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五年计划是中国持续推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中国发展不断上台阶的重要途径。"一五"是计划经济时期最成功的,顺利发动工业化并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二五"是个失败的五年计划,"大跃进"后出现"大跃退";"三五"、"四五"、"五五"是完成情况中等的五年计划,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是总体实现了基本建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六五"计划顺利完成,成为又一个黄金建设期;"七五"计划改革闯关,完成情况喜忧参半;"八五"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九五"顺利推进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十五"计划大部分目标得以实现,同时发展模式出现逆转;"十一五"是完成最好的一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清代前期,长距离贸易的兴盛,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粤海关也由此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流通枢纽之一。清代前期粤海关对全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既为全国各大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全国各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推动了广东自身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乾隆朝以后,粤海关税收增长主要依赖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发达的交通、优惠的外贸政策以及繁华的商品流通所致。  相似文献   

3.
区域现代化具有时间上的不同步、空间上的不均衡和领域上的不全面等基本特点,客观上要求区域现代化建设应当分阶段、分区域和分重点逐步推进。江苏省"十二五"规划、第十二次党代会都先后提出了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而如何又好又快推进这一既定目标的实现,需要正确认识和始终坚持时间、空间与领域三种观念,并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要把时间、空间、领域三种观念统一贯穿于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自始自终,因时因地因类加以科学推进,切实有效地开展江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广西"双核"区域物流一体化是推进广西"双核"区域协调发展、整合广西"双核"区域产业和提升广西"双核"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广西"双核"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具有沿海港口建设快速推进、沿江航运条件逐步优化和"双核"区域交通网络初步建成等良好条件。推进广西"双核"区域物流一体化要坚持统一规划,特色发展、统筹协调,互动发展和政府主导,市场化发展原则,重点推进区域性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发展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产业,构建六大物流通道,打造十大物流园区,组建一批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建立一个区域物流协调机制,拓展多式联运业务,提供物流政策、融资渠道、技术创新支撑和专业人才培育等保障。  相似文献   

5.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范畴,具有历史与区域交织、时空耦合、内容复杂、多元性结构明显的特点。在丰富现代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现代化进程的指标评价体系,并且从国家、省域、市域等多个层次对浙江省"十一五"时期所达到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浙江已经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但其现代化进程中仍存在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的问题,并且这种状况在中国各个省区以及浙江省内的各个地区普遍存在;浙江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要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科技创新和环境改善;加强自主创新和新型城市化建设是浙江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更高层次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6.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大量类似星星与月亮之间关系的现象,统称星月定律。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旅游资源吸引力由最高因子即"月亮"而不是其他因子即"星星"确定;"众星拱月"是区域旅游开发的理想格局;"星星"型旅游资源会因处在"月亮"阴影中而受到屏蔽。这为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价值评定、旅游地客源市场定位、区域利益最大化导向型旅游空间布局、同质旅游资源的创意化异质性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与经营管理人员应找准自身优势,寻找并加长"长板";实施资源整合,培育全域格局和产品体系;强化创意开发,实现差异化竞争。  相似文献   

