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金融市场摩擦和背景风险因素的家庭资产配置模型,深入探究了收入风险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行为的关系,发现收入风险的增加将显著降低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并且市场摩擦和其他背景风险的上升均将加剧收入风险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负效应.同时,本研究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对理论模型的结果进行实证检验,以分组收入方差衡量家庭收入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风险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信贷约束、社会互动与金融素养等金融市场摩擦因素均显著增强了收入风险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负向效应;在健康、住房及工商业经营和负债等其他背景风险越高的家庭,收入风险对风险金融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茅锐 《管理世界》2015,(2):58-71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说明,产业集聚将固定资产的最佳使用者在同一空间内集中,增强了固定资产的折变能力,降低了融资约束程度。给定同产业内企业的相遇概率,折变能力取决于产业对固定资产的依赖度和企业间增长的差异度。因此,产业集聚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在产业间不同。实证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减小了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其效果对主产业内企业而言更大,并在不同行业分类标准的集聚度指标和估计方法下保持稳健。该效果还在固定资产占比较高、宏观周期性较弱和企业增长率变异性较大的产业中较强,与理论模型的推论一致。研究结论说明,培育产业集群、建立并完善企业资产的抵押和流转市场、以及深化金融改革,是解决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宏观背景,文章研究了微观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以及融资融券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其机制在于,金融资产投资不仅引入了较多的外部风险,而且加剧了创新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对创新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挤出效应。以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业务通过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与融资约束,最终加剧了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因此,应防止上市公司过度从事金融资产投资,同时对融资融券制度进行优化,促使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4.
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决策:破产风险视角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星  彭程 《管理工程学报》2009,23(1):104-111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破产风险视角下负债融资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动态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在整体上负债融资会通过对破产风险的正向影响负向地作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反过来.投资支出会负向地影响企业的破产风险,从而有利于负债融资的增加.在代理冲突下这种互动关系会产生异化:在低成长情形下,破产风险一方面会导致控股企业过度投资,另一方面会对非控股企业过度投资产生治理效应;由于低成长企业股东或经理过度投资问题,投资不会降低企业破产风险;在高成长情形下,破产风险会导致绝对控股企业投资不足;高成长情形下,只有相对控股企业的投资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Panel-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总人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金融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效应;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发展促进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总人数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对金融业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而就业总人数对金融业发展具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现象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金融化是否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有待检验.本文以2005年—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情境因素差异.实证分析发现,在经济上行期,企业金融化程度提高,表明当前中国上市公司配置金融资产的“投资替代”动机较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管理者面临业绩压力越大的公司,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作用越强,而在低高管持股比例、高融资约束和低行业竞争的公司,经济周期对企业金融化的促进效应被削弱.本文从宏观经济层面验证了企业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不仅丰富了经济周期和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的研究,而且对政府和监管部门引导企业适度配置金融资产、防范金融风险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负债是企业投资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作为融资工具的一种,对企业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负债融资对企业投资行为有抑制作用和约束作用,负债融资在投资过程中具有信号传递功能。负债融资的成本、规模、期限和方式影响企业投资的效率和投资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潘家晖 《经营与管理》2012,(12):122-125
本文运用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结构、金融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最大;银行集中度对中小企业融资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其次;金融规模对中小企业融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小。由此建议:改善资本市场制度,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模型,我们分析了集中股权结构下,股东异质性所导致的控股股东代理冲突对企业投资决策和负债融资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集中股权结构下的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动机会导致过度投资的产生,并显著提高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即控股股东的价值侵占行为不仅影响到大小股东间的代理冲突,而且会加重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冲突。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会产生公司治理的正向激励效应,持股比例的增加会降低过度投资程度、增加企业价值和降低负债融资代理成本。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则会产生公司治理的负向侵占效应,分离程度的增加会导致更严重的过度投资、更低的企业价值和更高的负债融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金融资产划分为流动型和投资型两大类,引入传统的三期动态投融资模型并拓展到无限期框架,系统考察了金融资产配置如何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理论表明,流动性金融资产有助于降低企业杠杆率并促进未来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即扮演着“蓄水池”功能;而投资性金融资产在提升企业杠杆率的同时会挤出未来时期的固定资产投资,即扮演着“替代品”功能.特别地,流动性金融资产的“蓄水池”功能在不同期限保持一致,但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替代品”功能在长期将发生反转,资金池增加会降低企业在未来时期的杠杆率并促进固定资产投资.随后,本文基于2007年~2019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半年期数据,以金融资产持有份额和金融渠道获利分别作为流动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金融资产的度量指标,利用多项式逆滞后(PIL)框架实证检验了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投融资变动的时变影响,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资产负债率与会计利润、企业价值、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表明负债融资虽具有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但更多地表现出负向治理效应;而有息负债和长期负债则呈现出完全的负向治理效应。这与已有理论的预期不完全一致,因此应完善债务约束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深化银行体制改革、强化股东监督功能以优化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12.
