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于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存在着“补充论”、“修正论”、“取代论”的不同观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科学论断都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体现,二者是内在的高度统一的理论。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而言,“两个决不会”具有相对性,是“两个必然”的内在要求,“两个必然”理论中包含着“两个决不会”思想,是“两个决不会”运动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个”是现代汉语量词家族中通用程度最高的一个,对它的分析会有很大的价值。从共时性描写来看,“个”可作名量词、动量词、宾语和补语标记等等;从历时演变来看,“个”字有三个不同的语源,即“个”、“佃”“笛”,“个”的出现更早一些。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大家对“个”字研究趋于完善和领域的逐渐细致化,他们在“个”的范围、结构以及“个”字的性质、特点、意义等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基于这一点,本文对于“个”字的研究综述,分为“个” 名词、“个” 专名、动 个 形/动(非名词性宾语)、把 个 ……等几个方面来论述,展现各大家在这些方面对于“个”字研究的一致性与分歧,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个”字的趋势和动态。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上,“个”依据其语法化程度的高低可分为“个1”、“个2”、“个3”三小类,分别标示“个”的量词、半虚化、非量词用法。“个”在经历语法化的同时也在发生着主观化,随着其语法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主观性亦日渐增强,“个”的主观性强弱与其语法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个”是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与词类的搭配相当自由。“动 个 ……”中“个”后面的成分既可能是一般的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也可能是抽象的不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还可能是表示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如果“个”后是一般的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大家一致同意“个”为量词,这时的“个”与其他位置上的“个”无异。可是,如果“个”后是抽象的不可个称的体词性词语或谓词性词语,人们的观点不太一致。作者用普通话、方言和古语相结合、印证的办法,得出“动 个 ……”中“个”后无论是体词性词语还是谓词性词语,“个”都是量词,同时也指出这一位置上的“个”在表意上有别于其他位置上的“个”。  相似文献   

6.
宜宾方言指示代词“恁个”“弄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方言属西南官话灌赤片下的岷江小片,其指示代词“恁个”“弄个”具有句法、语义、语用上的特殊性。首先,通过对指 示代词“恁个”“弄个”共时和历时情况的考察,可知“恁个”“弄个”在除宜宾方言外的多个方言里存在,但其用法有差异;其次, “恁个”应是中古汉语指示代词“恁”的口语化形式,且早期的用法并不明确;再次,宜宾方言中“弄个”的产生应与“恁个”有关, 应是分化了早期“恁个”的用法;最后,通过对指示代词“恁个”“弄个”的研究,可见宜宾方言指示代词系统中有古汉语指示代词 成分的残留。  相似文献   

7.
从“两个务必”的话语论断到“三个务必”的经典论断,二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变”与“不变”的统一。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是依据我们党执政所处时代、执政面临形势、执政回答“考题”等不同问题的创新性发展;“不变”的是二者都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治本色。全面把握“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及其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对于我们党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人民负责”与“民为贵”、“三个有利于”与“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两个文明”与“正德、利用、厚生三事”、“讲效益”与“明道计功”等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批判和改造,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9.
陆组轩 《金陵瞭望》2011,(22):46-46
六合区以创建“五个家园”(即:“爱心家园”、“康乐家园”、“学习家园”、“和谐家园”、“红色家园”)为载体,全力推动城市社区创先争优。目前.全区38个城市社区已成功创建各类家园117个。  相似文献   

