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出现了主流文化、知识分子文化、市场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中,凸现了传媒的发展与文化多元主义的冲突、强势文化与民族性的冲突、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冲突、网络文化与传统媒体的冲突,也引申了文化领导权的重建问题。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使中国的文化葆有自己传统的文化精神,并在与全球文化的对话中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现实的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伴随着不同思想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交流,翻译研究重点也从语言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翻译研究,:不同文化在传播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显著的文化渗透特征。译者在文化翻译的过程当中起到了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同时也加剧了文化渗透现象。反之,文化渗透也对文化翻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翻译与文化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文化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葛兰西在革命实践中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阐明了掌握文化领导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指明了夺取文化领导权的策略,提出了要重视知识分子在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这一理论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它反映了一种新的文化理念;在文化结构论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社会各种文化元素、文化形式的协调互动和有机统一为根本特征的文化,它展示了一种新的文化自觉;在文化社会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人的全面发展相契合的文化,它呈现了一种新的文化愿景。  相似文献   

5.
王锺陵先生在本文中 ,叙述了他如何根据镇江历史文化的实际 ,为镇江文化建设确立一个战略构想 ,以及在十余年间又是如何坚持不懈地推动这一构想得到实现的过程。本文不仅具有地方文化建设的一段史实的记录的价值 ,而且更重要的是 ,它还提出了一个地方文化建设的思想 :地方文化建设必须在全国性的文化层面上寻求支点。不能在全国性文化层面上获得支持 ,地方文化建设就不可能有一种开展的气局。所谓在全国性的文化层面上寻求支点 ,首先是指要找到地方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位置 ,其次又是指地方文化建设要能够纳入到全国性的文化的、学术的活动之中。地方性的文化建设如果能够在某些方面丰富、深化了全国性的文化 ,那末它的价值就得到了升华  相似文献   

6.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安徽地域文化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个文化区域,三者在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学术文化领域,主导淮河文化的是道家思想,主导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的则是儒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区域的差异性与趋同性,显示出安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阐述了安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其当前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挖掘其珍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音乐是在五四新文化的滚滚洪流中得以真正起步。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织中,在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碰撞中,在新式文化与旧式文化的冲突中,中西音乐文化实现了初步结合即中国新音乐真正起步。其标志:形成了中国第一代作曲家,开启了“西乐中用”的创作之路,结下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文化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隐喻是语言的一部分,是文化在言语中的集中表现,不同的文化语境下隐喻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能离开文化语境而单独存在。本文主要介绍了隐喻的本质、定义和对文化语境的理解,分析了隐喻与文化语境的关系,并且在文化语境相同与不同的时候,对隐喻意义的理解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全国“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理工大学召开至今,学术界在科技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科技文化的内涵、科技文化软实力与文化强国战略、科技文化的当代反思、科技文化的生境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择要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文化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何在这一热门话题 ,在总结前人对此论题的见解上 ,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了文化传统并非皆是活文化 ,活文化亦非全都是文化传统的论断 ,并指出文化传统并非皆是精华 ,传统文化非死文化 ,应该是在一种动静态相互交替变化过程中向前发展的。并对二者概念认识的范畴重新作了界定 ,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认识文化传统 ,在文化事象范畴界定传统文化 ,在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其属于精华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16.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贾府由盛而衰 ,大厦倾倒。与其相反的是 :赖家虽为贾府的世仆 ,因其在贾府管家时间长 ,权势重 ,善于拍马逢迎主子 ,钻了贾府管理混乱的孔子 ,渐次发迹 ,超越常人 ,最后连主子也要向其乞借遭冷遇。这一主仆贫富易位的典型事例给世人留下颇值得深思回味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现象,分析了在高校中,学生学费、宿费在办学经费中的比重及学生欠费问题给高校办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指出制度不健全、家庭贫困、就业因素、观望心理等因素是目前高校学生欠费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解决高校学生欠费问题的对策是:建立健全一体化的收费管理体制;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格执行学生收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20.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