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观念,对印度佛教的本真精神和原始义理做了一次"还原"的工作,从而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对道安般若学思想是"本无"还是"性空",学界一直存有疑义。本文认为"本无"与"性空"思想是道安般若学思想的两个向度。从本体论而言,道安的"本无"思想受魏晋玄学贵无论、本体论思维方式的影响,是发挥"以无为本"的玄学学说;从认识论而言,道安"性空"思想主张以般若智慧洞见"本末等尔"、"有无均净"来体证"诸法实相",不同于魏晋玄学贵无论"得意忘象"的认识思路,属般若学正解。道安般若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不一致性,是玄佛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相互融摄的间接反映。  相似文献   

3.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观念,对印度佛教的本真精神和原始义理做了一次"还原"的工作,从而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僧肇的著名论文《不真空论》,运用印度中观般若学的中道遮诠方法,阐述了“空”的真义.通过对般若学三宗的批判,就“有”说“无”,强调“立处即真”,在非“有”非“无”中显中道真谛,阐释了“不真故空”,“不真即空”的“不真空”道理,揭示了般若性空的根本意旨.僧肇吸收中国传统哲学的丰厚养料,对魏晋玄学“有”、“无”等问题加以总结,适应了当时玄佛合流的实际并把它进一步推向深入,标志着玄学的终结和中国化佛学的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对玄学本体论提出批评 ,肯定佛教“般若绝境” ,有研究者据此认为刘勰思想是“以佛统儒”。其实刘勰所否定的是将“无”或“有”绝对化 ,并未全盘否定玄学本体论 ,王弼本体论则为《文心雕龙》所本。刘勰从本体论角度肯定“般若绝境” ,认为般若学与王弼本体论相同 ,立论允当 ,能“诣正理”。因此 ,“以佛统儒”说是误解其所据的结果 ,与刘勰思想实际不合。  相似文献   

6.
僧肇所弘扬的大乘中观般若学曾经盛极一时,且使具有较强理性思辨的魏晋玄学从此终结,将般若学从玄学中析分出来,同时从认识论、本体论、解脱论等哲学理论高度,为中国佛教建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圆融体系,并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及思维方式,以及隋唐时代的天台宗、三论宗、禅宗,直至宋明时期的中国哲学思想,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的纵深发展.然而,僧肇佛教哲学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不仅运用了玄学的词句,思想上也与玄学划不清界限.  相似文献   

7.
魏晋玄学盛行之时,大乘般若学攀附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态度更加明朗化,甚至从理论上自觉总结出了以老庄学说来比附般若空学的"格义"、"连类"之法.反之,当时的老庄学也借助于佛学,尤其是东晋支道林,则更以般若性空学说来阐释《庄子*逍遥游》,卓然"拔理于郭、向之外",从而为庄子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溯源东汉末年般若诸学派对"空"的义理的认知,于展开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涵的把握。《心经》的题意在于"平等心",全文以"一实相印"为要领。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菩提心":无惑菩提心、无我菩提心、无智菩提心、无生菩提心、无得菩提心、无畏菩提心、无咒菩提心、无念菩提心。《心经》言简意赅、深广精妙、手写可见。  相似文献   

9.
对"空"与"有"范畴的把握,是正确理解般若经教及龙树菩萨中观学的要点和难点。中观学对于般若经教之诠释,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以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部派对于般若空义极端化的误解。因此,在考察"四谛"这一佛法基本义理的第廿四品之首,龙树菩萨即针对有部对空义的误解及其推论,提出著名的"二谛"说,为以中观理诠释四谛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展现有部、犊子部等部派佛教之四谛说的"人空法有"的"问题意识"中,去探索接受般若中观学空性观之际,所遭遇的与文殊法门类似的困难,从而明确了诸法以二谛圆融,即世俗因缘中的存在性与胜义实相中的空之间无碍、无冲突。  相似文献   

10.
魏晋玄学与佛教般若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促使我们思考魏晋玄学中“名教”与“自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玄佛转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清理佛教般若学理论在中土的创造性发挥的思想历程.而且也会加深我们对魏晋玄学的整体认识.反过来又影响我们对魏晋玄学的重新评价。玄学与般若学的“相似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击探讨.但玄学强调的自然主义和精神超越与佛教般若学追求的出世主义理想的“相似性”则是我们理解玄佛转变合流的一大关键。  相似文献   

