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516”毒气部队遗址的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6”毒气部队遗址是侵华日军利用化学毒气武器残害中国人民的重要罪证。“516”毒气部队遗迹的残骸,依然清晰地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在日本政府否认侵略战争、右翼势力猖狂活动的今天,保护和开发“516”毒气部队遗址,保留日本军队侵华害人的罪证已刻不容缓,所以必须日军“516”毒气部队旧址进行实质性的有效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王作化 《百姓生活》2011,(12):57-58
1941年8月26日,日本大本营以第538号命令,批准日军驻华中第十一军再次进攻长沙的作战计划,企图一举歼灭中国第九战区主力,打开入侵中国西南大后方的门户。不料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使日军陷入步步血战的境地,部分日军还在撤退中陷入重围死伤惨重,整个战役损失达4.2万人。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许多国家以各种方式纪念,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制作了揭露德国法西斯罪行的《奥斯维辛》纪录片,在欧洲、德国反映良好。BBC正在拍摄一部有关前日本天皇裕仁生平的纪录片。该片将裕仁描绘成一个“身体残疾、性格扭曲、智力障碍”的人,并称裕仁是“活跃的,但逃脱审判的战争头目”。纪录片还称日军在二战中曾用毒气杀害270万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4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进行第13次开庭审理。 漫长的诉讼 20世纪40年代初期,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731部队在中国试验、制造细菌武器,并在许多地区施用,致使受害的村镇鼠疫、霍乱流行,许多人被无辜夺去生命。50多年过去了,日军细菌战给中国居民造成的苦难成为一页沉重而揪心的历史。 1994年,浙江省义乌市崇山村几位  相似文献   

5.
1942年,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兵在缅甸与日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成为“中国远征国外将领中殉国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6.
1943年秋,日军在鲁西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十八秋鲁西作战”的霍乱细菌战,速成了这一地区霍乱流行,致使数十万无辜百姓感染死亡,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7.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0-31
为了进一步向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显示日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威”与炫耀日军攻占中国首都南京的巨大胜利,进一步对中国人民与中国政府进行战争恫吓与恐怖威慑,日本当局在日军攻占南京后仅4天,在12月17日,在日军正对南京进行屠城的高潮中,就急不可耐地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日军占领南京的“入城式”。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日本军队侵占北平和天津以后又觊觎淞沪。8月13日,两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军人驾车直闯虹桥机场进行挑衅,中国军人鸣枪警示,喝令停车。日军不但不停,而且举枪射击。这是中国国土还是日本国土?中国军人忍无可忍,遂将其击毙。这下可捅了马蜂窝,日军以此为借口大举进攻上海。他们气势汹汹,不可一世,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上海守军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将军的率领下奋勇阻击,取得了初步胜利。 为了支援第九集团军,中国空军当晚从广德、扬州和杭州三个基地起飞出击日军,次日凌晨又轰炸了其舰只。为了报复,日军傍晚出动  相似文献   

9.
日军在南京沦陷后,一方面采取了野蛮的大屠杀,另一方面又对南京难民进行了种种的欺骗,包括舆论欺骗,难民登记,发放良民证等。在这屠杀与欺骗的背后,既是日军战时体制的自然延伸,又包含有国际与国内对日军认识不清而导致对日举措失当。正是这种种原因致使南京难民们经历了空前的梦魇与痛苦,成为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相似文献   

10.
1944年4月18日至1945年2月6日,日本在中国进行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日方称“1号作战”中国方面称“豫湘桂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日军在中国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作战。日军总计使用兵力150个大队约5.1万人,马约10万匹、炮1551门,坦克794辆,汽车15550辆。作战地域垮越六省:(豫、湘、桂、黔、粤、赣),作战距离达1800公里,作战时间持续10个月。豫湘桂战役的规模不仅在八年抗战中,而且在日本陆军作战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宏观角度看,清末新军建设不仅编练了一支新型的近代化军队,而且带来了中国军事制度的根本性交革,堪称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肇端.从清王朝练军自救的微观角度看,新军却变成了王朝的掘墓人,不能说新军建设不是一次惨重的失败.封建主义的国家机体难以移植资本主义的军事制度;落后的农业经济承受不起近代化军队建设的重负;动荡的末代政局无法保障军制改革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新军建设失败的三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考古学界对钲、铙的名称与区别问题一直颇有争议。从文献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考察,钲与铙在外形上虽然很接近,但并非同物异名。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用途上,铙用于止鼓,起到指挥退军的作用;钲的作用是与鼓配合,使鼓声断而有节、断而有续,以达到指挥布阵或作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革命军>作者邹容牺牲100周年,也是他诞辰120周年,谨以重读<革命军>之心得祀之.100年前,在<革命军>中,邹容自号革命军中马前卒,抒发他献身中国革命、献身中华民族的远大志向;阐述了革命的正义性、必然性、紧迫性;鲜明提出了建立独立自由的中华共和国的革命目标和纲领.邹容的革命精神和光辉思想永垂青史,他热爱人民的赤子精神,博采新知的学习精神,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永远鼓舞着巴山儿女创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常德会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日双方投入较大兵力的一次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诸战役中少有的、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一次"惨胜".常德会战的"惨胜",充分体现了中国广大爱国官兵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此世界各国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此次会战,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刺激下,青年党积极投入到抗日大潮之中。以书生政党行武装抗日之事,分别进行了党员参加、义款支援东北原有抗日武装力量;以党员为主力,组成义勇军深入敌后作战;策动东北军,并促成党员翁照垣统兵参加长城抗战等活动,为抗敌守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政治建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曾担任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期,十分关心军队的政治工作,他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和军队的灵魂,明确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是部队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全面具体地阐述和深刻揭示了政治与军事的辩证关系;提倡革命的群众的英雄主义,主张建立健全军队的政治工作制度;强调长期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阶级性质。这些思想不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面现代化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侨日共济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成立原因、对旅日下层华工商的支援活动以及最终消亡的历史发展进程。20世纪初,中国的大批穷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赴日谋生,在日本受到来自政府和民间的种种歧视,旅日中国留学生为了改变这些华工商的困境,于1922年创办了“中华民国侨日共济会”,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由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的屠杀华工事件,旅日下层华工商或遭杀害,或被遣返回国,共济会会长亦被日本军队秘密杀害,因此共济会也随之走向衰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沦陷区关于文艺"大众化"的理论探讨,应该是现代文学理论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话语环境,它不得不专注于学理范围内,但也因此而形成其独具的深刻和成熟,尤其是在通俗文学理论的构建和对"五四"新文艺的反思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叶的抗美援朝、中苏军事技术交流合作,让人记忆犹新。与此同期进行的中国援越抗法、中越军事技术合作尤其是中国军事院校为越南人民军培养军事技术工程师,却少有研究,或鲜为人知。在第一手档案资料和中国援越抗法战争亲历者回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为越南人民军培养军事工程技术工程师的背景、过程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