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口语交际能力具有依赖语境和心理认知的非言语特征。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言语行为必须要全语境化,通过语境解释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口语语境的非言语信息促使交际者不断借助语境构成心理表征,使交际呈现出语言群体共有的特征和个体的差异。这些特征要求外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一定真实的语境和符合心理认知的语言输入。  相似文献   

2.
话语歧义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产生于言语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语义的认知心理理据。认知语境是传统语境内在化的结果,它可以使歧义结构的意义具体化。本文探讨了话语歧义的成因以及认知语境对语义歧义的解释和制约。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语用学的视角对语用歧义进行动态研究.语用歧义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种间接言语行为,它是指某个词或话语有两个及其以上的释义.语用歧义的产生与语境有很密切的关系,它产生于交际双方所依赖的具体环境.语境可分为显性语境和隐性语境.在大多数情况下,语境有助于化解歧义,并提供合理的语用解释.  相似文献   

4.
语境是言语交际所依赖的环境。语境影响和制约语义,影响交际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境对意义理解具有制约、解释作用。因此,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要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情感的读者顺应主要依赖言语活动来实现.在交际过程中可以根据语境的不同、考虑受众主客体因素灵活选择语言,达到交际双方心灵的交融,最终诱发读者/听众与作者的顺应与合作,并对读者顺应得当与否进行了论析.  相似文献   

6.
在对语言与交际的关系作简要评述之后 ,对斯波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及明示 -推理交际模式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着重强调语境在言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要理解话语就要找关联 ,要使话语具有关联性就得依赖语境。最后应用关联理论对语言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语用能力、加快言语解码速度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境指的是言语表达的背景,通常有两种类型:一是言语的历史文化背景,包含一定社会的历史状况、文化传统、心理结构和民族特征等内容.它是独立于言语体系之外的语境要素.二是语流,又称语言环境(狭义),是指言语体系中各语言单位语义、语法上的相互制约关系.所谓据语境释义是指根据语境对词义的制约、显示作用来解释词义的原则.本文拟据词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探讨《毛氏故训传》(以下简作从毛传)据语境释义的依据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语气隐喻作为人际语法隐喻的一部分,频繁出现在日常口语交际中,依赖口语语境,语言隐喻的生成实际上是语气域的转移,有明显的言语特征,是交际策略的具体运用,具有人际交往功能.  相似文献   

9.
作家创作的过程实质上是言语活动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创造语境.言语活动能使潜在的文化要素转化为现实的语境世界,并且使语境创造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复合系统,不同心理的言语活动,又会创造出种种情趣迥异、色彩纷呈的语境,给读者不同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10.
文化语境,即文化营造出的语言环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霍尔依据文本语义对文化语境依赖程度的特点又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擅长于借助隐形的文化语境去解读文本的语义,因此,其交际呈现出了"非言"的特点;而以欧美为代表的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则时常需借助言语的力量去解读文本语义,因而,其交际呈现出了"言"的特点,而中西传统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构成"非言"与"言"这一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1.
礼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的识解需要语言内、外的知识。礼貌既要通过语言知识如语调,字、词和句来识解,又要借助人的常识和对语境中的认知能力。礼貌是即时即景的,说话人与受话人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和合作对礼貌起了很大的作用。情景及其它非语言因素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语言体现的礼貌因人因情景因文化而异。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的语境包括三个因素,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民族文化传统语境。上下文语境包括口语上下文语境和书面语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和参与者。其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和场合,以及主观因素参与者,都对语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等文化方面因素。要进行成功有效的交际,我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  相似文献   

13.
语境与翻译     
语境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具有语用和语义上的制约作用 ,特定的语境赋予词或句子以特定的含义。因此 ,翻译应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 ,以确定具体词汇在其语境下的语用意义。从构成语境的语言外知识的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对其所涉及的诸如文化、上下文、时间、地点、风格等几方面对语言翻译之影响进行了分析 ,阐释了语境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语境既要求掌握语言知识,也要运用语言外知识。语境与语言学习的时间空间有关,与对话的语气语调有关,与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和会话规则有关。对语境的理解是取得会话成功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发现说语境下,知识曾被视为真理;知识社会学催生建构论语境后,科学知识仍享用发现说语境,但受到科学社会学的“蒸煮”。科学知识社会学完成建构论语境下的科学知识“碎象”,从目前的“碎象”走向“重塑”的核心工作是建立“核心公共科学知识建构过程模型”,借助功能模拟、逐级近似等方法可让“重塑”简化而可行。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现代语境,既是一种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又是与现代性语境的一种新的关系.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有赖于三个维度的彰显: 首先,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文学的事实是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知识得以建立和展开自身的前提和保障,而价值评判和价值追求,则体现文学理论的创造品格和人文气象.两者的结合是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的基本规定;其次,实证与思辨的统一.实证与思辨的统一根源于作为研究方法的实证与思辨应用于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过程中各自的优长与局限,实践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第三,揭示本质,慎谈规?关键是要对本质采取一种科学的符合对象自性的方式,而不是将本质凝固化、主义化.文学理论还要破除对发现规律的执迷,还文学研究以地方性的、语境化了的知识叙述.  相似文献   

18.
"补缺假说"是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个解释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新颖观点,它认为语言的使用依赖语境,所以要流利、准确、恰当地使用外语,外语知识必须与正确的语境知识结合。由于母语环境中缺乏跟外语表达式配套的真实语境,学习者不得不借助于大脑中存在的母语语境知识去补缺。由此可能激活母语表达式,造成迁移。语境知识是"补偿假说"的核心概念。本文通过分析"补缺假说"对语境这一概念的使用,认为"补缺假说"在论证过程中对语境的考辨仍处于借用状态,在外语教学分析中对语境的界定过窄,需要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9.
语境对交际双方的语言运用起制约和解释两种作用。说话人要选择适合语境的语言表达形式 ;听话人则借助语境弥补对话中省略的推理过程 ,或在有歧义的情况下选择词义。背景知识的多寡和相关性的高低是影响语境的重要因素。语境伴随语篇和交际而产生 ,并随着交际的推进层层展开 ,因而语境是动态的。交际者可以借助已有语境理解语篇 ,也可以主动地利用各种手段创造有利于交际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教师的专业精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由于工程学科的实践特性,所以,大学工科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应是促进技能性知识的增长。技能性知识是大学工科教师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实践性、感悟性、意会性和语境性特征。大学工科教师技能性知识的获得有三条进路:在“现场”中“跟随”学习;在“语境”中互动、感悟;在“对话”中理解与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