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会选择的基本问题与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选择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是决定社会选择所需的信息?如何取得所需的信息?社会福祉函数应该采取何种形式?著者认为社会福祉函数应该是人们的基数效用或福祉的无权总和。排除基数效用或偏好的强度是阿罗(Arrow)不可能定理成立的关键。人际可比的基数效用是社会选择所须要有的信息,但这信息很难获得,因而有“人际可比基数效用的悖论”。以人们的支付意愿来衡量偏好的强度,以无权总和来进行决策。在个别问题上,以效率挂帅,平等的目标由整体的平等政策来达致,可以在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经济政策(甚至其他)领域解除这个悖论,并使社会决策简单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阿罗不可能性定理的重新叙述,我试图刻画任一新政治经济学或公共选择议题必须涉及的三个重要维度:(1)自由,(2)正义,(3)效率。在给定的某种理性假设下,公共选择的社会效果,不妨被视为是在“自由-正义-效率”三维评价空间的某一区域内取值的映射。那么,阿罗定理及其他不可能性定理意味着,这一区域或许将十分靠近原点,或者,逻辑上,它不可能同时在三个维度上无界,从而我们不可能在获得令人满意的效率的同时兼有令人满意的自由和正义。  相似文献   

3.
日本福祉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梳理福祉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对日本福祉教育的变迁进行分析可知,福祉教育是社会福祉在教育层面上的反映,它随社会的发展与福祉的增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受社会历史变革的制约。日本福祉教育按其性质分为一般性福祉教育和专业性福祉教育两大类。一般性福祉教育重点是培养“福祉心”,强调通过福祉教育增强人们对社会福祉的关注,以提高人们对现行福祉制度的理解与认识;而专业性福祉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专门性福祉人才的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与专业指向。日本的福祉教育具有法律保障健全、学科体系完善和教育内容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福祉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正由补缺型向普惠型的社会福祉制度转变.社会福祉制度的转变需要高素质的社会福祉人才.但是目前我国福祉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出现福祉人才严重短缺,影响我国福祉事业和福祉产业的发展.高校开设福祉学科,培养掌握各种福祉理论和福祉援助技术的专门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日本福祉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各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选择不同的专业,4年制本科大学可以开设社会福祉专业、福祉经营专业、福祉教育专业,培养研究型、应用型福祉人才;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可以开设健康福祉专业、介护福祉专业、福祉工学专业等,培养福祉领域的技能型、操作型福祉人才.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数理经济学家肯·阿罗(1921年生)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他获奖的主要成果,是揭示了“不可能性定理”,后人俗称为“阿罗定理”.这条定理的最大学术特点,是用数理逻辑求解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因而,其结论不仅成为获得经济学诺奖的成果,而且应当成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的一个根本性定理.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不能不涉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遗憾的是,在西方,由于阿罗定理与传统的个人民主主义价值观有所抵触,所以对它的研究和宣传仅限于一些最有直接关系的学科,未能被提到历史哲学的角度加以究诘;在我国,一则因为“阿罗定理”是美国学者所揭示,其价值观选择使有些人生疑;二则因为许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知识背景只限于传统或人文科目,对当代数理经济学和其它数理科学知之不多,所以,对阿罗定理也颇觉“面生”,更不知道,它至少是从当代数学角度对民主集中制合理性和必要性的最佳论证.应当补课.  相似文献   

6.
理性选择理论试图将经济学范式引入社会理论建构,在借鉴经济学对于个体行动的基本假设基础上,集中讨论微观层面的个体行动如何过渡到宏观层面的系统行为。针对基于经济学假设的理性行动模型的缺陷,科尔曼提出自我理论,通过讨论个体的社会行动决策过程,为解决社会学理论中经典的结构与能动关系,即微观/宏观问题中的宏观到微观过渡问题奠定了基础。科尔曼的自我理论是对社会研究的本体———个体进行理论建构的尝试,这正是当前社会学理论的全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个人偏好与公共利益的形成--兼论阿罗不可能定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认为阿罗定理得出公共利益不可能存在的结论是不可取的,但是这一定理却从反面提出公共利益形成的机制问题.文章在将公共利益解释为人们之间相互关系中存在和突现出来的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论述了公共利益的形成及其三种类型集结性公共利益、互惠交换性公共利益和补偿协调性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法经济学范式的知识基础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一种全新的法学理解系统和理论框架,法经济学范式包含着一整套基本假设、基本范畴、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它们构成法经济学范式的知识基础。在重述理性选择、稀缺性和完全信息等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分析法律规则的形成以及法律人在既定法律规则下的行为反应,由此可以确立法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交易成本,法律的交易成本分析有一系列命题和重要推论。法经济学基本定理包括斯密定理、规范的霍布斯定理、科斯定理、波斯纳定理等。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科斯将交易费用成功地应用于产权制度的效率分析,不过,对于科斯定理的真正含义,科斯本人未置一词,文中的表述和论证也不够直观明了,使人往往陷入其中而不得要领。本文,作者拟采用较规范的数学工具,对科斯定理进行重新表述和论证,以期有助于对科斯定理的准确理解和对建立在该定理基础之上的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给予全面把握  相似文献   

