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它是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既能保护旅游资源,又能增强民族地区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锦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其旅游业发展缓慢,并存在着制约旅游业 发展的不利因素。要想把锦州建成辽西地区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准确的定 位,协调发展旅游产业各要素,开发有特色的多种旅游产品,并开展区域性旅游合作。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与甘南州旅游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要加快发展西部旅游业 ,尤其是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 ,甘南旅游资源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 ,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本文从甘南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分类入手 ,分析了甘南旅游资源的优势、特点以及甘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甘南旅游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是近几年在旅游开发浪潮中涌现出来的一类新型旅游区 ,这类区域如何界定 ?有何特点 ?目前尚无定论。本文从分析旅游资源这一基础概念入手 ,提出旅游资源非显优区指的是这样的区域 :在现阶段经济技术条件下 ,区域旅游业开发存在若干制约因素 ,但经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 ,制约因素得以消除 ,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不断释放 ,使该地区成为旅游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旅游区。符合上述动态过程的地区称为旅游资源非显优区。  相似文献   

5.
藏区旅游开发的前景、特点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西部开发已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藏区作为我国西部的主要民族地区和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原地域,蕴藏着极为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如何从旅游方面加快藏区发展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对藏区旅游开发的前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藏区旅游开发潜力极大,前景广阔,且发展旅游业就藏区自身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而言不啻是一种扬长避短和极具合理性的选择.文章还对藏区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开发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如何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开发模式等问题作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作为中国第三产业的主体在增强经济活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了难以估量的生态危机,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思考就是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界承载着多种价值,价值客观地存在于自然之中,自然是产生价值的源来,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旅游资源发展必须秉承生态伦理思想,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旅游目前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各地都注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由传统的资源“硬开发”转向“软开发”。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河套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业发展滞后,河套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制约了河套文化旅游品牌的树立。本文立足巴彦淖尔市实际,分析河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阿坝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陵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制订武陵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婚俗是科尔沁蒙古族人生活礼仪中最活跃、最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涵盖了科尔沁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居住、歌舞、祭祀、宗教、礼仪及民族价值观等。经过适当的开发可转化为颇具吸引力且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科尔沁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助于这项古老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榆中青城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当地旅游发展的现状是规划完善,但建设滞后;宣传力度有限,品牌效益不明显;基础条件落后。其可持续的发展有待于品牌形象的确立,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区域联合互动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贵州旅游业落后于周边一些省份,其原因多种多样,但历来只重民族风情,忽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作法也使它逊色不少。如何开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好各景区的人文景观,推动旅游业发展应该是贵州旅游部门和学术界高度重视和认真探讨的问题。贵州旅游业要发展,必须吸取他省在开发历史文化等资源方面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省的省情,探寻出一个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皖北地区重点发展的是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在战略层面被忽略。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对皖北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与分类统计,结合皖北旅游发展的现状,对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旅游规划一体化、景区景点旅游无障碍、产品联合营销、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保护等实现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但其旅游文化内涵还没有发掘出来。对雷州半岛旅游文化的研究,要挖掘旅游文化资源的史学价值,研究其历史遗存的文化特色。通过对民俗活动的历史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来提炼某种文化精神,从而形成品牌,产生效应。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永川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永川区已建、在建以及规划、设想、建议中的文化与旅游项目、计划、创意,已经非常丰富、多姿多彩甚至于让人眼花缭乱。其局限和不足之处有:一是受制于永川区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一般化以及分量不够等,思路和眼界不够开阔;二是普遍缺少市场意识,没有把永川区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思考与规划;三是一些重要提法和项目规划不够严谨、科学、人为牵合,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因此永川区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需要新思路、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开发利用方式的适应关系,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宁夏旅游业发展中,对西夏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成绩显著。但持续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尚需更深地认识西夏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特点,以探求科学的开发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阜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观念上没有形成综合性的大的旅游文化观念;没有形成旅游文化链;对旅游的历史与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利用不够;旅游文化产品的区域性特色不够突出;对旅游文化市场的管理不刭位;旅游服务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提出构建阜新旅游文化链;加强旅游文化管理与创新,打造优秀旅游文化城市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大旅游文化观念;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塑造优秀旅游城市形象;开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特色文化品牌;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拉动经济增长;加强旅游文化市场管理,创造安全与和谐的旅游环境。促进阜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四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未完善的问题,采用SWOT分析和实际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文化在四平市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和四平市作为一座"历史文化之城"拥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以旅游开发规划为先导,提升旅游业质量,打造旅游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等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结果对促进四平市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名镇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和不可再生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旅游发展和原始风貌保护的一系列矛盾。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视角下,分析历史文化名镇功能定位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模式和利益分配机制,以多元参与、各尽其责、充分作为等发展思路,促进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和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