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目前我国艾滋病蔓延的状况与检测情况存在差距,检测滞后已成为防艾工作的瓶颈。为此,提出了在我国全面推行自助检测的建议,初步论述了自主检测的优势、实施中应该注意的政策、伦理问题、实施方案以及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希望能对我国艾滋病检测工作有一个实质性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及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米袋子"、"菜篮子"影响到城市的发展。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既有农村经济发展不足、不当和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的经济根源,也有政府环境管理行为不当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影响的政治根源,还有农民价值取向和农民环境意识淡薄等更为深刻的社会意识根源。  相似文献   

3.
安定区(原定西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调查反映出该区农民环境教育措施与"水保立区"的宏观战略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失衡、农民环境教育与市民环境教育失衡。应通过如下措施予以矫正:制订农民环境教育计划,实现政策措施与"水保立区"战略的对接;坚持农村视角,保证农民环境教育内容的适应性;创新教育方式,提高农民环境教育的实效性;整合现有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农民环境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4.
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主要瓶颈在于企业的积极性不高。而影响企业积极性既有企业本身的因素,同时也有社会的、政策的和学校的因素。现根据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因素,从政府的政策、学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以及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现有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资源依赖型工业发展模式,将日益受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以科技创新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和“科技依托”方向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依托比较研究河南省工业结构的现状,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调整工业结构的关联效应,剖析形成河南省现有工业结构的内外因素,提出增强技术创新是河南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正当权益长期因二元经济结构被剥夺,用"三圈理论"分析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实施的瓶颈,困扰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较高影响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转移接续"是制约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的瓶颈;保险基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模式是形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空账的主要原因。对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创新设计,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7.
阅读量和新闻能力存在正比关系,许多新闻业者新闻能力不强,尤其是一些非新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准新闻业者")在新闻工作从业实践中难以适应,原因是其阅读量不够,这与其多年来所受教育的内容、知识结构、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有必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准新闻业者"法定学历和新闻能力不相称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应举措,增强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以及改革现有的教育方式,以法治教。  相似文献   

8.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作为现代城市与传统村落之间的"混合社区",城中村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改造城中村是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构建与身份转变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功能弱化、专业化动力不足、职业化瓶颈明显等普遍性、深层次的问题。辅导员工作"1+X"模式对现有辅导员工作体系进行优化设计,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畅通和拓宽辅导员职称、职务发展通道,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工作主体协同育人的作用,以期"解放辅导员",从而加快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实现辅导员"横向"和"纵向"的职业动态化发展,提高辅导员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城郊村落水环境恶化的社会学阐释———下石村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浪潮下,城郊村落发生了急剧变化。环境问题的产生即是表现之一,在此问题中,人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在影响人行为的众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发挥着最主要的作用。通过对下石村水环境恶化状况的调查,基于对村民生产方式与谋生手段转变的分析,揭示水环境恶化背后深刻的文化逻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科学的"无意识"和"私"的观念,谋生手段转变的文化逻辑在于"生态道德"与"池塘伦理"以及村庄的"生活面向"。研究发现,环境问题的治理,"治人"是本,只有改变人的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把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入口关”和“出口关”,才是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由于语言及其测试方法的固有特点,外语试题中往往存在被称之为“陷阱”或“迷津”的难点。外语教材和教辅材料要帮助学生有效突破这些难点就必须具有严谨性、切实性、适宜性,否则因其本身的谬误和缺陷而形成的“绊脚石”会对学生带来极其有害的障碍。在确保语言文字质量和外语试题拟定可靠性的同时,教材教辅在编审时还须避免各种敏感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利川方言中,“哈”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气词。语气词“哈”由来已久,至今仍普遍使用,生命力很强,在各年龄段的利川人的日常交际中出现频率很高。语气词“哈”在利川方言口语交际中的存在形式多样,位置灵活,功用各异。在利川方言中,语气词“哈”具有多方面的语用功能:用于疑问句句末,以寻求确认或推进交流;用于祈使句末,以形成合作商榷的氛围;用于陈述句句末,以重复或核对信息;用于句中或小句末,以提示注意或停顿。等等。此外,语气词“哈”在使用中还有几种特殊情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存在不少"误区",这不利于相关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本文从"教学目标"、"教材"、"教法"三个方面对这些"误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现代汉语"课程"三基"、"三能"的教学目标,从总体上说,并不存在重大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付诸实施。目前通行的"现代汉语"教材,其基本结构框架也无重大缺陷,理应在坚持现有框架的基础上,适时、审慎地引入最新的理论成果。应该鼓励"现代汉语"教师根据"现代汉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根本特点,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的艾滋病防治范式从总体上经历了从隐喻范式到规训范式,再到人权范式的转型。范式转型及其经验表明,以"隔离"、"禁止"为特征的立法模式并不利于艾滋病的科学防治;同时,只重视"干预"、"预防"的立法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进入21世纪,以人权保护为核心内容的艾滋病防治策略被证明是一项既符合科学预防原则,也符合道义伦理、公平正义理念以及制度设计的立法策略。迈向人权范式,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种可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批判思维(CT)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英语教学设计和课堂记录的语料库和案例分析发现,高中英语教师的问题类型以“what”和“how”所占比重最多,表明教师对培养学生搜索理解“信息”和“程序”方面的思维能力的偏爱;同时,教师提问的顺序设计有优有劣.其问题主要在于对学生CT的难易度的把握和排序上;教师提问的时机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将人的社会关系置于共同体场域之中,思考共同体如何可能使人更为自由,通过检测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和国家共同体的存在状态,指认市民社会的抽象共同体和国家虚假共同体导致人的异化,造成强迫和宰制人的情形。马克思不是从建构性理念上,而是从整体性理念上使用“自由人联合体”范畴,从而揭示人类存在的不自由进而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对一些具备基本条件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试点和推广工作是有很意义的。在《结构力学》双语教学中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并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传统的“分立语言测试”观已不再适应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近些年来,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发展,“交际语言测试”受到语言测试界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试图探讨交际语言测试的特点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