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观察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使用的政治符号可以了解中美关系的大势。如果说冷战后的中美关系是非敌非友或者既敌既友 ,中美两国既冲突又合作的话 ,《纽约时报》上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与其它两类政治符号 (即地缘政治类和法律类 )的比率则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冷战后 ,美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意识形态类的政治符号明显增多 ,但并没有出现 195 0、6 0年代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一边倒的局面。意识形态类政治符号的出现说明中美两国是有政治上的冲突的。很多美国人仍然认为共产主义是邪恶的 ,希望共产党在中国垮台。同时 ,由于改革开放 ,中国在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毕竟不是前苏联 ,她对美国的利益即使有“威胁”也远没有前苏联那么大。美国媒体上意识形态类符号的回归非常有限这一事实表明了这一点。它也同时表明中美两国合作的领域还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2.
台海两岸的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后,出现了新的特点。新阶段的台海两岸关系是多种矛盾的汇集点或纠结点,是多种矛盾数十年来交集牵扯的一个集中体现。在如何看待对方的问题上,双方予对方政治定位上的"非国似国"的默契,发展模式亦敌亦友。  相似文献   

3.
科场长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和人文教育活动的一个关键场域。科举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具有维护统一与压抑个性、普及文化与忽视科技、取士唯才与做官第一、鼓励向学与片面应试等功罪。为科举制平反,需要还原历史真相、还原科举情景,不再与古人为敌,而要与古人为友,替沉默的古人说话。可以将科举人物定性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精英群体之一。科举不是妖魔鬼怪,不是传统社会的万恶之源,而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  相似文献   

4.
192 5年 -1 92 7年间 ,张作霖与吴佩孚两股势力基于彼此的利害关系 ,由敌变友 ,又由友变敌 ,直接为蒋介石的各个击破策略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1925年-1927年间,张作霖和吴佩孚两股势力基于彼此的利害关系,由敌变友,又由友变敌,直接为蒋介石的各个击破策略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申办奥运终于如愿以偿。 时至今日,申奥成功对中国并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中国的国力发展也远非八年前可比。加之中美关系又经历了台海风云、炸使馆、撞机等几次危机,布什上台后中国也从“战略伙伴”沦落成“竞争对手”,“非敌非友”。中美冷战格局已悄然成形。尽管有反华人士甚至把2008北京奥运会比成1936柏林奥运会,在这种情况下,把风头  相似文献   

7.
普京执政后 ,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出发 ,根据对西方的外交总体战略 ,特别是“9·11”事件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情况 ,着力实施“亲西方”外交政策 ,大力改善与美国、北约和欧盟的关系 ,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 ,由于美国继续奉行单边主义政策 ,以及俄罗斯与北约在东扩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矛盾 ,加之俄罗斯国内存在不满情绪等 ,从长远看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将处于“非敌非友”状态 ,普京“亲西方”外交政策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的全球战略重点是遏制苏联势力在欧亚地区扩张,表现在对待新中国问题上就是设法阻止中苏接近,离间中苏关系。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当权者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战争。其后,美国利用其战后膨胀起来的军事、经济优势,对新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遏制,公开与中国人民为敌。  相似文献   

9.
今年来中美关系发生的波折表明 ,中美关系是一对重要而复杂的关系。冷战结束后 ,中美关系具有了一个基于双边利益的关系框架 ,限制中美关系发展和支持中美关系发展的因素长期同时并存 ,问题和希望并存 ,因此 ,这种框架是比较稳定的 ,处于非敌非友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运用系统思维方法实现了对时代主题认识的新突破;运用矛盾分析法认识国际关系,实现了从"非友即敌"到"亦友亦敌"的观念转变;运用求同存异的思维方法,提出了妥善解决国际争端,灵活处理不同性质国家关系的新思路;运用同中见异的思维方法,坚持并赋予了独立自主外交战略以新内涵。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与美国对华意识形态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一直是影响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政策的重要因素 ,并且在冷战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冷战结束虽然使美国认为共产主义已经不再对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的安全构成直接的威胁 ,但美国并未放弃反共政策。冷战结束使中国成了惟一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国自然是美国最主要的意识形态对手。这一变化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是在美国寻找新的战略对手时 ,更易于将目光聚集到中国 ;二是当中国实力增长之时 ,美国更倾向于将中国看成是个“威胁”。“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含义之一就是 :中国仍然是一个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强大后必然对资本主义世界构成威胁。中美在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导致冷战后中美两国在很多事情上持对立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全面理解中美贸易关系,解读中美贸易失衡的本质,从美方特别是特朗普当局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入手,通过对中美贸易数据的研判,预测未来中美贸易发展走向。研究发现,特朗普当局认为中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补贴以及高关税政策,是中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导致美国制造业丢失了近300万个工作岗位,因此需要打压中国出口,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来扭转贸易逆差,让中国长期处在全球贸易价值链的中低端。研究认为,美国对中美贸易额的统计口径过于简单,减少中国进口不能直接增加美国的就业人数,中国扩大出口能为美国提供“价优物美”产品,中国投资者又把贸易所得投资到美国购买国债,美国是贸易逆差的受益方;中国的大量贸易顺差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得,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主要是把中间品加工成最终产品,贸易所得很小;此外,中国的关税政策符合WTO规则,美国也会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投资。因此,中国从全球贸易价值链的低端爬到中高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中美应通过贸易谈判,争取经贸合作,才能够提高双方经贸规模,实现中美贸易朝着合理的方向再平衡。  相似文献   