10.
科斯定理是现代产权经济学关于产权安排、交易费用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理论命题,是现代产权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斯定理的基本思想,对于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首先论述了科斯定理的由来和含义。然后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特征。最后从产权的界定、产权的交易和产权结构的选择三个方面论述了科斯定理对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如果把加强社会管理片面理解为加大"打压管控"力度,那就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发达国家提供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把社会管理置于社会福利建设的基础之上,社会福利建设可以明显地缓解社会紧张,只有社会紧张度舒缓了,社会管理才能事半功倍。我国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治本之策是缩小社会差距,增进社会福利。这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和重点。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利依赖一直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福利国家面临并竭力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大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福利依赖问题,并开始影响社会公平和效率。文章分析福利依赖的成因,论证社会工作介入反福利依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和研究社会工作的发展及介入反福利依赖、帮助福利依赖者提高自助能力并回归主流社会的理论与微观手法,努力促进提高社会福利的使用效果,增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意涵,增进社会福利是提升社会成员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福利服务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增进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社会福利传递中,社会工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从分析和谐社会的福利意涵入手,以西方社会福利传递为鉴,探讨和谐社会前景下社会福利的有效传递与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选择理论作为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发展成果之一,主要是分析个人偏好和集体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对不同的社会状态进行公正的排序或以其他方式加以评价的方法,如投票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选择方式,以调和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冲突.该理论不仅适用于政治等公共领域,也适用于文化、体育等社会活动中的选优与排名,对于提高社会决策效率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具有重要价值.但该理论并未得到国内学术界尤其是经济学界应有的重视.因此,通过对国内学术界近十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现状并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英国宗教社会服务与主流的国家福利之间的关系经历了4次主要变革,不同时期宗教慈善组织通过更新自身来调整与国家的关系,获取在慈善领域的发展空间,并为专业社会服务的形成提供了方法沉淀。将宗教服务放置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内考量,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重塑的过程中,英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在于鼓励宗教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福利输送,需要政府提供系统的制度支撑,建立社会取向的社会政策,赋予宗教服务一定的发展空间。悬搁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和争论,以民众需求为本位,可以吸纳宗教资源以弥补法定福利供给不足的现状。政府与宗教慈善组织需要对自身分别作出调整,结合本土福利资源的情况,以福利水平的提升为共同目标促成合作。  相似文献   

16.
产业规制应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消费者权利是社会福利最主要的部分.规制者不能仅从产业利益出发,维护企业利益而牺牲广大消费者利益,这样不利于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以手机漫游费为典型,讨论消费者权益保护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产业规制中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提出了手机漫游费挤占社会福利的"坚冰"应早日打破,提出了保障社会福利健康有序发展的途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性质 ,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解决助人 ;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助人 ;制度的社会工作以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政策和项目助人。不过 ,这种区分只是在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三种性质社会工作的有机整合体 ,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毕竟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导致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福利化导致了福利化的社会工作。典型地 ,社会工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福利发送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为了克服实证经济学的理论局限,福利经济学引入了功利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学基础,实现了实证经济学到规范经济学的转变;第二,仅仅以功利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学基础,福利经济学(通过帕累托准则)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因此应该改弦更张,进一步将道义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学基础;第三,同时以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作为自己的伦理学基础,福利经济学必须引入伦理妥协的方法,以解决可能遇到的理论不一致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及其对公共政策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狭义的社会福利理论认为 ,所谓福利 ,仅仅是经济福利 ,即收入和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 ;个人福利优先于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加总。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则认为 ,人们的福利除了经济福利之外 ,还应包括政治福利和文化福利 ;社会福利是社会中全体个人福利的总和 ,个人福利只是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按照系统论整体决定部分的原则 ,个人福利是由社会福利决定的 ,而不是相反。广义的社会福利理论在研究方法论上与当代公共政策理论是一致的 ,在实质上对于我们制定和理解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