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资源实行权威性分配的手段.公共政策中的利益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和政策对象,公共政策在三类利益主体的博弈中制定、执行和评估.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引出了制定公共政策的博弈原则.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政策方案、执行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对于公共政策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公共政策的规制和引领,政策目标的形成过程首先要分析政策主体的需要和政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明确政策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博弈。通过协调政策子系统之间的低碳政策信仰、构建政策主体之间及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低碳对话机制、引导低碳舆论融合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利益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范畴,实现公共利益是教育政策制定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包括利益主体分析、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实现方式分析以及利益结果分析四个方面。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择校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导致的,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根本原因。择校代表了一种个人的基本权利,体现的是个人利益。通过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是治理择校问题、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选择中价值冲突根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公共政策作为一个过程,在制定、实施以及评估的过程中存在着时空、对象选择、职业伦理等几个层面的价值冲突。指出公共政策中价值冲突既有政策过程本身的客观原因,反映在政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和"负效应"两个方面,也有政策过程的价值观根源。认为公共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实质上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主体基于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差异,反映了基于多元化需要基础上政策参与者间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强势利益集团、普通利益集团、弱势利益集团,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施加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利益集团所掌握的资源以及在社会结构中的不同地位置,使他们在表达自身利益需求的有效渠道及方式存在着差异,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社会利益的平衡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通过承认利益集团的政策主体地位、加强制度保障、建立反馈体系等三方面内容完善利益集团的利益表达机制,使不同的利益需求都能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现象日渐增多。试图从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角度来回答公共政策产出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差距问题。运用社会心理学以及PV-GPG理论阐释了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的群体合作与群体冲突行为产生的过程,从中分析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逻辑起点、原因以及影响要素。研究发现: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逻辑起点是政策利益主体的认知分歧;公共政策绩效损失产生的原因是,公共政策绩效生产过程中政策价值目标的相对稳定性与利益群体价值分散性的矛盾;影响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主要因素有认知场所、社会观念以及政策包容性。最后提出了减少公共政策绩效损失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利益集团担当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利益集团对政策制定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其积极影响是有助于促成社会问题上升为政策问题,有助于保证政策方案规划的科学民主,有助于加强对政策制定主体的监督与制约。其消极影响表现在,造成了利益表达的片面性,使得政策的权威性受到质疑,加剧了政策议程的不平等,影响了政策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8.
金登的多源流模式理论对“社会问题缘何走向政策议程”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描述政策制定动态本质的多源流分析框架。多源流模式理论倡导的三条独立的溪流——问题溪流、政策溪流、政治溪流相互结合冲开政策之窗,最终走向政策议程的理论模式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启示。在我国政策议程的设置日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过程中,应通过拓宽公众利益表达渠道,增加社会突发事件信息的透明度,丰富政策制定主体等方式完善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统筹兼顾:公共政策制定的方法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政策制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以统筹兼顾作为方法论依据,实质上就是运用统筹兼顾的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来支配公共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选择,指导公共政策主体制定出一系列具体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方案,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在公共政策领域的具体落实。当前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未能始终贯彻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影响因素。因此,必须以统筹兼顾的方法论作为根本依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取向,更加注重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断提高政策制定者统筹兼顾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实现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不断调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背景下,人民享有更多的利益表达权是必然趋势,公共政策制定中健全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是现实利益分配的需要,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利益表达机制中,主体、客体、渠道、方式“四位一体”的协调贯通是主题;目前尚存在主体不平衡、客体不作为、渠道不畅通、方式较激进等问题;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通过四大措施健全和完善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利益表达治理机制是破题之道。  相似文献   

11.
政策问题就是经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有关决策部门,成为决策者研究和分析人员分析对象的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社会问题被认定为政策问题,并被纳入到决策机构的议事日程或行动计划的过程,就是政策议程。政策议程实质上是社会公众反映和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促使决策者制定政策予以满足的过程,也是决策者综合与平衡不同阶级、阶层和集团的利益,并通过政策制定予以确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信息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至关重要。首先,从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络信息对公共政策信息源、层级制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传递以及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影响进行分析;其次,以上述影响机理为据,在政府可通过缩减控制幅度成立专门信息管理机构强化信息的搜集、传递与政策执行的前提假设下,基于塔洛克的等级歪曲模式,构建涵盖互联网信息的公共政策执行效益模型;随后,对模型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即政府可以通过把控信息源,或者通过网络信息及网民舆论监控政府委托代理层级中的信息传递“倒逼”各级政府部门尽可能地客观真实传递公共政策信息,从而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益,可以通过协调委托代理层级与政府网络信息管理部门控制幅度以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益;最后,基于主要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的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公共利益的问题,而公共利益内部又孕育着政府利益,本文从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的相互关系开始分析,进而分析政府利益扩张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克服政府自利性行为的有效途径。强调政府的根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公共利益,探索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与政府利益互惠与公正的基本路径,规避不适的政府利益对公共政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有限理性利益人的视角,通过对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过程中各方政策利益相关者的政策利益的解析可以看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政策利益变化。政策主体需要明确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存在,解析政策利益及其变化,完善政策方案设计与配套措施,建立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退出机制和问责机制,才能保障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政策过程作为一种分析中国特定背景的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其一,公共政策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环境和体制下被制定和实施的。其二,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影响的重要变量有哪些,这些变量(如官方决策者、社会群体、大众媒体等)中哪些变量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其三,对公共政策制定起决定性作用的群体、组织或个人,他们的政策偏好在政策选择中所依据的标准和条件是什么。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构成了转型期的中国政策过程模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变迁中由于涉及对私主体财产权的拘束而执行困难,并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情形,在实践中屡有发生。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就集中反映了此类问题。由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所有者财产权之取得具有长期的政策背景,而产权移交又涉及其权利减损,进而出现政策执行困难。究其原因,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产生的特别牺牲,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之间存在冲突。前者的不可期待性与后者的可期待性之间界限模糊。调控与助推理念的适用有助于调适二者的关系,促使利益调控成为行政法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而建构以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溯及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调适标准,使公共利益维护和私人利益保障之间尽可能平衡,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应该持何种伦理标准,国外学者争议颇多。功利主义者认为公共政策应当坚持功利原则,也就是最大多数人幸福原则;诺齐克则坚持认为正义就是正义的持有,公共政策应当坚持这一原则;罗尔斯从社会合作理念出发,坚持认为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合乎从远处状态推出的两个正义原则;阿马蒂亚森从自由的发展理念出发,坚持认为公共政策的伦理标准是基本能力平等原则;德沃金从接受市场的不平等出发,认为公共政策制定必须坚持资源平等原则。这些争论都只考虑了政策的一个方面。公共政策必须坚持公共利益为基本价值导向,这才是公共政策的更为基本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试论公共政策分析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公共政策都是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基础上制定的,它代表着社会基本群体的利益需求。价值取向在公共政策分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利益表达诉求机制这样的具体形式,影响着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整体利益不是虚无缥缈的理念,而是可以生成的和应用的制度体系,是建立在国家与个人博弈基础上的共赢。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其面临着政府单一行政管理失效和公众参与渠道不畅等现实困境。构建社会整体利益实现机制需要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发展公民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合作参与决策制定,实现政府、个人与社会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