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以<蔡文姬>、<茶馆>、<关汉卿>为中心,对郭沫若、老舍、田汉三作家五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进行比较,指出,由于生活经历、知识结构、艺术修养等等不同,三作家在坚持历史剧创作的"两个真实"原则、人物形象塑造和作品艺术风格等方面也有所不同,他们为历史剧创作提供了不同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从2007年厦门px事件至今,我国邻避冲突一直呈上升趋势,给项目建设与社会运行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尽管已尝试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功能性策略以加大防控力度,却仍未能摆脱“上马-反对-停建”的困局。究其原因,现有对策大都聚焦于对政府或企业行为的诟病与矫正,却对冲突中的公民素养与行为缺乏关注与引导。邻避冲突既是公民“主体和权利意识”等“一阶公民性”不断成熟的产物,也暴露出责任感、理性观等“二阶公民性”的不足和“公利精神”、“妥协意识”等三阶公民性的欠缺,有必要从知识、技术、价值等多方面对公民性进行培育,从而为冲突化解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在很大的程度上,"五四"运动可以看成是报刊诱发的一个新闻事件,因为正是<新青年>等报刊将陈独秀、鲁迅等人对封建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批判刺激了青年学生的觉醒,从而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而"五四"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事件,也是北京<晨报>、<每周评论>以及上海<民国日报>、四川<川报>、天津<天津报>等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及北京青年学生的游行示威等活动积极报道形成了社会舆论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蕴涵了丰富的礼仪文化信息。且、祖、俎、豆等字蕴涵了吉礼文化;丧、葬、墓、坟等字蕴涵了凶礼文化;田、获、焚等字蕴涵了军礼文化;朝、宗、觐、会等字蕴涵了宾礼文化;婚、采、媒、妁等字蕴涵了嘉礼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创业的内涵 关于创业,《现代汉语词典》做出的解释是:创办事业。关于"业"字,《现代汉语词典》做出如下解释:①行业,指工业、农业、林业等;②职业,指就业、转业等;③学业,指肄业、业、修业、毕业、结业等;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存在教育缺失、管理缺位等隐忧。因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管理、社会参与不到位或滞后;学校教育失衡和管理缺位;婚姻观念变化、家庭结构不稳、家庭教育失策等多因素所致。应通过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快相关立法、社会扶助设施和制度的建立;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切实重视家庭教育,构建夯实的家庭教育基础;加强自我保护、安全、法制、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等措施,加强留守儿童的教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东坡书传>是宋代少有的几部优秀<书>学著作之一,朱熹、蔡沈等人都很重视,可历来却缺乏研究.本文对<东坡书传>的成书过程、著录与流传、现存重要版本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考述.  相似文献   

8.
1927—1949年间,国民政府试图以“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和“抗战建国”、“戡乱总动员”等思想策略以及教育电影的理论与实践、官营电影的制作与放映等推动民族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一批国民党官员、文人和各领域专门人士,通过函件宣言、演讲报告与发表文章、身体力行等方式,为国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各级机构发布有关电影审查、文艺奖励与文化发展、文艺宣传的函件、法令、纲领和议案,成立电影检查委员会、电影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章程、规则、条例和标准等,来检讨国产电影的封建伦理道德,抵制欧美电影的辱华行径,防备苏联电影的“革命”思想,清除左翼电影的“阶级”意识,并以“党化教育”与“文化统制”的积极姿态行使中央政权在电影传播领域的使命和职责。当然,由于政治、军事、经济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原因,民政府的电影传播制度始终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深度、广度和效能。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对<呐喊>的研究不无误区一方面是对<呐喊>中的物色熟视无睹、作壁上观,另一方面是对<呐喊>物色建构之三昧未能认真审视、攻苦食淡.事实上,<呐喊>不仅仅是在思想意义、人物塑造、选材布局等等方面发出的呐喊;其物色建构,同样是振聋发聩的呐喊.  相似文献   

