对某一族群利益诉求的举措,很可能成为该族群利用族际关系争取自身利益的实践,难以对解决阿富汗冲突有所助益。"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等治理观,为多民族国家和多样化世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处理族际关系和纷繁事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3.
大国政治是阿富汗历史的一部分。大国政治巩固和加深了阿富汗社会政治分裂,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阿富汗也影响着大国的政治命运。19-20世纪阿富汗的大国政治主要呈现为两极体系,当前却是多国同台、各显其能的局面。阿富汗稳定繁荣、反恐怖主义、反毒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但这一原则共识并没有改变大国政治的内在逻辑。2014年底,阿富汗国家建设进入转型期,其大国政治没有"转型",没有出现所谓政治真空。在阿富汗重建的平台上,大国政治正以地区一体化战略、管线铺设、资源开发及其规范、发展援助等隐秘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4.
“中亚”除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国外还包括车臣在内的高加索、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和拥有大量穆斯林的印度西北部。这就是新疆向西所面对的所谓的“伊斯兰地区”(D ar-a l-Islam),伊斯兰教向东发展的重要的“延伸地带”。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国的西部安全与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受到“中亚”地缘政治文化的强烈影响,阿富汗因此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并由此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和“上海精神”、美国的“大中亚计划”、中国从传统的“重新疆”到“新疆经验”。  相似文献   

5.
苏联出兵阿富汗是冷战时期的一个重要的国际事件 ,并为双方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苏联解体和阿富汗长期处于内战之中。本文首先探讨了冷战背景下导致苏联入侵阿富汁的三个方面原因 ,并初步分析阿富汗战争给对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国际政治理论构成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阿富汗是世界上最大的鸦片生产和供应国。2010年鸦片种植量较2009年没有变化,但产量大幅降低,鸦片的市场价格则增长很快。阿富汗南部和西部是鸦片种植量最大的地区,也是塔利班和一些极端、恐怖组织最活跃、安全状况最弱的地方。阿富汗毒品问题受极端组织、腐败和部族势力的多重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解决,仍将是阿富汗重建的重要障碍,并将继续给国际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强国际合作是目前最有效的禁毒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构建和完善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法律机制的观点,结合国际经济法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法学理论和实践,对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中亚以至中西南亚区域的国际经济活动进行法律规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离不开语言,一种语言的国际化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体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汉语的国际化程度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我们不仅要在发达国家推广汉语,在阿富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推广汉语意义同样重大。但由于阿富汗的特殊环境,在这类国家推广汉语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让汉语在这里生根发芽,服务两国人民?在此就这一问题,以阿富汗喀布尔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为例,从汉语在阿富汗推广的背景、现状及对策这几个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和中亚国家同为转型中的国家,面临着发展和稳定两大问题,都在加快制度变革,实现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积极扩大各方面的合作领域,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双方有合作的基础和意愿,在“和谐世界”外交理念下双方关系深化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也为双方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机制和平台。目前,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与中亚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全球化和区域旅游一体化活跃背景下,区域旅游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西方人权与安全的悖论,经济诉求与安全诉求的冲突,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平衡、国际政治秩序的不平等以及区域性民族、宗教和文化冲突是导致区域旅游安全问题凸显的主要社会缘起.区域旅游安全问题是国际社会问题在旅游领域的折射和延伸,要解决区域旅游安全问题必需要从解决国际社会问题入手,方能根除,而不能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旅游业本身的问题和责任.  相似文献   

11.
目前影响新疆稳定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三股势力”,“三股势力”在新疆滋生蔓延主要有历史思想根源、国际政治气候和国内因素三个方面的原因。打击“三股势力”要采取有力和有效的措施,包括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明确“三股势力”之间的关系,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职能和作用,这关系到新疆的稳定和安全。  相似文献   

12.
独立后的吉尔吉斯斯坦以新的国家价值理念为指导,在国家行政、经济和社会领域进行改革与重构,在政治领域确立了以议会为核心的国家政权,行政管理体制日趋优化与高效;在经济领域里倡导分步骤、有计划的私有化改革;在社会领域重视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大众传媒、政党、民族宗教团体等组织的规范与培育。当前,从国际评估机构的各项指标看,该国家治理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指数都取得了持续进步。实践表明,虽然制度设计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内容,但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中还须关注自身国情、民族性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独立后的哈萨克斯坦以新的国家价值理念为指导,在国家的行政、经济和社会领域进行改革与重构,在政治领域确立了以总统为核心的强有力的国家政权,高效而富有活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经济领域里倡导分步骤的、有计划的私有化改革;在社会领域重视包括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大众传媒,政党、民族宗教团体等组织的规范与培育。当前,从国际评估机构的各项指标看,国家治理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指数都取得持续的进步。实践表明:虽然制度设计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点内容,但在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中还须关注自身国情、民族性及其所处时代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反腐败是世界性课题。腐败使许多国家的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冲突频繁,政局动荡,同时,还使经济生活受到许多不利影响。各国政府在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探寻遏制腐败的良策。中国政府一直把反腐败作为经济建设的润滑剂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口,但不能否认的是,中国的腐败越来越呈蔓延和扩张之势。对此,就中国道德化特征的反腐方式进行一些理性的、批评式的探寻与思考,试图予反腐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哈萨克斯坦独立十年来,在完成国家建设进程,促进杜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及地区稳定,提升国际影响等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其在中亚所处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当然,作为一个新独立的国家,民主政治的建设、民族关系、以及失业、毒品、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将会成为其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国家观念"视野下的国家政治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研究体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运用交叉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家安全学界、政治学界以及国际人权研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家观念"作为逻辑主线,深入研究包含社会认同、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民族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在内的国家观念与国家政治安全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开拓国家安全学和人权法研究的视野,为国家长治久安与社会和谐提供基础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并没有显著下降,但美国的政治领导力却在逐渐下降。美国政治领导力下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由政治极化和否决式政治所导致的美国国家意志无法有效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实力的发挥,从而严重削弱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领导力。其二,美国调动本国政治资源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国际秩序的能力下降,这主要体现为美国对外战略失误以及美国战略信誉的透支。由于美国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政治领导力都在下降,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自然会衰落。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又会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政治领导地位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受质疑。  相似文献   

18.
后“猛虎”时代的斯里兰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猛虎组织时代的斯里兰卡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对着多重挑战。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和平环境的获得、民族和解进程主要障碍的清除和国防开支可能的节省,是斯里兰卡目前面临的良好机遇。民族和解进程迟滞,东北部地区经济恢复缓慢,难民问题短期之内难以解决以及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是斯里兰卡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复杂的政党政治格局、高涨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和猛虎组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将严峻考验斯里兰卡政府。  相似文献   

19.
各国在国际竞争中均有其必须维护且不可触动的核心经济利益。世界范围内的“美元霸权”,体现着美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为维护和深化其核心利益,美国在国际竞争中采取了各种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手段;不断累积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为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带来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20.
国家转型将直接的物质利益和抽象利益叠加诉诸于政治权力主体,而国家利益外溢和全球化的深入“呼唤”着治理空间的转向。从国内层面来看,国家治理需要更加关注政治地理空间的社会属性,深入探讨空间生产带来的正义问题、权力—权利问题、秩序问题是实现国家治理全面性和精准性的本质要求。从国际层面再看,国家发展应有自己的利益边疆。既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吸取外部先进经验,更要参与构建世界体系,贡献本国世界治理方案,不断适应国家利益形态的空间转向。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是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地理空间问题的两个基本面向,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