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趣译双关     
趣味是双关语的精神。双关语的功用在于使文章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翻译中对双关语的处理应注意突出其两层含义中的深层含义,以双关译双关是理想目标,前后对照法译双关可作为常用处理方法,对照包括形式上的呈现和语义上的契合。但也可降低难度系数,采用其他方式。首次提出“对照法译双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关语是英语情景喜剧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段,其幽默效果有助于话语生动活泼,从而产生语言谐趣。但发音或词义方面的对应空缺以及英汉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双关语的汉译成为情景喜剧字幕翻译的一个难点。为了让中国观众领略到双关语独特的语言魅力,译者应在认可双关语可译的基础上,分析探讨双关语汉译的目的和指导原则,并总结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近年来流行的情景喜剧经典之作《老友记》为译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双关语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但不可译性中又包含有相对的可译性。在双关语的翻译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其言内意义的保留,保留言内意义就是保留双关形式。其次可以在保留原文修辞效果和语篇完整的条件下,对原文双关语的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取舍,甚至创造一个全新的双关语来取代它。如果言内意义无法保留,则要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补偿,常见的有音韵、比喻、仿拟及多种修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双关语的可译性问题一直是颇具争议的问题。国内外对双关语的翻译策略有过总结归纳和相关理论。而笔者从比较的视角,探讨汉英双关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首先对中英语音双关语进行辨析和分类,探讨了汉英双关语的基本结构模式,再尝试对双关语的可译性限度给出假定的分级,由此提出了对翻译实践的一些看法,即译者在实际翻译操作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考虑理论和实际的因素,避免主观随意性对译文的影响,以获得相对最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双关语的言内意义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关语一般被认为是不可译的,但不可译性中又包含有相对的可译性.在双关语的翻译中,译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其言内意义的保留,保留言内意义就是保留双关形式.其次可以在保留原文修辞效果和语篇完整的条件下,对原文双关语的所指意义和语用意义进行取舍,甚至创造一个全新的双关语来取代它.如果言内意义无法保留,则要用其它的修辞手法对其进行补偿,常见的有音韵、比喻、仿拟及多种修辞格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在"传神达意"的翻译标准下,《牡丹亭》中的双关语是可译的。汪译《牡丹亭》双关的可译性限度达到了二个层次:"常译"和"非常译"。"常译"是汪榕培追求的最高翻译目标,着力点在于译出双关语的双重语境,最大程度地保留原作双关的修辞效果。如若不能,则是退而求其次:"非常译",即运用翻译补偿策略译出双关的隐含意义,弥补双关语翻译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而带来的翻译失真与缺损,取得了与原文大体相同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关是广告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格,它的使用能增加广告语的吸引力与趣味性.双关语翻译一直是语际转换中的一大难题.从双关语的特点和它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这两方面进行阐述,介绍几种翻译策略并分别对其可译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双关语。双关语是使用音同义不同或同形异义词的一种修辞手段。双关语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词义双关两大类。双关语的主要修辞效果在于讽刺和幽默。翻译双关语的方法有直译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  相似文献   

9.
双关语的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热点。语言、文化及表达习惯的差异,使双关语翻译难以兼顾其双重含义。"功能对等"理论以译语读者为中心,注重译文在译语语言和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功能,为双关语的翻译另辟蹊径。对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来说,译文只要能产生与原文相似的广告效应,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近乎相同的感受就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双关语是英语广告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主要有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法双关和成语、俗语双关等.从双关语的双重含义及广告语体风格考虑,双关语的汉译可采用表义法、套译法、侧重译法等译法.  相似文献   

11.
歧义是语言的创造性与节约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双关歧义的形成通常是作者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故意使话语含混不清,从而违背合作原则中相关准则的结果。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在准确推断原语的话语含义和成功再现原语的双关歧义的过程中,都必须努力遵循合作原则。  相似文献   

12.
姓名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符号,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符号。因此,译者应当考虑如何使日常交际中的姓名翻译更加规范,尤其是如何使文学作品中的人名翻译最大限度地传达作者的寓意,保持原作的风格。鉴于此,本文浅析了两个英译本《红楼梦》的人物命名艺术,着重探讨译著中人物姓名的英译方法,如音译法意译法、运用双关语法和借用法语、拉丁语等。  相似文献   

13.
双关语作为一种修辞方法 ,在表达思想内容上具有独特的生动性、感染力 ,可增强语句或文章的幽默及讽刺效果。本文就俄语中双关语的构成形式、使用条件及效果进行论述 ,以期与同仁们探讨正确理解俄文原文及灵活运用这一修辞手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论翻译法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翻译法是传统外语教学方法之一,是外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在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今天,翻译法被视为教学方法“老化”的一种表现。究竟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我们需要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它利用音或义的巧合,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含义,来达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特殊效果。虽然英汉双关在构成上基本相同,但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大多数英汉双关语不能用相应的汉英语来翻译。  相似文献   

16.
双关语是最难翻译的修辞现象之一,英语双关语的翻译策略通常有以下几种。对等翻译法将双关语译为相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建立在人类共同认知基础上的双关语和部分结构双关语;变通对等法是通过创造双关语译为不同的双关语,主要适用于思想主题意义不大严肃的文字游戏类双关语。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和语言特点的双关语有时也可以通过语音、语义或形式手段译为类双关语,还可以通过释义、加注等方法进行补偿。双关语的翻译还包括谐音法、省略法、移植法等。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双关语一直被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或文字游戏,学者们以往多从结构、语用、美学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但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其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随着对非字面语言如隐喻、幽默、习语、反语等加工机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双关语这个“古老”的话题产生了新的研究兴趣。他们利用事件相关电位、功能磁共振成像、眼动追踪等技术,开创了双关语认知的脑机制研究先河。尽管当前双关语认知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然而从当前有限的研究中仍可看出,成功理解双关语并体会其幽默效果的关键在于双关语两种词义的成功通达和维持,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语境和词义使用频率;在此过程中,左脑的语言加工优势在前期起到了语言加工的主导作用,但在后期的语义—语境整合以及幽默体会等环节中,右脑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巧妙地运用双关语是增强语言形象性和艺术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双关的理解的正确与否有赖于个 人的广博阅历、细致观察和丰富想像。贴切且新颖的双关可以使事理深入浅出,褒贬鲜明,又不失幽默。文章从 双关语的概念淡起,分析双关语的形成、应用及效果,以此展现其丰富内涵及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