13.
中美之间的数字竞争是两国战略竞争的核心领域,是当今国际政治最突出的特征之一。21世纪,技术的进步将世界推进数字时代,我国的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美国眼中在数字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由此展开了针对中国的数字竞争战略。美国对华数字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持其全球技术,尤其是数字领域的霸权,认为数字霸权与其规则主导权、价值观以及国家安全息息相关,丧失数字霸权则意味着美国三方面的利益受到沉重打击。美国通过增强数字核心竞争力、构建多边数字联盟以及打压中国的数字企业三方面的措施,试图扩大对中国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的优势,巩固其全球数字标准的主导权。然而,美国的数字竞争战略严重损害了其国际信誉,难以撼动中国的数字影响力,以及其构建的多边联盟存在诸多分歧,因而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中国要善于在美国的数字竞争战略中寻找机遇与突破口,坚定不移推进"数字丝绸之路"战略,为全球数字经济规则制定以及数字经济治理改革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中美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高速发展,两国都视对方为十分重要贸易合作伙伴.但些年来,双方贸易摩擦明显增多,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两国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包括非经济因素以及经济因素影响着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美国全球化战略、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等问题构成了中美经贸关系中摩擦加剧的焦点问题.本文剖析了造成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与政治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若干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美贸易摩擦为国际经济稳定发展带来了震动,亟需学术界在各个层面进行分析与预判。通过数据分析、比较论证,结合历史时期国际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本质、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政策、中国的应对能力、美日贸易摩擦经验借鉴、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等5个方面展开研究。研究认为,特朗普宣扬的“美国优先”和重商主义目的,会削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而中国在产品与要素转移方面的优势,能保证中国受到贸易摩擦带来的中长期影响较小,但导致美方损失较大;《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经济停滞主要是日本自身人口的减少和老龄化,并非美日贸易摩擦导致的;中美军事力量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也不会挑战美国,中美是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研究表明,中国在正确的内外政策下,能够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的影响降到最低,实现持续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美国货币政策与一般均衡角度探讨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首先利用Hechscher-Ohlin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中美贸易格局问题,然后着重考察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政策和美国货币政策对中美贸易平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近二十年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与长期出口管制政策直接导致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利用1994-2009年的年度数据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完全支持这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现代经济计量学的GARCH(1,1)模型、Engle-Granger两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对汇率波动对中国从美进口的影响进行研究,实证研究表明:中国从美进口长期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存在且较弱、汇率波动效应不存在;中国从美进口误差修正机制存在且较强;中国从美进口短期价格效应和汇率波动效应存在且较弱;美国政府通过人民币升值和增加浮动性来增加对华出口和向中国转嫁次贷危机不利影响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打破了美国坚不可摧的神话,促成了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然而美国对外战略的根本目标并没有发生改变,在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同时,加强了对传统安全威胁的关注,以防范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崛起的挑战。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亚太地区,在地缘战略上不断经营中国周边地区,挤压中国的生存空间,对中国形成“三面围堵”之势。美国欲借“反恐”之名,行霸权之实,使中国的地缘安全面临极大挑战。为此,中国必须妥善应对,积极营造周边安全环境,加强我国战略纵深依托。  相似文献   

19.
战后以来,由于战略利益的驱使,美国选择日本作为远东的核心盟国。冷战后,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在对华政策层面,美日两国对中国都采取了政经分离的两面性政策,但在具体举措上存在一定差异。美国在保持其对华原则分歧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将中国纳入其中的“利益攸关者”政策。日本则在美日同盟关系的框架内,强化了对华政策,安倍新首相则提出了“战略互惠”的中日关系的架构。基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利益需要,今后应加强中、美、日之间的战略对话,推动美国对华接触政策对日本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53年初入主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称,美国的核威胁迫使中国对朝鲜停战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即美国的核威胁吓退了中国.这种说法是神话还是历史?有关朝鲜战争的档案以及当时中国和朝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明,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和中朝两国就作出了加快朝鲜停战谈判和尽早结束战争的决定,这与美国的核威胁无关.此外,对于在朝鲜战场使用核武器的可行性,当时美国政府的内部存在着许多争议,并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