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美洲这块广袤的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地上,居住着早在25000年以前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原住民。他们属蒙古人种,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印加文化、玛雅文化和阿斯特克文化,对世界文化繁荣作出了伟大贡献。欧洲人到达美洲,使美洲的玉米、薯类和蕃茄等农作物传遍世界,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与此同时,欧洲的技术、文化也传进了美洲。这就是说,两个世界文明相汇,促进丁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正是这一点,我们才在这里开会,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令人深思的是,美洲的“发现”破坏了土著人社会组织和政治组织的发展,掠夺了他们  相似文献   

2.
她属于美洲——米斯特拉尔诗歌创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米斯特拉尔一生的创作 ,从她的人生履历、创作题材和作品风格来看 ,她属于美洲大地。从乡村女诗人到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美洲诗人的代表 ,她的诗一开始就象是从大地土壤中长出的特别清新的树苗 ,并最终在美洲丰沃的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 ,她那纯朴而独特的诗风始终染带着文明世界所不曾有的色彩。但她既不象卢文·达里奥那样属于幻想和天空 ,也不象一般诗人那样属于人间的规范 ,而真正属于美洲大地上自然而蓬勃地滋长的原始生命情感。  相似文献   

3.
自从1493年意大利冒险家克利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发现美洲以后,欧洲各国的殖民主义者便纷纷涌向这块神话一般的“新大陆”。贪婪、残酷的侵略者们在美洲大陆野蛮地侵占和掠夺土著印第安人的土地、财富和黄金。同时又灭绝人性地疯狂屠杀印第安居民。伴随着美洲种植园的开发和美洲金矿的采掘,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土著印第安人的大量死亡,劳动力越来越感到缺乏。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殖民主义者便从十六世纪初年开始使用掠夺、欺骗等种种手段把大批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大陆,这就是世界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的开端。从此以后,这种血腥的罪恶活动一直持续  相似文献   

4.
缩小自己     
在美国加州的岛上,有一种鸟叫美洲鹰。由于市场上有人高价收购,当地人对美洲鹰进行疯狂的捕猎,导致美洲鹰在岛上绝迹,人们再也看不到它的踪影,认为这个物种已经从世界上消  相似文献   

5.
富兰克林以他的远见卓识认识到,向其他文化学习,对于美洲的人民来说,在把美洲建设成世界其他各地方仿效的样板的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在向其他文明学习的过程中,富兰克林努力从中国文明中汲取营养,用孔子的道德哲学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用中国的技术来提高美洲人民生活质量。他的这一努力为美洲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南瓜原产美洲,与我国本土蔬菜作物相比引种时间不长,到今天也就五百多年的历史.南瓜和其他美洲作物一样,多渠道进入我国,加之其品种、形态的多样,造成了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南瓜名称丰富多彩又纷繁芜杂的局面既构成了中国佳蔬名称文化,又造成了读者乃至科技工作者的理解混乱.因此有必要从南瓜不同名称的读音、形义等角度出发,结合训诂、考据、民俗等研究方法,对南瓜的不同名称进行考释,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论西班牙对美洲殖民地的贸易张家唐自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开始,西班牙殖民者采用暴力手段,征服了土著印第安人,占领了墨西哥以南(除巴西外)绝大部分土地,使其沦为自己的殖民地。在历时三百多年的殖民统治时期,西班牙对西属美洲殖民地进行大肆掠夺,其方式多种...  相似文献   

8.
地理大发现是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世界范围内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全人类的历史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多年来,学界把地理大发现的时间局限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把空间局限在开始发现美洲,开辟欧印新航路和首次环球航行,把行为主体局限在西班牙葡萄牙。我以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深  相似文献   

