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警察审讯是刑事司法的决定性阶段。审讯犯罪嫌疑人的警察试图查明发生的案件事实,如果可能的话,还要获取口供。一旦嫌疑人招供,案情就"水落石出"了,案件很可能就会以定罪而告终。过去,警察可以将讯问当作一场具有攻击性的权力游戏。在西方国家,随着启蒙运动、自然法观念和宪法对个人权利保护的确立,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措施得到了发展,警察攻击性审讯技术不再被认同了,但该过程尚在演进中。而今,对嫌疑人最重要的保护措施就是反对自证其罪特权。该特权被解释为要求在审讯开始之前,先对嫌疑人进行警告。警告内容包括沉默权以及律师帮助权等,为了落实这些权利,采用了证据排除规则。而如果嫌疑人想要保持沉默或者会见律师,审讯是否需要中止?而且,大量有损于嫌疑人自主决定权和自由意志的审讯方法被视为非法方法。是否可以对嫌疑人保持沉默做不利推论?尽管有这些保障措施,直到今日,警察审讯必须仍被视为一种权力游戏。应当如何进一步发展这些规则,使得审讯成为一种公平的游戏,这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毒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与艾滋病、恐怖活动并称为世界“三大公害”.而毒品犯罪案件由于其案件和侦破的特殊性,其管辖问题在刑检工作一直是困扰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2014年第一季度受理移送毒品犯罪案件及审查起诉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办理行为地系外辖区的毒品案件在受案、办理中存在的管辖争议的原因,并依据法律规定联系实际,提出办理此类移送案件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不当审讯的直接效果是获得犯罪嫌疑人对案件事实的承认,但容易导致冤案的发生。侦查实践中,不当审讯的存在,有其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和较高的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是其体制根源与制度症结。治理不当审讯,应对不同强制措施之下的审讯时空进行严格限制,降低刑事拘留、逮捕的证明标准,对侦查机关的目标考核制度进行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4.
预审工作成功的关键是在掌握犯罪事实及其证据的基础上,洞悉被告人的心理状态并采取最佳审讯对策。而在审讯过程中,语言既是沟通预审人员与被告人的信息载体,也是体现和实施审讯对策的最有效的工具扣武器。近年来,预审言语越来越引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案件一直是公安机关办理中的一个难点。公安机关由于主客观多种原因在对毒品案件尤其是贩毒案件的办理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注重毒品案件的办案质量,培养和增强民警的证据意识等是有效打击毒品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公安审讯过程中,笔录的录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笔录录入最先是简单的纸和笔。这种方式的缺点显而易见:录入效率低、管理、保存不方便、美观度不理想、修改不方便等等。随着电脑的出现,使用Word、写字板等电子编辑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录入笔录的效率。然而审讯询问笔录有它自身的格式特点和司法机关的特别要求,例如笔录要求安全、保密、不能随意篡改以及笔录要和相关的案件、录像文件有紧密的关联等等。通用的编辑软件并不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所以要真正实现审讯笔录录入电子化,就必须有一套专门针对公安审讯特殊要求的软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系列性犯罪案件的增多,进行并案侦查这一侦查措施在检察实践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建立检察机关并案侦查制度,明确规定检察机关对于与正在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密切相关的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犯罪,以提高贪污贿赂和渎职犯罪案件的突破率是检察实践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8.
