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东方书写,体现出了对东方的浓厚兴趣。批评家对于这一现象的解读通常都会由后殖民批评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浪漫主义诗人对东方的描写与英国帝国主义的政治、历史、文化的宏观认同体系紧密相连,带有浓重的国家政治与后殖民色彩。然而,这一传统的解读方式并不能够概括与揭示浪漫主义诗人东方书写的全部内容,浪漫主义诗人"敬仰"东方,意欲与东方"融合"的另一面也应该得到关注与重视,这样的视角有助于挖掘他们对东方书写中的文化意义,澄清将浪漫主义诗歌中的东方书写完全视为西方权力话语产物的误解和仅将东方视为"他者"的偏见,同时也有助于考察其东方书写的内容与方式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东方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19世纪以来,欧洲强国面临着如何处置不断衰落的奥斯曼帝国的难题。"东方问题"成为欧洲国际体系的一个黑洞,最终成为引爆欧洲体系"内战",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东方问题"并不是到了19世纪才产生的,奥斯曼帝国从15世纪就嵌入到了欧洲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之中,是欧洲最先面对的"他者"之一。18世纪中后期,西欧、北欧以及东欧次区域体系相互融合与挤压,欧洲大陆体系与海外殖民体系相互博弈,奥斯曼帝国恰恰处于这种体系挤压的切面上,被动地卷入到了欧洲体系之中。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维也纳体系并没有将"东方问题"纳入其中,从地缘文明的角度,奥斯曼帝国并非欧洲一员,在主观意识上,维也纳体系的设计者也"忽视"了奥斯曼帝国。欧洲体系的变迁改变了"东方问题"的内涵,而"东方问题"也挑战了维也纳体系的僵化与狭隘。希腊革命之后,依靠维也纳体系确立的通过会议体制解决争端的方式就难以奏效了。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为框架,对庞德《神州集》的书名与内容进行考察,指出《神州集》的书名显示出一个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的中国,其充满悲愁的内容则显示出一个荒原式的中国。这种文不对题反映了当时西方人中国观的转变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侵略,也反映了《神州集》的东方主义特性。  相似文献   

