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喜华 《南都学坛》2006,26(3):70-73
因个性气质、审美取向与雪莱有许多共通之处的徐志摩在诗歌创作方面多方吸纳雪莱的诗歌风格,诗歌的主题、韵律和格调都极具雪莱的浪漫风格,成为中国诗坛浪漫的先驱,因而被称为中国的雪莱。徐志摩诗歌并非完全西化,浪漫抒情和音韵美感里浸透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底蕴,细腻柔情与哀怨凄凉中体现着他的坎坷不平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雪莱不仅是英国优秀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诗歌理论家,他的文艺思想不仅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影响了20世纪初中国新诗坛的许多诗人。正是在他的影响下,杰出的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不但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并且在许多作品中都阐发了对诗歌创作的认识与见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思想。而雪莱对其诗学思想的影响,目前学术界却鲜有论及。文章对雪莱与徐志摩的诗学思想进行全面比较研究,探讨了徐志摩对雪莱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并力图揭示徐志摩全面接受雪莱诗学思想影响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的诗歌最先是受到18世纪末、19 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深刻影响和热烈激发而喷发出来的,雪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本文从两位诗人的理想气质、人生际遇、对爱的追求及徐志摩诗对雪莱的借鉴,探讨徐志摩和雪莱诗歌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4.
鲁迅和郭沫若对雪莱不同接受视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和郭沫若都受到过雪莱的影响,但他们对雪莱的接受有着不同的视点。鲁迅对雪莱影响的接受体现出较强的主体选择性,张扬的是雪莱启蒙者的反抗战斗精神。郭沫若对雪莱的接受则主要是关于诗歌创作理论,在关于诗歌的创作理论上与之形成了强烈的共鸣。呈现出这种接受视点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秉承不同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运用象征的手法,使读者更加了解诗人雪莱讴歌西风的主旨,从寓意中我们深刻地理解到西风的象征意义:雪莱歌颂西风的实质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颂革命。浪漫主义力求以象征传达诗人的感知。在浪漫主义作品中,思想通过暗示和象征的帮助激发了读者的直观感知力。浪漫主义强调形象思维和幻想与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因此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可以见到大量由形象思维与想象创造出的象征意象。  相似文献   

6.
《西风颂》是英国诗人雪莱最重要的抒情诗之一,其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均堪称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本文旨在分析《西风颂》的三个中译本中对呼告修辞格、韵律的翻译再现,探讨译文与原文的切合度、呼告修辞格,以及韵律等诗歌艺术表现手段的再现与译文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雪莱诗歌创作的年代为线索,简要地介绍了诗人的生平;概述了诗人各个时期重要作品的思想倾向;指出了诗人歌唱的重点是他响往的未来世界,即他理想中的革命;论述了雪莱的诗歌风格,指出他抒情诗的最大特点是激越的感情通过丰富的想象倾泻出来;最后,文章肯定了雪莱作为一个伟大诗人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雪莱是英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和诗剧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雪莱诗作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以期更多的人对诗人有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雪莱一生热爱自然,其诗歌中有很多自然意象。其抒情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而且再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雪莱试图通过再现美丽自然构建人类的理想社会。他还在诗作中以自然意象象征自己的品格和追求,反映黑暗的社会,也经常使用冷色意象象征死亡和内心的痛苦。  相似文献   

10.
论华兹华斯、拜伦和雪莱的爱情诗构型张婉婷(珠海教育学院珠海519000)一十九世纪初期欧美文学的精髓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诗歌的典型代表是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乔治·戈登·拜伦(GeorgeGordo...  相似文献   

11.
雪莱的诗歌表达了欧洲 19世纪初期最先进的思想。雪莱被誉为“从头到足是个革命者”(马克思 )和“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 )。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赋予古希腊神话以新的活力。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 ,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制 ,反对宗教迷信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雪莱不愧为是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12.
雪莱的十四行诗<奥西曼底亚斯>以古埃及法老的雕像为原型,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创作动机和互文背景.通过"语境还原"可以发现,雪莱并未见过这个雕像,而是利用古代和近代的旅行文本,通过诗性想像力塑造出来的一个东方暴君形象,与此同时,又借助这个形象对法国的殖民事业和殖民表述作了微妙的反讽.诗篇交织着民族主义情感与共和主义信念、帝国利益与美学理想、古典美与崇高美等多方面的张力与冲突,体现了文学与文化、美学与政治、轻灵的诗歌与写实的游记之间复杂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3.
雪莱在运用传统的英语音韵的同时,不断的尝试用音乐的演奏形式凸现情感内容,把音乐与情感融为一体,并且同语音象征结合起来,构筑了诗歌独特的音乐美感.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杜甫诗歌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越来越引起关注。通过统计近十年国内中文期刊(包括会议论文集)涉及到杜诗在英美世界的传播与接受类文章,从翻译对话性角度出发,对杜甫诗歌进行回顾和评价,并对杜诗学未来的发展和具体实践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雪莱诗歌中蛇的意象运用最为广泛、突出和典型。蛇是其作品中暴虐的君主和教会人员的品质的象征.是与反动势力合流的魑魅魍魉的象征.是为虎作伥的文学评论家们的象征.从而充分体现了蛇邪恶的意象旨趣;诗人在作品中还借用蛇反叛、坚强、机智的意象旨趣歌颂时代的善与美;蛇也是雪莱笔下最能代表人类及大自然感官和精神世界的自然之物。雪莱在这些原始意象的链条上添加了时代生活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诗人对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虔诚与顶礼膜拜,徐志摩在自然中显得逍遥而拘谨,体现出一种乐观式的悲观情思,而雪莱在自然中显得沉静而放达,渗透着一种悲观式的乐观情怀。他们通过诗歌在一种独特的体验下建立属于他们各自的自然意象群落,并且都带上了强烈的主体意识色彩,其艺术表现方式由此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7.
雪莱是十九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二十世纪初叶由于迎合了当时中国读者的集体"期待视野",雪莱及其作品在中国受到注目和广泛欢迎。文章主要考察了雪莱对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三位现代作家的影响;并力图从接受美学角度,对这三位现代作家在具体接受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加以比较探究。  相似文献   

18.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开拓了大自然的广阔领域。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和济慈所创作的两首关于秋的颂歌《西风颂》和《秋颂》,是对同一主题的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将试图通过分析这两首诗,找到诗人抒发的不同感悟和表达。  相似文献   

19.
于赓虞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1923—1949年的研究多为其好友所作,在诗歌内容、艺术形式、中外影响等方面为于赓虞研究打开了通道,其中,诗歌的情感内容与艺术形式时人毁誉不一,牵涉到复杂的人事因素;1980年后的研究为全面深化期,诗歌方面在延续前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逐渐深化,影响源由雪莱扩展至波德莱尔、《鲁拜集》、厨川白村和华兹华斯等,诗歌分期多样化,生平经历和诗论获得关注,意味着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也得以更新。  相似文献   

20.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以其振聋发聩的抒情诗记录下对生命的礼赞、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用动人心旌的诗意文心艺术地践履了他在<诗辩>中倡导的"美与自由"的审美理想.本文从三个层面对雪莱的抒情诗作了审美解读:1)诗与美:逆风飞扬的火光;2)诗与自由:心灵流淌的磁力;3)诗与想象:妙音神思之境界.以此探询这位"临风云雀"作为时代歌手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