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CO2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测算2000-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交通CO2的排放量;以2000年为基年,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因素分解(LMDI)方法,对北京市和上海市居民出行交通CO2排放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2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居民出行交通CO2排放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北京市CO2排放总量远大于上海市;(2)收入、交通工具使用次数、人口对两市居民日常出行交通CO2排放变化起促进作用;(3)居民出行强度和居民出行结构对两市居民出行CO2排放的增加起抑制作用;(4)不同交通工具碳排放水平对北京市CO2排放变化的作用为负,而对上海市作用为正.  相似文献   

2.
城市客运交通能源需求与环境排放研究——以北京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LEAP模型框架构建北京市城市客运交通-能源-环境模型,计算得到北京市2020年在不同政策情景下的能源需求趋势和常规大气污染气体及温室气体的环境排放变化趋势。研究认为:在北京市对城市客运需求量逐渐增加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以及限制私家车的上升趋势势在必行;同时,改善终端利用层次的能源结构对于降低能源需求以及减缓大气污染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研究及其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进行测算,发现2005-2010年间北京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增长迅速,而2011年相对于2010年略有下降。出行比例的下降以及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的上升则对北京市道路客运交通碳排放的增加具有抑制作用。当日均出行量为4 050万人次时,交通出行方式结构的改善可以为2015年北京市客运交通节省302.46万吨碳排放;而当日均出行量为4 425万人次时,则可以节省330.47万吨碳排放。  相似文献   

4.
基于个体出行能耗的城市客运 交通系统节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化、机动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客运交通迅速发展,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加剧。通过对城市客运交通节能管理的研究,构建了基于个体节能效率最大化的出行周转量模型,并以石家庄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保证个体出行周转量和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增加公共交通供给,实现交通供需动态平衡;合理控制私人机动交通的过快发展,鼓励采用绿色交通工具;实现个体出行与公共交通的无缝链接,能够显著降低石家庄市客运交通的能耗,减少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5.
出行成本对私车交通需求的影响及其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车交通需求是出行人自利经济行为选择的结果。在解决交通拥堵的需求管理政策中,经济政策比非经济政策更为有效。成本-需求均衡分析表明,绝对出行成本中固定成本对私车出行量的影响是中性的,而可变成本与私车出行量负相关。此外,盈亏平衡分析发现,私车相对于公共交通的相对出行成本与私车保有量也呈负相关关系。有效的私车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是在构建心理账户前提下,通过出行人的自觉行为选择降低私车保有意愿和减少出行量。  相似文献   