4.
雨果(1802—1885)不仅是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文学家,而且还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不去研究他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5.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引发一系列的民族、宗教和地缘博弈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东方问题",而克里米亚战争是"东方问题"一个具体时间段上的缩影。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了"欧洲协调"的终结,也意味着维也纳秩序的解体,从而引发了"东方问题"的欧洲化。但是,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随着俄国的失败,"东方问题"使得俄国更加聚焦于亚洲,从而对大清帝国的边疆安全产生直接的冲击,结果大清帝国在俄国的欺诈和恐吓之下割让了大片领土及其他战略利益。由此可见,克里米亚战争也促使了"东方问题"的"亚洲化"或"远东化"。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在于其落后性,而俄国的失败则源于其腐朽性,但克里米亚战争却推进了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从而为俄国的军事扩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大清帝国最初并非是因经济的落后而失败,而是源于其保守与锁国政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夜郎自大和闭目塞听。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恰恰不是内部因素所致,而是外部力量所催生的社会演变的过程,但中国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认为东方专制主义与欧洲君主政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君主治国是否遵从已制定的法律,而东方专制主义区别于欧洲君主政体的显著特征是普遍的政治奴隶制。进而他解释东方专制主义根源于亚洲炎热的气候和国土的辽阔,另外宗教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性的视野下,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回应,不同的回应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作为“现代性的第一次自我批判”而出现的,以此为基础,沈从文的创作应被归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而且在与西方浪漫主义作品的比照中可以看到,沈从文的浪漫主义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的超越性、贵族气质和神秘主义而具有的东方特色———直面现实、平民特质和理性的节制三个特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沈从文的创作创造了独特的东方式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思想界有两种相对的东方主义,一种是肯定西方丑化东方的“正写欧洲中心主义”,另一种是批判西方美化东方的“反写欧洲中心主义”。考察后者即东方启蒙话语谱系及其历史语境可知,强调东方的积极面,起点是要解决西方现代转向及之后的问题,是西方在其特定历史语境中自我批判和反思的手段,反映了西方思想的张力和活力,我们征用其批判修辞的同时应警惕其中的陷阱。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时代运动"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东方转向"这样的说法,认为东方转向是不同于赛义德"东方主义"的新的世界观,是实现真正的东西方文化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互补的开始.本文运用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通过对谭恩美<灵感女孩>的解读,指出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已经顽固地渗透到西方人的思想之中.谭恩美<灵感女孩>的创作虽然反映了她渴望消除中美文化对抗,实现中美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但其文本中仍不自觉地显露出了东方主义的痕迹.看来,要真正实现对建立在种族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东方主义的消解,还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共产国际在成立初期对于东方革命的总体构想,学界通常以"东方战略"名之。这个说法流行虽广,却有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之嫌。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共产国际对东方革命的设想是从世界革命总体布局出发的。直到1920年,列宁和共产国际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意义上坚持世界革命理论。尽管在共产国际二大上对东方革命的前景作出了超越阶段的乐观估计,但仍然是以欧洲革命胜利为前提的。直到共产国际四大,随着欧洲革命陷入低潮,东方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才变得突出,但却脱离了原来世界革命理论的框架,这是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大革命中一系列错误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11.
东方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受到广泛关注。他们正确地处理了在东方现代化的过程中由多元文化的冲突带来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高举人文精神的旗帜,凭借对现代人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对现代表述方式的不懈追求得到了西方文化界的认可和接受。东方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特别是上世纪后半叶以来获奖频率突然加快,是以东方文学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标志和体现。以后殖民文学视角分析几位英语作家的创作,可以引发对东方民族文化现实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蒂斯主要从非洲艺术、日本版画、阿拉伯装饰图案及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中汲取了营养 ,使其绘画论述形成了独特风格 ,极具东方色彩的形式美感、造型观念、表现特性等 ,从而提升了马蒂斯绘画艺术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13.
奥斯卡·王尔德以唯美的笔触点亮了《莎乐美》这台戏剧史上的聚光灯,在其光束的辐射范围内,西方的精神世界一览无余,而究其光源正是被视为“他者”的东方主义。由于剧中灵与肉的唯美碰撞,东方主义似乎显得毫不起眼,但事实上,它的精髓游走于整幕剧中。关于《莎乐美》的东方主义解读是学界尚未关注的处女地,而女主人公莎乐美身上折射出来的东方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方世界眼中的东方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器物文化所彰显的精神文化特质,体现了东方古老智慧的永恒魔力。通过对东方古老器物文化的了解和仔细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刻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同时更有助于我们在当前的语境中发扬古老东方智慧的当下意义。文章试图探索传统的物文化和现代广告传播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这种东方智慧对广告传播文化意蕴的理解和应用操作层面的双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方美学"的可能性——柳宗悦的"民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索悦是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和民艺美学的实践者,毕生致力于民众艺术的研究.他以东方人的独特视角,在民间日常生活的器物上,发现了"出尘超俗的美".创造了"民艺"一词、民艺理论和民艺事业.在创建民意理论的过程中.柳宗悦通过对西方最新艺术运动进程以及"美"与"用"、"型"与"形"这两组概念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构建东方美学的可能性.柳宗悦所构建的东方美学虽以超越西方现代个人主义为目标,但与西方美学并不相悖.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同时,在柳宗悦那里,传统本身与现代化并不完全相对立,是可以通过现代化进程得以重组、其意义得到重新认识的,如中世纪末期的茶道即经柳宗悦之手作为民艺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6.
从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商务印书馆一直是我国文化出版事业的重镇。在商务印书馆的定期刊物中,《东方杂志》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1932年1月28日晚,商务印书馆因遭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损失重大,《东方杂志》也被迫停刊。1932年8月1日,随着商务印书馆上海总馆正式复业,停刊8个多月后《东方杂志》复刊。复刊后的《东方杂志》以追求"新生"为办刊旨趣,注重与读者及作者的沟通,并且通过主编及编辑人员的调整和"教育"、"妇女与家庭"与"文艺"三专栏的增设,及时整合了刊物办刊资源,使刊物顺利度过了危机。  相似文献   

17.
"东学西渐"先后经历了汉唐文化时期、宋明文化时期和明末清初文化时期三次高潮,以此为基础,21世纪必将迎来一次规模更大、影响更深远的"东学西渐"高潮.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理性地审视和评判"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相似文献   

18.
西方美学理论作为当今世界美学的“权力话语”或“主流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它缺乏更大的容纳性和全面性,因为它没有吸纳东方美学的思想精华,也无法准确而明晰地解说东方美学思想。东方美学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诗性的理论系统。西方美学只有吸纳了东方美学的思想和诗性的理论精华,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性的美学。这是21世纪全球化趋势中全世界美学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探讨了东方社会走向"世界历史"进程的一系列的问题,所探讨的东方社会的发展问题、研究东方社会发展问题的分析方法、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辩证关系的原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开创了社会发展理论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东方旅行社成立。因为涉及是否事实上承认伪满洲国,所以,对东方旅行社的成立,国民政府一直采取低调处理的方针,并力图避免新闻媒体对其关注,对外则称是中国旅行社张水淇个人行为。但是东方旅行社的成立是国民政府一手策划,委托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附属事业中国旅行社与日方合组的,政治意义高于商业意义。本文根据一些未刊档案和其他相关资料,对东方旅行社的成立和影响进行分析,以求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