河南首起特大"瘦肉精"案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危害食品安全的典型犯罪案件,对于相关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该案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关键是对于危险方法相当性的认识与判断。应运用类比的思维方式和解释方法,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从而判定行为是否具有危险方法的相当性。该案中刘襄等人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非法经营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想象竞合犯,根据从一重罪处理的原则,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性。有下列因素影响了该案的定性处理: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及刑法理论因素、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特征因素、民意因素和政策因素。该案定罪是多种因素综合发挥作用的结果。该案对于一般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定性具有启示作用,即在定性过程中应注意案件具体情况的分析、犯罪特征的考察以及多种因素对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洗钱犯罪是一种跨国性犯罪。洗钱行为与国际有组织犯罪、恐怖主义犯罪、国家公职人员渎职犯罪等相勾结,严重挑战着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已成为影响国际和平与发展的“毒瘤”。因此,对洗钱犯罪必须加强打击力度。本文根据洗钱犯罪案件的特点,总结了当前我国洗钱案件的侦查方法与措施,为有限地开展洗钱案件侦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一种恶劣的审讯方法。我国刑法规定了专门的罪名,刑事诉讼法也列有专条禁止刑讯逼供,但是,此类案件仍然是层出不穷,本文试用对刑讯逼供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成熟的做法,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盘查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随意性、强制性和歧视性三大问题。要实现盘查的法治化,就必须制定使用盘查的合理标准,完善盘查的合理程序,确立以任意性为主的盘查原则。  相似文献   

12.
讯问作为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的一种侦查行为,是一种多结构的诉讼活动。讯问这种多结构性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包括无罪推定、程序正义和人性论三个方面。这要求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作出相应的调整,以充分发挥讯问的取证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反贪审讯是获取证据、揭露和证实贪污贿赂犯罪的重要手段。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往往身份特殊,反侦查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一般都会拒不供认以逃避处罚。侦查人员在对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审讯中,必须熟悉案件材料、全面了解审讯对象的基本情况、准确把握被审人员的心理、制订周密的审讯方案,并合理运用瓦解法、单刀直入法、四面楚歌法、火力侦察法、密切配合法等方法,攻其要害,迫使其在心理上认罪伏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下我国的贿赂犯罪形势日趋严峻,大案要案频频发生,其方法、手段也日渐多样化的情形下,我国刑事立法把贿赂犯罪的贿赂物限定在财产性物质上其弊端日渐显现.权色交易已不属于私德范畴,而是属于公德范畴并纳入到法律调整范围.将性贿赂入罪虽存在定罪量刑、取证、证明等方面的重重困难,但是,这是立法技术问题,不能以技术操作的困难来否定立法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部分检察业务中已逐渐得到贯彻落实,然而在贪污贿赂案件查办中对该政策的贯彻却鲜有涉及。在对贪污贿赂案件查办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必要性、差异性进行初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贪污贿赂案件查办中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四项工作机制,以期推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检察权运行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6.
商业贿赂犯罪是发生在商业活动中的以贿赂手段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经济利益,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笔者对2003年至2006年6月昆明市检察机关立办的58件63人工程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整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不少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权色交易,使得性贿赂大量滋生,其社会危害性在某些方面比起金钱贿赂有过之而无不及。性贿赂与其他贿赂罪一样,侵害的法益都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因此,转变传统观念,将性贿赂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对性贿赂定罪量刑,已成为惩治腐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单位行为是单位在其整体意志支配下实施的为单位谋取利益的行为。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包括非国有单位。针对不同的犯罪对象,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客体存在差异。应该根据犯罪对象的性质来区分行贿罪、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应该比照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不同等级的量刑幅度。《刑法》不应该对单位行贿罪规定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9.
抑制贿赂犯罪的法律制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贿赂犯罪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低风险 ,这和贿赂犯罪证据相对稀缺密切相关。而现行法律对于行贿、受贿同时打击的双打法律制度 ,促使双方为避免刑事追究形成利益共同体 ,贿赂犯罪的信息、证据更难以逸出、取得。应当充分重视行贿、受贿双方内部固有的矛盾、对抗关系 ,并相应地设计采用单打法律制度 ,利用制度的力量 ,促使双方自始至终朝冲突、对抗的方向发展 ,从根本上解决贿赂犯罪证据稀缺问题 ,最终提升贿赂犯罪受查处、惩治的机率 ,收抑制其发生之效。  相似文献   

20.
实践中 ,贪污贿赂案件经常产生一些疑难问题。在特定的情况下 ,赋予犯罪嫌疑人特定的举证责任作为侦控方负举证责任的例外 ,对于合法、有效地打击贪污贿赂犯罪 ,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