6.
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城区2014年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方面对出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博山城区居民出行特征及内在原因。从优化土地利用、完善道路网络、发展公共交通和加强需求管理方面提出了博山城区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2007年石家庄市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取得处于不同交通中区的城市居民出行强度和出行方式的基础数据。归纳总结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基本特征在不同区域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为石家庄市未来交通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群城际客运双头垄断市场寡头间可能采取的自由竞争和相互勾结这两种定价博弈可能,利用均衡理论和乘客出行广义费用模型,分析采取投资回报率管制和价格上限管制两种措施对城际客运交通结构的影响,能探讨城际客运交通价格管制策略,达到优化客运交通结构的目的。两种管制方法综合使用能鼓励有效投资,利于城际客运交通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以西安市为研究地点,运用统计学与交通工程学相关理论及方法,对4000名城市居民进行出行调查,分析其日常出行时间、出行目的、出行距离以及出行方式等规律,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特点及交通系统状况,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对策:错锋上下班、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人汽车增长和有计划地引导城市优质资源外迁等,为城市交通规划及相关政策出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低碳”一词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广州、中山、深圳和珠海4个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14个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状况、交通出行状况与城市背景的关系、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以及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提出了交通出行“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出行低碳化、发展新能源技术和加大政府的宣传力度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居民通勤模式选择视角,从出行效用和出行成本两个维度对私家车主和乘客的出行决策变量进行解构,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私家车合乘共享服务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只有当供需两侧的初始规模超过临界规模时,才能激发正向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实现全民参与合乘共享;供给侧临界规模相对较低,以供给侧拉动需求侧,演化时间更短。私家车主对合乘共享服务的接受速度与交通运行指数、私密性效用和价格水平正相关,与抽成比例负相关;乘客对合乘共享的接受速度与交通运行指数、舒适性效用正相关,与价格水平负相关。因此,平台既要在短期内对供给侧实行倾斜补贴,还需通过调整抽成比例、合理定价、完善技能培训和评价机制等措施,持续提升服务性价比和用户满意度。政府应合理确定每日接单上限,适当提高价格上限,设置合乘车道,鼓励通勤时段的合乘共享。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城市交通系统对老龄化社会的适应性。根据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利用非集计理论和方法构建的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模型,可从源头上分析影响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的个人、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并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是否持有驾照、月票,家庭月收入,家庭交通工具拥有情况等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利用模型估计得到的参数计算事件发生比,可进一步了解各影响因素对老年人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石太客运专线的建设必将引起通道内旅客出行的旅行时间、旅行速度、方便程度等特性的变化,这将带来石太通道客运结构的改变。对于石太客运通道内旅客选择交通工具影响因素的重要度评判,本文提出基于问卷统计结果及通道内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的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处理进行改进,最终确定该通道内旅客出行的方便性重要度最高。这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旅客出行的影响因素,避免了一般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因素的影响,在评价这种大运量客运通道内的旅客选择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评价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事关家庭能源消费,对于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个体、群体两个对象,从主观、客观两个视角梳理了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深入阐明了各影响因素的概念、相互联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正在由主观因素转变到客观因素,从个体因素转变到群体因素,且存在以下不足之处:若干心理变量的解释和作用机制仍存在争议;缺乏行为的社会网络构建和扩散分析;过度依赖经典的“刺激-反应”行为主义模式和“成本-收益”的理性决策架构;缺乏由行为到态度等心理变量的逆向反馈分析。未来应结合中国国情,通过系统学和社会网络的方法探究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动机、实施、强化、约束、反馈、路径及扩散等动态过程,并引入实验法来加强引导政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梳理成都的经济、公路交通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成都市自驾车旅游出行进行了调查分析,从收入、年龄和职业情况三个方面,探讨了短途自驾车旅游出行的特点,分析表明: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旅游出行的最主要因素,同时,随着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和成都私家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自驾车旅游交通需求将逐渐成为成都地区交通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城市居民工作出行方式选择,将出行方式划分为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基于直接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舒适性成本构建了不同交通方式广义出行费用,用广义出行费用代替出行效用,根据出行者出行选择效用最大原理,引入logit多项选择模型研究不同出行方式的选择概率。定义城市居民工作出行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竞争强度,分析不同出行距离下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竞争关系。选择哈尔滨市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工作出行时间集中,不同出行距离下,城市居民工作出行选择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差异显著,公共交通和私人交通竞争存在2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小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出行特征,结合学生上下学出行特征,结合学生上下学出行模式和认知发展差异进行调查设计,对福建省晋江市抽样的8所中小学2 026名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小学生通学率超过90%,普通小学学生以步行出行为主,且大部分独立步行在交通环境中时,示范小学学生以私人机动化出行为主;有住宿条件的初中,通学率均在50%左右,普通初中日出行以非机动化交通方式为主,重点初中日出行和周末出行均以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对于公交协同规划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作用.以深圳为例,按轨道车站覆盖范围划分出核心影响区、主要影响区、一般影响区及非轨道影响区四个圈层,问卷调查居民家庭户属性、个人属性、出行行为特征.从出行者属性、出行特征两个方面选取影响因素,研究不同影响区内居民的出行方式结构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居民收入与方式选择行为的关系、交通方式的适用性等角度为公交规划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协调区域内的电力资源。为研究面向储能的光伏微网电力成本变化情况和优化对策,基于微网多主体结构构建微网电力成本均衡模型,以微网内分布式光伏供应及用户电力需求的统计数据为主要输入对象,并设置变量来区分不同情景下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微网分布式电力收益函数和用户购电成本函数,刻画微网电力资源调度的动态均衡变化。基于微网电力资源调度实例,发现微网在并网情景下的购电成本小于储能情景下的购电成本(C并=2 033.6元C储=2 633.6元),且储能情景下购电成本的22.8%都来自储能设施的日折旧费,因此,加大科技研发和增强微网协同管理可以降低微网成本。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运输技术进步与出行环境变化,对路径选择模型的改进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累积前景理论为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引入运输时间价值,构建广义出行成本函数,定义出行成本参照点,构建出行前景值的计算模型,通过算例表明,累积前景理论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计算方法中出行者“绝对理性”的缺陷,其对路径选择的描述较之数学期望方法更为接近现实情况.从该视角对运输时间价值与路径选择行为间的关系研究可以为交通规划和政策制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