9.
1492年哥伦布开辟了通向美洲的新航线后产生的新旧大陆交流中,食品交流是一个极重要的方面。有的西方学者把对美洲食品的发现,称作“在发现新大陆中的发现”(Areiniegos,P.257),或“哥伦布最大的发现”,甚至把哥伦布比作“食品发现方面的牛顿”。(Sokolov,P,66—67) 一、新大陆食品的传播及其特点 美洲印第安人种植的食品作物多达300多种,现将其影响较大,流传较广的品种分类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举世公认,美洲所产金银是早期近代世界贸易体系、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形成的催化剂和润滑剂,但是,围绕美洲金银产量、流向的学术争论从未停止。在梳理学术界对美洲金银产量估算的基础上,需要区分金银的直接流向和间接流向,分析它们对世界各地的不同影响。由于非法开采、走私贸易等,所以仅仅依靠不完整的官方记录,学者们不仅难以精确估算美洲金银的产量,也无法精确描述美洲金银的流向。  相似文献   

11.
实行宪政是现代国家的根本标志,宪政事实上是一种平衡机制。成熟的宪政不仅是各种对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发展结果,而且本身就是使各种对立要素达成某种程度均衡的制度机制。宪政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平衡。而要实现这种平衡,分权制衡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文章对分权和制衡这一制度的历史沿革作简要介绍,并剖析其对近代世界各国宪政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俄两国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极大地推动了双边各层次宽领域的经贸交流。然而,“国家年”活动的举办可能不会很快给两国贸易带来任何具体的效果。针对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全面分析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态势,提出了日益凸显的两国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问题将具有长期性等观点,并对维护我国对俄贸易产业经济安全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学报编校一体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校对的工作量、编辑的文化素质、编校联系、学报编校的特殊性、减少编辑工作失误、校对工作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高校学报编校一体,是可能而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有利的。但也存在有忽视校对工作的学科和术科价值之嫌,编辑校对知识与技能缺乏、因熟悉校对内容而导致校对失误,对编辑工作的负面影响等一些问题和缺憾。在实际工作中,应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扬长避短,使编校一体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4.
在以牛粪为原料的堆肥试验过程中,加入生物活性水,具有消除臭味、缩短发酵时间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①从温度变化的角度来看,牛粪、鸡粪、猪粪以7:2:1配料比例搭配,加入生物活性水进行堆肥效果最好.②生物活性水的加入使堆肥过程的pH值稍有下降,减少了NH4 -N的挥发损失,使养分得到保持.③加入生物活性水后的堆肥产品,对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分析框架的整合不仅是比较教育学理论发展的基础路径,也是当代比较教育研究不断完善自身体系的价值追求。比较教育研究中的两大理论分析框架——实证主义和相对主义,前者强调运用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概括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般普遍规律,后者侧重采用本土化的研究方法为特定教育对象的发展提供决策服务。二者的比较加强了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建立包容、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不断促进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环境权在国际上普遍定义为人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我国学术研究及地方立法基本也是这种观点。这一定义是西方"主―客"两分思维方式和片面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思想。"环境中心主义"倡导的自然的权利、动物的权利,也不可取。环境权应定义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权利,包括人享有良好环境、享有损害赔偿等请求权的财产性权利和通风、采光、瞭望、享有清洁空气、安宁等具体人格权,也包括对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议、监督、参与环境管理的政治权利及后代人视为享有的环境权。在环境权反思重构视阈下,我国应实行旅游兴国、自然再生、促进生物多样化的绿色化政策,制定景观法、自然再生促进法、产品包装回收利用法等绿色化法律。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成就进行了回顾 ,以示其辉煌 ,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 ,提出我们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社会道德的兴衰与罗马帝国的兴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世代相袭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不仅是罗马民族崛起的精神动力,而且对于当时城邦制度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海外霸权的确立和大量的财富流入罗马,导致罗马社会道德沦丧,传统美德逐渐消失,并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可见,罗马帝国的兴衰与社会道德的变化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以专业课程教育为载体,挖掘专业课程教学中蕴含的人文道德精神,将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有机地融合与内化,增强人文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分析高校学生的教育现状,研究专业教育与人文道德教育融合的方法与途径。结合《机床数控技术》课程,实践专业精神与人文道德精神教育融合内化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对文化、情感和喻体等感知方面的不同,也表现在对时间、空间、色彩和方位等取向上的不同。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翻译时英汉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