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修订版)作为测试工具,分层抽取沈阳市622名被试作为调查样本,以沈阳市城市居民为例对当前我国城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沈阳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体验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表现不太一致;(2)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及婚姻状况均对沈阳市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和人际关系量表对成都域内12所大学的97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成都地区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2)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3)自尊和人际关系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420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并有预测作用;(2)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有正相关,并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有负相关,并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临床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个体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Beck抑郁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自尊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外向型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自尊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以及各类别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神经质是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最有力、最稳定的因素;抑郁的消极态度、躯体症状和操作困难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其次,其中抑郁类别中的疲劳和忧愁心情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较大;而自尊只能解释主观幸福感很小一部分的变异。结论: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针对这些个体的影响因素,培养医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构建中学生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模型,对300名中学生采用感恩量表GQ-6、主观幸福感问卷和自尊量表进行问卷测量,使用EQS软件构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1)感恩、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2)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呈现部分中介作用,效果显著。得出结构方程模型支持自尊对感恩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省某高校选取704名医学生,采用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生活节奏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测试。结果发现自我控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511,P<0.01);自我控制与生活节奏呈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生活节奏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r=0.409,P<0.01)。自我控制水平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41, P<0.01),自我控制水平能够正向预测生活节奏(β=0.49,P<0.01)。生活节奏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β=-0.22,P<0.01)。生活节奏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059,占总效应的20.7%。兴趣爱好在自我控制和主观幸福感中起到调节作用(β=0.084, t=2.73,P<0.01)。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变迁状况,采用“横断历史研究”分析1978年至2014年间42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调查报告,考察20 827名高校教师在该量表上的得分与年代的关系。结果显示:(1)高校教师SCL-90各因子的均值与年代呈显著相关(-0.27~0.28),年代可以解释9个因子3%至8%的变异,抑郁和偏执两个因子的得分随年代上升而下降,但躯体化和强迫两个因子随年代上升而上升,这表明我国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状况喜忧参半;(2)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5个因子的标准差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0.12~0.23),这表明不同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在逐年加大,具体表现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在性别和学历上存在结构性差异,讲师是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职称差异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感恩和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大学生感恩与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VIA-IS中的感恩子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Rose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对闽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426份有效问卷。结果表明:(1)女生感恩倾向显著高于男生;(2)感恩、自尊与幸福感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3)感恩对幸福感影响显著,自尊在感恩和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感恩显著影响幸福感,自尊在二者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和社会支持感量表对社区102位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为(33.53±9.46)分,其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和付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为(36.48±6.63)分,其影响因素为性别、付费方式、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0.341,p=0.016)。结论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社区护士应通过各种不同的措施,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研究 以绍兴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EdDiener的生活满意度量表、Kanunann等人的情感量表对233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借以探讨绍兴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发现:(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略高于中等水平,性别、家庭收入因素均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2)家庭收入、家庭背景和消费状况等因素对生活满意维度产生影响;(3)性别因素则对消极情绪维度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元分析方法对采用“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简本”(SWBS-CC20)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无差异;文理科大学生、男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均无差异;女生家庭氛围体验满意度优于男生,理科生目标价值体验满意度劣于文科生;学位论文报告的大学生知足充裕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较的差异要大于期刊文献与全国常模的差异;大学生知足充裕、社会信心、成长进步、自我接受4个因子与全国常模之间的差异随着数据收集年份的推移而越来越大;地域因素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总体幸福感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Folkman的"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女生的消极应对明显高于男生,女生对于生活的满意感也显著高于男生;生活满意度还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同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则存在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对主观幸福感的解释量分别为18.8%和7.3%.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5.
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结束留守年龄小于10岁的积极、消极情感得分,5岁到10岁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大于10岁的留守儿童;(2) 结束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 中介分析表明,人格神经质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结束留守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主观幸福感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大学生村官"工程是政府加强和推进基层民主和经济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大学生村官一方面选择了与众多留在都市的毕业生不同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承受着家庭和社会的责难与质疑,在国内关于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研究目前还是空白.本研究通过总体幸福感量表(GS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国版简式量表(EPQ-RSC),并结合深度访谈,对连云港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和非村官就业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结果发现:(1)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与非村官就业生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村官以外向稳定型人格为主.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3)外倾的和情绪稳定的大学生村官个体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4)理科专业较文科专业村官的主观幸福感高;(5)收入差距并未对大学生村官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我领导力量表(RSLQ)对某高校护理学专业305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及自我领导力的现状,分析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对自我领导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自我领导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领导力呈正相关(R2=0.505,P<0.001),是自我领导力重要的影响因素。护理教育工作者可通过提高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改善其自我领导力。  相似文献   

18.
为了考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比较不同学习成绩评价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同时为丰富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提供实证性支持,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理论构建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529名初中生为被试,探讨了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由现有成绩感受﹑学习体验﹑环境激励﹑希望学习成绩等四个因素构成。可见,本研究所编制的《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在总问卷及各因子上的信﹑效度均良好,可以作为初中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9.
编制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Chinese Undergraduate Heavy-taste Culture Scale,CUHCS),检验问卷的信效度。采用方便取样选取重庆市永川区的1 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 195份。通过项目分析筛选题目,通过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得出一些结果:(1)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包括15个题目,4个因子,分别为行为特征、驱力特性、求新特性及流行诱因。(2)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所得题目的负荷在0.4160.775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61%。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的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x2/df=2.13,RMSEA=0.044<0.05,GFI=0.962>0.90,CFI=0.930>0.90,AGFI=0.945>0.90,TLI=0.913>0.90,IFI=0.931>0.90),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4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00.775之间,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1.61%。问卷进行验证性因素的结果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各项指标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x2/df=2.13,RMSEA=0.044<0.05,GFI=0.962>0.90,CFI=0.930>0.90,AGFI=0.945>0.90,TLI=0.913>0.90,IFI=0.931>0.90),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75,4个因子的α系数在0.600.70之间,4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50.70之间,4个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50.67之间(均P<0.001)。(3)问卷与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的相关系数为0.33(P<0.01)。结果表明,大学生重口味文化现状问卷的信效度较好,可以测量大学生中重口味文化的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20.
对326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利他动机、专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师范女生在社会规范型利他动机、奖赏型利他动机及利他动机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不同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之间差异显著;(2)非独生子女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移情型利他动机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师范生;工作意向不同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之间差异显著;(3)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利他动机与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专业认同在其利他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