笔者梳理了有关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证分析模型。通过分析30家中小上市企业的融资状况,探讨了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债权融资对融资效率有正向的影响,而股权融资对融资效率有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融资约束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喜  杜瑞  高锐  李宁 《管理科学》2007,20(1):82-88
从分析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度量融资约束的指标体系,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投资支出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单一指标对实证研究造成的偏差,并将融资约束引入投资的多元回归模型,建立投资与融资约束的联系;研究其敏感性,分析在内部现金流量和投资机会有所变化时投资-融资约束敏感性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对投资有制约作用,公司受到的融资约束越大,投资支出就会越小;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量对融资约束的制约作用有影响,托宾Q大于1和内部现金流量为负的企业投资-融资约束敏感性更弱.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沪市公司为样本,对影响公司上市后资本结构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组成资产负债率变化的股权增加、留存收益增加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和原资产负债率对负债率变化有显著持续负向影响,公司规模、股票价格、固定资产比例对负债率变化有一定影响但不持续;盈利能力对股权融资和内部融资有显著持续正向影响;在公司上市后的前期,股票价格和原资产负债率对股权融资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公司规模对股权融资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构建包含厂商、家庭和银行的AD-AS产品市场均衡模型, 本文推导得到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测算方程.在此基础上, 以金融渠道获利作为经济金融化的度量指标, 基于2007年~2015年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半年期数据, 系统考察了经济金融化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及其偏离度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 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 企业资本结构偏离度越大且调整速度越慢, 尤其在非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企业和小规模企业更为凸显, 即存在非对称效应.此外, 本文还发现经济金融化显著抑制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偏好改变及抵押担保能力下降有助于理解其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负向作用.可见, 基于金融渠道的获利模式促使企业形成对高杠杆率的路径依赖, 加剧实际资本结构与目标值的偏离度, 从而不利于宏观去杠杆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6.
赵瑞瑞  张玉明  刘嘉惠 《管理评论》2021,33(11):312-323
数字经济背景下,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对传统金融格局带来了新的冲击.本文利用2011-2018年省级与市级金融科技指数及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投资规模及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企业投资规模的增加.(2)当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更高时,金融科技对企业投资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间接验证了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3)金融科技增加了融资可得性并降低了融资成本,从而为金融科技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投资这一结论提供了补充性证据.(4)虽然金融科技缓解了企业的投资不足,但同时增加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现阶段金融科技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投资,但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加强债权人监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对企业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详细介绍了融资约束和投资效率基本理论、影响因素及度量方法,试图归纳和阐述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和投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徐立  吴文锋 《管理评论》2021,33(12):3-14
实体经营与金融投资的有机结合被认为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由大到强崛起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从我国地域特征着手,探讨了制造业企业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之间的资源配置选择与效率呈现出的地域性的差异.结果 表明,东部地区上市企业经营收益越高,则会有更多资产投资于金融资产.但是,金融资产对经营收益的"挤占效应"却是西部地区更严重.而地区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这两个地区软环境指标能够解释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随着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增高和地方政府干预程度的下降,金融对经营收益"挤占效应"的负向边际效果逐渐下降,说明政府与市场环境的改善能够显著提升金融与实体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提高落后地区的软环境水平有利于引导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研发投入是制造业价值升级的重要动力。选取2016—2020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在原有研发投入和企业价值的研究基础上,加入了融资约束的调节作用分析,分别验证了高、低两组融资约束条件下,研发投入对企业价值的不同调节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正向影响企业价值,但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会负向影响对研发的投资,这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原理的结果;融资约束会对研发投入带来企业价值提升的正面效应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高融资约束组,企业的筹资难问题会加大这种显著的负面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网络结构嵌入理论,研究了网络结构不同维度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利用331份企业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本文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网络位置和网络密度均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网络异质性对渐进式创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但对突变式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