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情是在区分自我和他人的基础上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和理解,共情既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共情的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共情不是一个单维的心理结构,而是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过程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情绪分享过程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的过程,而认知调节过程会对情绪分享过程产生调节作用,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以确保个体社会适应的灵活性.两个过程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社会适应问题,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2.
同伴关系是个体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早期积极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个体今后的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共情作为社交粘合剂,无疑有助于个体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我们发现,共情与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会因 共情的维度(情绪、认知和行为)而不同,并且存在发展性差异。分析了共情如何通过情绪、认知和行为路径影响个体早期积极 同伴关系的发展,并根据其影响模式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对共情的理解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共情(Empathy)概念,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人本主义的共情为精神分析中的澄清、对质、解释等各种技术提供了更佳的表达态度与方式。而现代精神分析指出,没有潜意识层面的反移情就没有共情。对反移情的深入理解是一种更高级的共情。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共情观点,体现着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共情是指个体在认识到自身产生的感受来源于他人的前提下,通过观察、想象或推断他人的情感而产生的与之同形的情感体验状态。共情的产生与多个脑区的参与有关,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核心情感系统、镜像神经系统以及心理理论系统。其中,核心情感系统通过与其他两个系统间的相互协作,形成了具身模仿共情及心理理论共情两种模式的神经网络。这两种神经网络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的共情神经网络系统。在未来的研究中,可能需要对共情神经网络的作用机制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深入探讨其调控机制问题,并努力将理论研究的结果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心理学专业与非心理学专业学生疼痛共情能力的差异,对62名不同专业的被试,采用图片刺激范式考察其疼痛共情能力。结果发现:①心理与非心理专业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19;②女生与男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0.039;③检验表明,心理学专业低年级学生与四年级学生、非心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存在显著差异;④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在年级与疼痛共情能力高低存在显著正相关,R=0.438;非心理学专业学生所在年级与疼痛共情能力不存在相关。认为心理学专业学生间疼痛共情能力强于非心理学专业,女性学生的疼痛共情能力强于男性学生。  相似文献   

6.
乐观是当代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个体的角度上说,乐观是对个体有益的一种心理品质。乐观与良好的情绪状态、坚韧的心理品质和生理健康之间关系密切。尽管当代心理学对乐观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分歧,如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等。但一般而言,心理学倾向于将乐观视为是人的一种积极体验,就生物机制而言,乐观与免疫系统的高效运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情绪研究的新视角——情绪工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绪工作是人们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为了满足各种角色的情绪要求与提高他人的情绪健康水平而做的行为努力。西方关于情绪工作的研究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发展,从最初主要是社会学研究发展到社会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等多学科的融合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主要对情绪工作这一概念的理论起源和定义、内在结构维度和影响机制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做一概述,并略表拙见。  相似文献   

8.
一、情感智力的概念情感智力(emotionintelligence)作为学术概念,它的最佳界定当推塞拉维教授(Salovey)和梅耶(Mayer)教授的研究成果。他们认为情感智力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状态的识别和理解,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过程。二、情感智力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情感智力包括一系列相关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1.情绪的识别、评价和表达能力。(1)从自己的生理状态、情感体验和思维中辨别情…  相似文献   

9.
内疚是个体在自我道德评价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或他人思想、言行违背了某种道德标准,并觉得自己应为之负责而产生的一种不愉悦的、自我聚焦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内疚具有亲社会效用和道德发展功能,而过度的内疚则有害身心健康发展。现有研究不仅从内部焦虑、依恋关系、因果报应、交换互惠和脑神经机制等方面揭示了内疚产生的机制,还从道德发展水平、共情能力、认知归因、气质类型、教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内疚情绪的影响因素。今后研究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个体内疚情绪培育和管控路径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内疚在完善个体道德品质、促进人际合作、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统一研究范式,加强脑神经机制及跨文化研究等也是今后研究应予关注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女性主义心理学:从批判到主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心理学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科学,以男性的标准度量女性的发展,将性别差异归结为生理性别差异.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对主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与批判,提出了具有女性主义立场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女性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主流心理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和判断。美国心理学家Weiner认为成败主要归因于努力、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方面因素。大学生对自己成败归因的方式不同,对其自我意识、学业成就、情绪、人际关系、就业等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躯体化是个体以躯体生理症状来应对心理苦痛和情绪问题,是一种文化背景下苦痛表达的习惯用语。躯体化的理论理解主要从医学人类学、精神病学以及心理学角度。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些文化领域里存在着混合了躯体症状及情绪症状的躯体化表现,中国的躯体化研究主要从情感表达方式、身心观、社会污名等角度来解释。在此意义上,躯体化具有社会适应功能,有助于作出完整的临床诊断评估与治疗,发展本土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投入是工作倦怠研究的一个新趋势。它是伴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取向。工作投入关注组织中个体积极的情绪和认知状态。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家庭因素会影响工作投入的水平;同时工作投入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健康水平、组织承诺以及组织绩效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试析社会心理对言语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在其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 ,表现出鲜明的性别歧视的特征 ,个体和群体的言语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 ,不仅有其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而且还有深刻的社会原因 ,长期形成的社会心理支配着语言的创造和表达 ,深刻影响了角色语言的习得和运用  相似文献   

15.
焦虑情绪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常见的焦虑情绪主要有,学习焦虑、社交焦虑、环境焦虑、境遇焦虑等。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困惑与迷失、家庭因素影响、传统教育的缺憾及不良引导、青少年思维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对此,可以从个体引导、家庭、学校教育、自我调适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鲜有研究。大学生就业数据表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确实存在,主要内容包括就业率的性别差异、工作报酬的性别差距、就业中专业的性别倾向、就业中行业的性别差异、职业的性别隔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观念原因、制度原因、市场原因和个体原因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认为,个性差异是指个体间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身心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处于特殊阶段,其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个性倾向性不同,即对社会、集体及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不同,如需要、动机、兴趣、观念、态度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差异,即大学生个体之间在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复杂性、矛盾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形成个性差异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天赋素质或生理条件  相似文献   

18.
焦虑情绪的认知加工研究——加工效能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Eysenck从认知加工的角度提出关于焦虑作用的新理论———加工效能理论。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加工效能理论可用于解释认知加工过程中焦虑的作用,并发现:焦虑情绪伴随着生理唤醒;焦虑情绪将占据工作记忆系统一定的资源,使个体在进行认知操作时可使用的工作记忆系统资源下降;由于补偿效应等原因,高焦虑个体的低认知加工效能可能不会在结果中表现,但确定会对认知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崎 《社区》2011,(24):35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孩子不尊重家长的劳动,对家长的所有关心和操劳没有一丝感激之情。但是,孩子不懂事只是一个结果,不是原因。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家庭没有教,进一步说,是没有教会孩子认识和理解他人。当然,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的东西,在集体与同龄人的交往中可以得到。这也是教育学十分注意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教育孩子的缘故。这种教育可以使孩子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善于理解他人的利益,明了他人所关心的事情以  相似文献   

20.
试论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女性主义心理学是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女性心理学整体上发生后现代转向的产物。它摆脱了女性心理学的两种传统,从强调性别差异和抹杀性别差异的对立和争论中跳了出来,以社会文化的建构来分析性别差异的产生过程,具有自己的理论特色。这种观点对于正确认识性别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