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文化的本质属性,性、性别与社会性别基本内涵的分析,性别文化与社会性别概念异同的辨义,探讨了性别文化的基本涵义。认为性别文化是人类对自身性与性别的自然属性的"人化"与"人类化",是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生活样态,关于性别的理念与价值观是性别文化的核心。"大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开启了性别文化之门;20世纪中叶以后,性与性别理论的进展,为性别文化的界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尤其是将性与性别作为个体与群体乃至社会的选择性模式,启发人们从有性别的人之生活样式的角度认识性别文化。认为先进性别文化是性别立法的基石,是评估相关法律有无性别意识的根本性准则,决策者具备先进的性别文化,可以提高立法质量,从根本上消除制度性就业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也总是与总体文化保持着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方面还在于批判和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文化,倡导性别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勿庸讳言,尽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提出十多年,但现阶段社会性别意识仍未真正进入决策主流,现实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问题既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它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为了系统讨论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我们邀请了5位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并取得相关成果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性别文化经历了性别平等文化的产生和偏移、男性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男性主流文化的解体和性别平等文化的初步形成几个发展阶段。通过考察性别文化发展的历史。对如何建立新时期的性别平等文化,以及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和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性别文化的变迁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阐述了中国性别文化的含义及特点;总结了性别文化变迁的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当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阶段;概括了性别文化的两次转变:由原始社会平等的性别文化向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由传统社会不平等的性别文化向现代社会趋于平等的性别文化的转变;提炼了我国当代社会性别文化的三大特点:复杂多样、群体差异显著和滞后于经济发展;分析了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意义:有利于推进男女平等进程,有利于促进性别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促进性别文化转变的政策建议: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夯实性别文化转变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5.
性别平等的文化哲学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文章运用文化哲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人的文化存在、性别问题产生的文化根源和性别平等的文化困境的分析,提出文化是性别平等问题本质的基本观点;针对女性主体性意识缺失和自我心理束缚问题,从性别文化的心理启蒙、和谐性别文化体系的建构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就和谐性别文化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与内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性别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课程必定承载了性别文化的内容.现行课程中的性别文化具有男性话语权、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偏见等缺陷,应重新构建课程中新型性别文化.具体实施途径为:积极倡导具有性别教育内容的课程设置;在教科书、教学等课程实施环节落实新型性别文化的内容;强调以新型性别文化为基础的课程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从性别的角度解读元代以来的和亲剧,是和亲剧研究的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从元代到20世纪,和亲剧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从人到神、从逆女到圣女的转化,这些转化取决于父权文化的意志和策略,揭示了父权文化软弱无力与虚伪冷酷的一面.本世纪,部分和亲剧以爱的哲学为基础构想两性及其关系,体现了性别观念的进步,但并不意味着性别文化已实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文化是广义的文化领域中的一个主要范畴。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性别文化的内容在不断地丰富,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家庭、学校和大众传媒中表现的传统社会性别文化有其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的深刻烙印。先进性别文化是传统的社会性别文化变迁和发展的产物,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性别平等、公正、和谐发展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男女平等是先进性别文化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文化传统赋予了性别关系诸多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存在,客观上要求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传统之中的人要秉持文化自觉的基本理念,审慎对待自我与他者的文化传统对于性别平等关系的不同解读与表述,进而建构起符合自身文化特点的和谐的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就业性别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文化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是其形成时间还是发展变迁,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尤其是与性别平等相联系,却是20世纪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别文化并非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形态,而是融合于社会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也总是与总体文化保持着方向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并服务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方面还在于批判和清除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传统性别文化,倡导性别公正和性别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勿庸讳言,尽管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提出十多年,但现阶段社会性别意识仍未真正进入决策主流,现实中性别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问题既十分重要,也非常迫切,它不仅有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性别文化的反思,改变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成见、角色期待和价值评价,也有利于促进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激发她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为了系统讨论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的关系,我们邀请了5位在这一领域有一定研究基础并取得相关成果的专家,从不同侧面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生育文明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读文化与文明、生育文化与生育文明的概念,人们就会发现: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不文明生育文化及行为造成的。倡导生育文明、构建性别和谐社会,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社会相依相存并反映着人类社会的各种观念。性别差异不仅反映在社会的其他方面,而且也反映在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上。性别差异在英语语言中广泛存在,本文从文化学视角、语篇分析视角、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语用学视角等来审视英语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相似文献   

13.
论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性别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性别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开了先进的性别文化,先进文化将无从谈起,反之亦然。两者具有同建性、互促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类性别文化发展建构的过程有纵向继承,也有横向开拓。我国现阶段的性别文化依然具有多样性和层次不一的特征,这同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不和谐,因此先进性别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建与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对历史上与当今之“性”(Sex/Sexuality)相关的固有命名——身/心、性/命、欲/情、伦/育等四对概念及儒道诸经典中的论说进行梳理的同时,又从黄老之学、儒家易学的性哲学论说中提炼出“阴阳之性”作为本土性文化史研究的核心概念;然后借用福柯的“肉体生命之性”、“人种生命之性”和“享用之性”概念作为观察、思考本土上述三种性在性话语中的再现与性实践中的表现。尝试从方法论的角度分别从性论述、性运作及性效果三个维度考察本土性历史文化的变迁与遗存.从而开拓女性主义视阈的本土性文化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西曲歌的情爱主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然对于其成因,尤其与道教房中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则鲜有问津者。南朝时期由于政局动荡险恶,士人内心苦闷,放诞成仙风气浓郁。道教房中文化阴阳并重的观念和杂玄素之道、容成御女术、涓彭之道和黄赤之道于一体而用爱情方式来传授的隐书之道,对西曲歌的影响十分显著。西曲歌大胆直露表现情爱的方式和浓郁的色情脂粉气息,不仅是这种影响的写照,同时也是作者厌恶家室、渴求断袖之欢心理的映像。  相似文献   

16.
性别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人格教育在重视社会收益的同时,也应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心理收益。从性别意识教育角度推动大学生人格塑造是新的切入点。性别意识教育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包括教育主体的性别意识;既要无性施教,又要有性施教等。  相似文献   

17.
脏话作为一种非正规的边缘性语言,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所不在。大部分脏话具有浓厚的性意识指向,直接以男女性器官或性行为为对象,尤以女性为甚。脏话的性意识指向背后是复杂的男女两性社会权力、地位关系,也体现出两性性心理的差异、变化。分析脏话的性意识,不仅能展现一定的社会文化、社会关系、两性性心理,而且能剖析出脏话中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为禁止脏话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性侵害刍议     
近年来性侵害受到了社会与学界的关注,但理解并不一致."性别侵害"与"性的侵害"是不同的概念;性侵害的正确认识离不开对性、权力、性别文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入分析;要反对性侵害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干预,必须走出认知上的误区和传播上的盲点.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的西风东渐 ,性别视角进入了文本的阐释领域 ,它带来了文本意义的增值。基于传统文学的男权特质 ,它的运用主要是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男性性别立场的批判。它根植于文本作者的性别属性 ,尤其是社会文化性别属性。这一属性所携带的社会、文化、阶级的内涵也使性别视角具有综合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社会弱势人群和艾滋病性传播的桥梁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引起关注。本文采取社会文化研究视角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影响。贫困、性观念较开放、性知识缺乏、婚姻习俗、转婚传统、使用汉语能力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文化结构失范、宗教信仰约束力减弱、医疗服务条件较差等因素促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及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