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逻辑学的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指在对思维的反思中,逻辑学要准确的把握思维规则,并且不断的总结人们思维实践的规律从而完善其理论形态。逻辑学的现代化是对自身进行逻辑反思的必然,是及时总结人类思维实践的需要。我国要实现逻辑的现代化,必须改变落后的逻辑观以实现逻辑教学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逻辑在中国走过了百年的历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逻辑学百年》作为中国逻辑百年里程碑式的著作,对中国逻辑百年的发展脉络作了较详细地探讨并对逻辑理论的重要成果作了概述,把中国逻辑百年历史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但是,它却忽视了我国逻辑学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逻辑学百年的历史发展中,逻辑理论的引入、完善和发展一刻都离不开逻辑的应用。人们是始终把逻辑学作为思维工具,使其在思维实际的运用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的。逻辑应用是逻辑发展的动力之一。如果不谈逻辑应用,轻视逻辑应用的理论,逻辑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逻辑应用仍将是我国逻辑学研究与教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逻辑学要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根据逻辑学的现状,必须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发展以下领域:传统逻辑、现代逻辑、人工智能、辩证思维与思维科学。其中,逻辑学的认知方向的研究是大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4.
王路教授是我国逻辑学界的知名学者,其逻辑教学观点的独树一帜在学界产生了巨大反响。王教授的逻辑教学思想可归结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逻辑现代化",它是指逻辑教学的现代化,而非逻辑学科的现代化;高校逻辑教学主要内容改革是指改革要以现代逻辑的知识体系替代普通逻辑;"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不是高校逻辑教学改革的方向。虽然,王教授的逻辑教学思想引发了激烈论争和讨论,但其逻辑教学思想中蕴涵的三个重要特点常常被学界忽略或误解,而这三个特点却为我们深入讨论高校逻辑教学和逻辑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也谈我国的逻辑教学——与王路先生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理逻辑是在普通逻辑发展过程中相对于传统逻辑的高级阶段,而不是真正的现代逻辑,因此,不能借逻辑现代化的口号用数理逻辑内容取代大学文科逻辑教材中的传统逻辑内容。大学文科逻辑教材的任务,是要让学员通过逻辑学的学习,掌握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的一般知识,以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培养杰出的逻辑学家  相似文献   

6.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有充分的判据表明我国"逻辑教学现代化"已"初步实现",但要达到"全面实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体现在逻辑学专业研究生培育和哲学专业本科逻辑教学的现代化事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体现在非哲学专业本科和非逻辑专业研究生逻辑教学还极其薄弱,而基础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逻辑教育亦亟待加强。逻辑工作者应当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致力于各层次逻辑教育工作,并推动全社会逐步提高对于全面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为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的逻辑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逻辑学界从1978年提出“逻辑要现代化”的口号。但20年过去了,高校的逻辑教学依然是以传统逻辑为主。这种做法实际上仍然是拒绝现代逻辑:它肢解了现代逻辑的知识体系,歪曲了现代逻辑的基本精神。逻辑理论和方法是一个整体。它在我国亟待普及和提高,所谓普及应该是一阶逻辑,而不是传统逻辑。  相似文献   

8.
从传统逻辑的现代化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2 0多年来我国高校文科① 进行的逻辑教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反思。指出 ,传统逻辑比较全面地研究了人类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比较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了论证 ;它是一切逻辑科学的基础 ;它最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普通思维的逻辑基本规律 ;它虽然具有种种局限性 ,但至今仍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特别是对于高校文科学生来说 )。由于人们对“逻辑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口号的误解 ,我国高校文科的逻辑教学改革走偏了方向 ,致使我国的逻辑教学在近些年来陷入了低谷。我国高校文科逻辑教学要走出低谷 ,必须走出对传统逻辑现代化和逻辑教学现代化认识的误区。传统逻辑现代化的前提是保留传统逻辑而不是以数理逻辑去取代传统逻辑 ;逻辑教学现代化是整个高校的逻辑教学系统要现代化 ,而不是以数理逻辑教学去取代传统逻辑教学。“取代论”者的论据是站不住脚的 ,我国高校文科的逻辑教学仍应以传统逻辑为主 ,数理逻辑为辅。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逻辑学也不例外。要建立科学的逻辑教学体系 ,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教材体系体现正确的逻辑观。  相似文献   