10.
高校党组织在代表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中的定位是“固本、强基、造势”三个基点和一个“育人”目标。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处理好“昨天”与“今天”、“主食”与“杂粮”、“中学”与“西学”及“墙内”与“墙外”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解缙“文毅”这个谥号的赠授时间,历来说法不一,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成化说”、“万历说”二说。但是,目前各种关于解缙谥号赠授时间的说法都是有问题的。实际上,解缙“文毅”之谥号是南明弘光朝(1644—1645)追赠的。清初文人编写的《明史稿》和《明史》中均未提及解缙之谥号,解缙“文毅”谥号获得清代官方认可大抵是康熙后期以后的事情。从解缙一生行事来看,“文毅”之号,其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12.
林胤昌为官廉能、为人孝悌,是明末清初泉南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融合理学、心学,提出“旦气之学”,深入阐明“已发未发”之旨;他的讲学活动在明末泉南一带影响颇大,并一直延续入清;他的生平、思想、著述等方面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于慎行是晚明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于慎行一生淡泊功名,凡三黜三起,而难进易退.他由翰林而礼部而内阁,以一位典型的馆阁之臣的身份,完名全节地走完人生的历程,赢得“有明一代之完人”的美誉.在于慎行的生前身后,曾流传开一些与其相关的并称,现今可考知者有“二于”、“鲁两生”、“于、邢”、“于、冯”、“七相”、万历前期“山左三家”等六则.这表明于慎行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梦窗词集毛晋本与明钞本作比对,认为毛晋本虽未经精审校勘,但后世校雠家因未能审择点窜,故不乏以正为误者。另外,毛晋本经毛康校改后,已近明钞面貌,甚至对明钞亦有捉正。梦窗词集的著名校家,多因未见毛康校本,甚或亦未见明钞本,故对毛晋本的定谳多有失实之处。  相似文献   

15.
桂萼是嘉靖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由于“大礼议”事件的影响,历史上对桂萼的评价与其事功并不相称。桂萼一生事功以“为学为政,为德为民”为核心,其思想精华重在“经世致用”,他在君德、吏治、民生、财政、科举、教育等方面的一些重要思想,都是对儒家传统的仁政、德治、民本等经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可贵的是桂萼还针对这些思想进行积极的政治实践,对嘉靖朝革新及明后期改革皆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桂萼可以说是明中后期经世致用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6.
金文书法,在整个书法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金文为代表的西周书法被后世奉为大篆的典范。《大盂鼎铭》、《散氏盘铭》和《虢季子白盘铭》是西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正确认识和理解西周金文的笔法、结字和章法是学好大篆书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晚明文学家袁宏道对于后世文学的影响,概括讲是两大主张,一是“独抒性灵”,一是“闲适人生”.前者是一文学主张,后者是一人生态度.本文在中国文人精神的历史沿革中解析袁宏道的“闲适人生”,指出其意义有二:一则是沿袭了发源自庄子的中国文人士大夫的“以闲求适”、“以无所可用为用”的消极隐逸精神;二则是在晚明张扬自我、肯定感性的世俗文化背景上,开辟了物我直观交融的感性审美视野.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清中期沈复的《浮生六记》作为明清自传体笔记,自问世以来便因其中深蕴的夫妻缱绻深情而备受推崇。本文以《影梅庵忆语》《浮生六记》的文本为根据,以人文状况为背景,通过对文中沈复和陈芸、冒襄和董小宛的婚姻生活,以及士人重情与薄情背后原因的分析,试图以小见大,借芸芸众生的一隅看士人情爱观。  相似文献   

19.
北宋的《清明上河图》是宋代风俗画的巅峰之作,后人临摹、仿画了一系列此类纪实性画作,忠实反映了画者所处朝代的风物人情,其中也包含着建筑领域的信息。通过对比各版本《清明上河图》的概况,分别选取北宋张择端版、明朝仇英版以及清院本版的《清明上河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版本画中的六种主要建筑类型,即城门、寺院、官僚宅第、城市民居、酒肆店铺和虹桥,并分别对每种类型建筑进行纵向对比研究。以比对的结果为依据,阐述了宋、明、清三朝建筑的部分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20.
“脖子语义场”主导词在近代汉语阶段发生了演变,唐末至明前期脖子语义场的主导词是“颈”和“项”,明末开始发生分化,明清以后北方官话区中“脖”是主导词,而南方官话区主导词则是“颈”,这种两分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了现代汉语方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