7.
商品流通现代化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流通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流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但是对流通现代化内涵的探讨还远远不够。本文在讨论现代化含义和商品流通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商品流通现代化的内涵,以及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文物古迹、秀丽的湖山景色是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大特色.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名城保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实施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了在名城保护过程中,一定要完善保护体系,从"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按照"全面、系统、科学保护"和"应保尽保"、"特色保护"的原则,有效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风貌格局和自然景观,使持续发展的城市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在保护思路上要重点突出"一核一线一古城二遗址",其中,"一核"是城市西部区域;"一线"是沿运河区域;"一古城"是古城区域;"两遗址"是良渚遗址和南宋皇城遗址.在保障机制方面,要强调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实施更深入的保护;要完善政策法规,落实保护责任制;要拓宽及规范公众、专家参与名城保护的渠道,提高保护效力;要探索多元化保护利用方式,改善保护体制.通过上述理念上、思路上、机制上的改进,促进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使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山东省17个地市2005-2014的数据资料,从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泰尔指数分析了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整体、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均等化水平,发现山东省整体均等化水平在提高,区域之间差距在缩小,区域内部还存在明显不均等现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年份和各地市在基本公共服务各方面的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对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空间格局分布整体上是"北强南弱、东强西弱、中心突出"的局面。最后,根据实证测度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民生福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主要落脚点。人口质量与居民生活是社会发展的核心所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构成了区域社会发展的辅护条件,区域社会发展是"主辅"机制协同作用下民生福祉的动态演进过程。构建基于民生福祉视角的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测评框架和指标体系,对1990—2011年("八五"初到"十一五"末)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1990—2011年中部地区社会发展进程稳步推进,尤其是2006年之后进程大大加快;"十一五"末中部六省社会发展差异趋向扩大,而东中西部社会发展的区域差距相对缩小;"十一五"末中部六省人口质量、居民生活、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谐发展五个社会发展维度之间趋向均衡发展;1990—2011年,中部地区人口质量呈增长态势,居民生活水平整体呈现更快增长势头,"九五"时期改善尤为显著。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提升态势,社会保障水平除了山西、安徽为负增长外,中部其他省份均为正增长;中部地区推进社会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坚持走一条以社会发展质量为核心的发展型福祉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11.
区域内地方税负差异和税收流动是区域经济合作中面临的客观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内经济利益分配状况。该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内地方税负差异和税收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区域内各地区宏观税负呈现趋同趋势;区域内各地区间存在税收转移现象;厦门市的宏观税负受税收转移影响大,税收与税源背离现象明显。为此,地方政府间在选择税收竞争策略时要更加理性;区域经济合作必须建立合理的区域税收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12.
区域品牌是以区域作为一个品牌的特定名称,是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声誉、质量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体现。与产品品牌相比,两者既存在共性,又存在着特性。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创建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区域品牌的这些特殊属性,从而更好地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品牌的建设,提升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吸引力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通过建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调度模型,对辽宁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对其时间和空间特征进行分析,指出辽宁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经历的两个明显的阶段以及辽宁省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表现出的显著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4.
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保税区是我国继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特区之后对外开放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区域 ,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国际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示范区。目前 ,我国保税区正面临着向自由贸易区的转型 ,深入研究我国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联系与区别 ,对我国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严防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态势加剧是切实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对1990—2015年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乡收入两极分化总体呈现"双峰型"波动态势;西部地区ER指数始终最高,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低;依据ER指数划分的各极化类型区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且在样本年内变动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呈"倒U型"关系.从全国整体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政府行为有助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而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收入两极分化;从分区域视角看,部分因素的影响效果在东中西部地区间有所不同.为改善城乡收入极化态势,须在把握总体演进阶段基础上,因地制宜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6.
提出佛山实现现代化的经济与社会指标体系的构成可包括五大类(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和社会秩序)14项。通过对佛山与亚洲“四小龙”的比较分析,提出了每一项指标的目标值。  相似文献   

17.
特区的“特”与“不特”,是个关系到经济特区发展的大问题。本文从世界、全国和特区3个视野探讨了这个问题,认为特区要进一步发展,必须顺应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趋势,从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再创特区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发源地的后乐村为个案,考察了建国50年来村落商业经济变迁的历史过程,并根据其呈现的"地方性知识",对一系列传统的现代化理论观点作出了反思.指出村落商业在农村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村落场域拥有形成和发展商业的内源力,村落的现代化进程遵循着特殊的发展轨迹,测评村落现代化水平应有自身的特殊指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经济带的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依据辽宁"五点一线"的政策,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培育和构建以大都市连绵带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变得愈加重要。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为此,应当加大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技术转移,提高高新产业的综合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