10.
逻辑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从它产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逻辑理论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两个阶段 ;而现代逻辑的发展又经历了由经典逻辑到非经典逻辑的变革。恩格斯曾经说过 :“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 ,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 ,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在不同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 ,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因此 ,关于思维的科学 ,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 ,是一种历史的科学 ,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1 ]”逻辑学从传统逻辑到现代逻辑、从经典逻辑到非经典逻辑的历史 ,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逻辑教学大讨论中,有的文章对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思维实际的认识是错误的,对传统逻辑的局限性还没有深刻的认识,仍坚持以传统逻辑作为高校逻辑入门课的教学内容。这些观点,反映了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阻碍了我国高校逻辑教学从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转型。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对实现我国高校逻辑教学现代化就是十分重要和非常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理论家对批判性思维的界定,教科书的主导类型以及实际教学内容和相应测试,都表明逻辑主义成为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主流。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在于对信念和行为合理性的反思,逻辑特别是非形式逻辑作为一种规范理论,则是表明合理性的工具。这就决定逻辑思维技能的培养在批判性思维教学中处于基础地位、核心地位。因此,批判性思维教学中的逻辑取向是必然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使逻辑与个人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真正紧密地联系起来,为逻辑教学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王保国 《延边大学学报》2011,(2):140-144,F0003
大学教育既是专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本科阶段要侧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维品质的提升,目的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逻辑思维品质的培育和提升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逻辑教育教学能够培育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提升逻辑思维效率,能够使大学生拥有科学思想、掌握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精神。这些都是培育大学生思维品质和提升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从假言命题中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种逻辑真值分析入手,结合实例,解析逻辑问题中所蕴含的思维规则,总结在逻辑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训练和引导学生遵循逻辑规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奠宙教授有着多年高等数学教学与研究的经历,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又对中小学数学教育有着系统而深刻的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许多数学教育改革的见解.他认为必须要依据数学科学的发展趋势,转变我们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摆脱多年来逻辑推理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束缚;要改造数学题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改进数学教育的研究工作;更新内容,实现数学教材的现代化.张奠宙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批判、历史的反思、国内外数学教育现状的比较,来源于对数学科学发展规律及趋势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具备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素质。这样的能力和素质是需要培养才能形成的。文章从分析逻辑与语言的关系以及逻辑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由“客观世界→思维→语言”这一人类认知过程顺序推出了它的逆向过程“语言→思维→客观世界”的逻辑合理性。同时,还论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可能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倡导:为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应尽可能地使用符合逻辑的语言表达式。因为唯有如此,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规律才成为可能,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才拥有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藏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 ,存在着经济、政治、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还存在着一个内在的关键因素 ,即人的主体性对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因为 ,人是文化的活的承载者 ,如果没有人的思维、观念的现代化 ,就不会有文化的现代化 ,历史上吐蕃文化的兴衰和新中国建立以来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与藏人主体性的解放程度有着紧密的逻辑关系 ,同时也是对藏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个昭示  相似文献   

18.
推理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始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的逻辑教学 ,1987年是逻辑教材建设的一条分界线。此前的教材虽著述颇丰 ,但基本上没有触动传统逻辑的理论框架 ;此后的教材则围绕着教学内容的改革和逻辑现代化的口号展开了讨论。实际上 ,要实现逻辑教学现代化 ,除了编写高质量的大学逻辑教材外 ,还必须实现思想观念的三个变革 ,即由非系统观向系统观转变 ,由阶段发展观向跨越式发展观转变 ,由传统的人才观向新的人才观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