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当前的文化多样性时代,以文化、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要素组成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渐凸显,而意识形态是软实力的核心指向。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当前在高校和社会的认同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被边缘化、被误读化、被教条化等危机与挑战。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要发挥传播和推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作用,必须恪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不动摇这一基本原则,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理论创新和理论认同这一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师生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文化道德都发生了变化,高校党委必须正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通过强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坚持管理和教育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注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持之以恒地做好党建工作,在师生中培养一支意识形态工作骨干力量等有效措施,确保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学校的主导地位. 为实现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 " 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的目标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3.
陆攀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2):10-13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发展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肯定”内涵,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意识形态”等概念,而且在其经典文本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可概括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在革命和建设中是必要的,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者应当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及广大人民教师,受教育者是“千百万劳动者”;灌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方法,意识形态教育要遵守教育联系政治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与物质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层次性原则;青年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点人群;“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实践形式等.  相似文献   

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来自内外部的风险,表现在网络领导力弱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引领力缺失、网络多元思潮传播形成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解构、网络消极文化扩散造成的青年价值观扭曲等,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空间的主导地位。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严加防范,建立网络意识形态监测与预警、教育与引导、治理与稳固的安全机制,确保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网络空间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以海量的信息量、不受时空局限的信息交互、匿名的平等对话语境及去中心的众声喧哗场景等特征颠覆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主导。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正遭遇多元社会思潮的解构,面临话语主体权威被消解、话语单向传播格局被打破、话语方式面临失效等嬗变。而这一嬗变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带来优化契机的同时,也打破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动态平衡并削弱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引领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需坚持旗帜鲜明与润物无声相统一、线上互动与线下交流相统一、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高校意识形态传播体系、高校媒介素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及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预警机制协同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造成的严峻挑战,高校马克恩主义理论课教学应正确认识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内在联系,以知识教育为载体,以意识形态教育为灵魂,坚持意识形态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以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既定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灌输的实践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重要原理。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灌输工作遇到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如何运用灌输理论,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灌输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思想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强,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进我国,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削弱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积极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的方式,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红色博客”: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称为"红色博客"的高校思政教师思政教育网络日志逐步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这种新的思政教育形式既带来了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新契机,也引发了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思考.文章通过分析"红色博客"对思政教育的影响后认为,任何思政教育的创新不是以改变或淡化意识形态为代价,而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10.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方式,在此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容、方式和对象论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转变话语权、重视隐性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承担政治社会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构建中具有特殊作用.而当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认同的缺失.解决认同危机的出路在于必须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创新性、生活性品质;从事理论教育的人要"真信",理论教育的内容要"真可信";理论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理论工程要坚持持久战;最关键的是要打牢理论教育的实践基础,在改革发展中解决整个社会和高校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是当前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高校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文化自信是政党、国家和民族等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同和坚定信念。提倡文化自信有助于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地位,更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文化自信思想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当中,要从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青年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等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新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思潮的冲击、新兴媒体的传播、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薄弱、学生自身意识形态的弱化等因素,使得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面临着"淡化"的危机。因此,必须对当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方法进行重构:注重价值取向引导,抵制西方多元化意识形态的隐形侵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大学生思想堡垒;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非哲学专业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分、哲学理论教育内容单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理解存在教条主义和简单化倾向等原因,哲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应立足拓宽理论视野,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理解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重大问题,了解多元的哲学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本文就大学生哲学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构想。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学中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前提。通过分析比较情感简化、复合语境、专属矛盾等三种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方式,认为应在思维与存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逻辑结构中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实质,应通过坚持整体性原则、增强概念自信和厘定适用范围,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运用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促进: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大学校园内,必须把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结合,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通过调研11所国内高校,分析我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现状,结果显示:在被调研高校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总体认知效果较好,但是仍有近五分之一的学生尚未实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四分之一的学生无法自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为此,高校需要坚持中国特色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基本原则,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阵地,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沿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才队伍、网络技术人才队伍和学生社团政治引领人队伍三个维度,构建起“一体两翼三维度”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自媒体因其平民化、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新渠道,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拓展了新平台。同时,由于其传播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等特点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也带来了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是文化知识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自媒体环境下,通过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建设专、兼职相结合的自媒体队伍,鼓励师生应用自媒体,加强自媒体平台建设等措施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许多大学生崇尚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排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究其原因,主要有后现代思潮和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存在不足之处等因素。镜鉴苏联后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失误,我国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应当切实改进"两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有效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表率作用;要注重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能力;倡导全社会特别是家庭应当负起对青少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之所以面临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性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教育教学中缺乏实践性思维的引导和实践性教育体系的构建。因此,如何面向现实生活,遵循实践和活动的原则,建设高校意识形态实践教育体系,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