11.
<般若无知论>作为僧肇的代表作之一,在于它是僧肇思想体系中认识论方面的全面阐述,文中对般若无知义作了四个角度的论证,从而将大乘般若学的思想与玄学思潮结合,此举对佛学中国化起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晋时期的般若学以“六家七宗”为代表,但是“六家七宗”都被认为对般若学的理解有偏颇,这也就是僧所说的“六家偏而不即”。许多学者认为“六家七宗”在理解般若学方面“偏而不即”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此时般若学受到了玄学的影响,其实两晋般若学也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小乘佛学的影响,这无论从当时的佛学历史脉络上,还是从思想脉络上都可以找到其线索。  相似文献   

13.
对王弼"自然"内涵的辨析,历来限于本体论的角度,这自然难以还王弼思想的原貌.释义学意义上的"自然",在本质上,同于"道"、"无",构成物的本根;在存在论上,它表现为物性自然,指物生存的自然状态;在方法论上,它显示的是自然而然,指应对、成就物的方法.从三维的角度分辨"自然"的意义,对深化王弼的思想研究和拓展以自然与名教为中心议题的整个玄学都是一个新的切入口.  相似文献   

14.
竺道生是中国佛教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所阐发的一系列佛性理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意义,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竺道生佛性思想与魏晋玄学、儒家传统的心性学说以及大乘般若学的比较研究,力图从思想史的角度追溯"道生革命"的历史动因,揭示其深度思想文化背景,从而进一步深化对中国佛教融通儒、释、道三教的思想内涵和复合型文化品格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在佛教的观修体系方面,三论宗吉藏大师最为重要的贡献无疑是"无得正观"。吉藏大师的"无得正观"是以般若性空为基石,以般若"无所得"为方便,彻底破除一切执着的观修方法。修习无得正观应从"八不"中道入手,以"四重四谛"进阶。依"四重四谛",通过层层破除、重重舍离由粗至精的执着的方法,不立一法,遣除涤荡一切执着与挂碍,体现出彻底空的中道义。三论宗人对"无得正观"的实践不甚重视,因而此法门及其宗派在后世未得到充分发扬,但对其他宗派尤其禅宗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玄学"之名最初出现于南朝,随着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发展演出新义。"玄学"一开始为南朝官私之学的名称,其设立与宋文帝"留心艺术"相关,重《易》之占筮与神道设教,不排除有佛道二教的内容。国子学的"玄学"立有王弼《易》,但无文献证明有《老》学、《庄》学内容。以"玄学"指称魏晋南朝一期学术思想,是在现代学术语境中实现的。"玄学"语义的现代衍变,经历了由传统语义向哲学语义转换的过程,其结果是以"形而上学"和"本体论"指称"玄学"。这既影响对"魏晋玄学"的研究及对其哲学形态的把握,也体现了以西释中的紧张与调适。  相似文献   

17.
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用无常道"、"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实相涅槃"构成了解脱的最高境界成为由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过渡的理论先导.佛性论是涅槃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僧叡在深刻理解般若中观学的基础上,注意到般若学与涅槃学的相通之处,转向涅槃佛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空"是佛教大乘空宗的一个核心概念,那么,究竟什么是"空"?魏晋时期,中国佛教界对之有不同的理解。以"六家七宗"为代表的"格义佛教"以"无"来解释"空",或认为"空"是"本无",或认为"空"是"色无",或认为"空"是"心无",总之是认为"空"只是"无",而与"有"无关。僧肇作《不真空论》,驳斥了"格义佛教"对"空"的这些错误理解,认为"空"是"色法"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的"有无间性","空"不简单地就是"无",而是由"有"和"无"共同构成的。因为构成"空"的"有"和"无"都是"不真"的,所以"空"也是"不真"的,是为"不真空"。  相似文献   

20.
王弼《周易注》在玄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把人的"情"、"性"问题与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密切相联系,使"崇本息末"而后"举末"这一空洞、抽象的玄学原则因为在人的"情"、"性"关节上找到了支点,从而变得更加切实、更为可信。二是把"崇本息末"然后"举末"这一原则所潜在的生动气韵揭示了出来,使以"无"为本的玄学理论所包含的刚健有为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正是基于《周易注》对"性其情"及刚柔并济、"唯变所适"的特别强调,才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贵无论"玄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