10.
《诗经》中出现鱼字和鱼名的地方约有三十余处,涉及的鱼名有鲂、鳢、鲔等十二种;《诗经》中咏鱼诗篇的表现手法有实叙、比拟、象征等多种,也就是古人常说的"赋、比、兴"。并推断出《诗经》时代的捕鱼方法,有竿钓、网捕、笼捕、设池围捕等。文章最后一节,归纳出鱼在《诗经》时代人们生活中具有用于祭礼、烹制佳肴,表示兴盛,作为象征,取以饰物等多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学术腐败的表现及其危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学术腐败是指学界一些集体和个人为谋求个人和小团体私利 ,在学术研究和学术评价活动中采取的种种非理性和不规范的行为表现。目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在官学一体化、学术研究的功利化与商业化运作、学术评价活动的非理性化、文人相轻与学术的不公平、泡沫学术和泡沫教育等方面。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不利于学风建设 ,弱化了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及与国际学术界的接轨 ,既危害社会 ,也危害个人。  相似文献   

12.
论学术腐败及其治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学术腐败是指学术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和欺骗行为.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学术腐败表现为多种形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治理.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频繁有着深刻的学理根源。在以效率取向学术制度安排和公权力渗透学术研究背景下,部分学术共同体蜕变为“学术特权利益共同体”,以知识/权力共生的双面形态左右学术研究的运行轨迹,垄断学术资源和破坏学术民主;大学独特的“单位制度型学术”,形成“保护一束缚”二重机制,极易滋生体制内学术腐败;权力场域和利益博弈的强势存在,是学术腐败的深层制度诱因。为此,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重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合理边界,协调权力和利益、构建高效清廉的学术同行评议制度,克服学术研究目的的伦理模糊、强化学术腐败的伦理矫治,是治理高校学术腐败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术腐败对学术期刊的侵袭日趋严重,因此建立有效的编辑防范机制,遏止学术腐败在学术期刊中泛滥,已经成为学术期刊必须赢得的挑战。通过提升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健全审稿程序,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构建起一套严格有效的编辑出版控制机制,把好学术成果的出口,学术期刊将会在规范学术研究,净化学术环境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术造假的表现、性质及法制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造假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出现了新的特征。从本质说,学术造假即是学术腐败,可视为社会腐败的延伸。要从根本上遏制学术造假,净化学术风气。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惩治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尤其是高校体制和职称评聘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学术不端是当前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学术不端涉及内容相当广泛,其中部分直接涉及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尤以学术剽窃为典型。从著作权法的角度看,学术剽窃之作具有非独创性。学术剽窃的认定可以从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两方面把握。规制学术剽窃应以法律制度的完善为中心,融造以学术剽窃为耻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整治偷袭剽窃、低水平重复、学术评审失去公正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措施 ,一是夯实道德根基 ;二是重在制度创新 ;三是依法打假治腐  相似文献   

18.
论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可理解为与学术研究相关的机构及其个人利用权力故意实施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的行为.判断学术腐败的两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是:是否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和是否利用权力.基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终极目的而对"真"无止尽的追求和严格恪守即是学术研究的最高真谛,一切有悖于促进人类社会前进、有悖于学术研究最高原则"真"、有悖于人类良知的工作机构及其人员的制造虚假、违背学术道德的心理和行为即是学术研究的外缘性空间,也是学术研究产生腐败的外缘性空间.学术研究外缘性空间的腐败主要存在于对学术研究进行管理的各类政府机构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各类学术媒体机构.  相似文献   

19.
学术腐败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腐败问题是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出现的新课题 ,打击学术腐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抄袭作为一种典型的学术腐败行为,不仅违反了学术道德规范,同时还违反了著作权法,并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但是学术抄袭的认定标准与著作权侵权的认定标准不一致,国内学术界需要建立完善的学术道德规范与学术抄袭审查机制。学术抄袭的治理则需要司法机关、学术界与行政机构的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