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栗谷在对天、命观的研究中,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思考了人性命运的问题。他以圣人与天的经历为基础,力图把传统的重要经典联成一个整体,证明了天与人,天道与人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天与道遥相呼应,人对于人性有积极作用;人所应循之道是通过圣人来传递的,圣人与天相通。另外,在关于命运的看法上,儒学和基督教的观点体现出更多的互补性,而不是相异性。  相似文献   

2.
李贽作为晚明的思想家,他的名作<童心说>不但是文论名篇,更反映了其圣人学说的三个层面,是李贽圣人思想的集结篇,而这种学说又深深打上了儒家思想的标记.从此点出发,探讨<童心说>中所隐含的李贽的圣人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内容与现实意义。作者认为.邓小平同志近十年来发表了许多独到与精辟的见解,形成了一个引导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观。邓小平改革实践观是一个体系.第一层面是哲学实践观,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它主要包括真理标准论、社会进步标准论、管理行为标准论。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第二层面,是政策实践观,即政策战略与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八种理论:首要发展经济论、科技兴国论、社会稳定论、以法治国论、两个文明论、共同富裕论、第二次革命论、对外开放论。邓小平改革实践观的现实意义,首先是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克服企钱拜物教、实用主义与价值多元论的消极影响;同时是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邓小平改革实践观在实行的过程中,有时还存在操作化不充分、条件准备不足、没有真正落实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颜元承孟子性善之旨,认为"人无有不善",但他亦不得不承认人的气禀有偏正之分.在"偏亦为善"的基础上,颜元认为,气质偏驳之人能够通过后天的学习有所作为,最终成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这样的"偏圣".颜元继承了孟子、朱熹关于"偏圣"的说法,却一改孟、朱对其"虽为圣但吾不取"的态度,对"偏圣"给予正面的认可.对于气质偏驳之人如何成圣,颜元亦提供了"就其质性之近而学,近夷学夷,近惠学惠"的方案.颜元的"圣人观"受到明代以来圣人普遍化思潮的影响,他吸收了王阳明"以才力论偏圣"之思想,进而发展为"以气质论偏圣",极大地扩充了"圣人"的范畴,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成圣道路,较诸王阳明,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5.
“知行”范畴是中日阳明学的基本范畴。由于中日两国文化背景和社会结构的不同,二者在实践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功效观方面产生了如下重要的区别:事功实践观与道德实践观,多元价值观与一元价值观,武士道德与圣人道德,瓦解作用与维系作用。这种区别与中日两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构论认为,人的"自我"(即德性教育的主体)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是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建构的.德性主体性的建构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德性的本质就是在社会文化实践和话语中建构的,建构论中的"自我"观充分体现了此观点.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来看,"德性主体性"这种特征实质上是由情境(从社会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话语和"教育"(知识观与学习观的角度分析)建构的.  相似文献   

7.
性"恶"论是荀子政法思想的哲学基础.在他看来,不论圣人还是普通人,就其生而就有的自然本性而言都是"恶"的.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是圣人"化性起伪"、礼义教化的结果.但要"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仅凭"君上之势"、礼义之化是不够的,还必须"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他的"人之性恶"及强调社会环境对改造人性具有决定作用的主张,为其"隆礼"、"重法"提供了形而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8.
徐渭的《论中》一文,针对中晚明文坛的复古逆流,提出了新型的"圣人观"、"贵因不贵博"的文化继承观和"彼古我今"的文学发展观,并以自己的切身实践,推动了晚明文学走出复古主义的阴影,走向文有新变、代有所胜的新阶段。这对我们今天如何看待经典的传承与重构这个大话题,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朝鲜中期的"四端七情之辩"中,李退溪与李栗谷之间虽未直接交锋,但他们对于"四端七情"的不同看法却分别为后世儒者所继承,而形成所谓"主理派"(岭南学派)与"主气派"(畿湖学派)之对垒。李玄逸是所谓的"主理学者",在"四端七情"的问题上继承退溪的观点。他撰有《栗谷李氏论四端七情辨》。李玄逸的辩驳文字,当中显现三重混淆:首先,他并未意识到,朱子以其理气二分、心性情三分的性理学架构来诠释孟子的"四端"说,其实偏离了孟子的基本观点。其次,他未意识到,在理气论及"四端七情"方面,李退溪的观点已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反倒是李栗谷更忠于朱子的观点。最后,他也未意识到,当李退溪的观点逸出了朱子的性理学架构时,李退溪反而比李栗谷更接近孟子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技术观是人们在技术实践中以及对技术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人们对技术实践活动的认识和反思。西方技术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再从建构主义走向实践哲学的演变过程。本质主义技术观假定,在技术背后存在着先验的本质,因此基于不同的本质设定可以把本质主义技术观分为工具论和实体论;建构主义技术观否认先验本质的存在,强调技术活动的价值渗透性,将技术看作是社会建构之物、是技术逻辑与社会内容的汇聚。技术是历史变动性和历史恒定性的辩证统一,是自然维度与社会维度有机结合,技术实践的研究路径可以整合技术工具论与技术实体论,吸纳技术建构论的合理内核,提供现代性批判的新维度,代表着技术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是一位道教信仰者。他自少年时代就亲自参加过道教的养炼实践,入仕后也一直与道教保持着密切联系。李商隐修道属于上清教派,注重“内丹”法,从哲学层面更多地吸收了老、庄的道家思想。李商隐对道教神仙之说也曾有过怀疑并加以批判,道教一定程度上是他追求功业、修身养性的工具及失意时心灵的寄托。然而道教经典及上清教派的“内丹”、存想思神等方术却极大地影响了李商隐超俗的人格、情感、思维与审美,铸就了他魅力独具的诗作。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目前材料加工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以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运用实验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工厂企业社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手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治理理论的相关看法,倡导在应急管理中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并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和公众等多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最后,为我国应在应急管理实践中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参与主体权责划分、培育应急管理的社会资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主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其培养目标应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因为人才培养定位有别,所以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服务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李栗谷与李退溪并称朝鲜性理学的“双璧”。作为“栗谷”学派的创始人,李栗谷思想兼容并取,不墨守所谓的正统性理学,细究其理论学说中亦具有极其丰富的王阳明“心学”内涵。以李栗谷思想中的“道本于心”“至善与中”及“知行并进”等理论为中心,可验证李栗谷学说中的诸多理论皆与王阳明“心学”思想是相当契合的,亦具有十分明显的融合与传承王阳明“心学”之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南宋理学家陈亮认为道(理)是与自然和人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它如同"赫日当空,处处光明.闭眼之人,开眼即是",是人们可以体察、认识的客观存在."王道"、"霸道"是贯通三代和汉、唐以下各代帝王治国的指导思想,从未被"隔断"过,"王霸并用"之论是合乎历史事实的,是治国良策."义理"、"功利"是三代、汉、唐皆有的行为准则,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义要体现在利上,利也就是义,"义利双行"缺一不可.帝王治国要"爱人利物"、"生民之利"、"义利双行"才能富国强兵,人民生活安定.在"成人之道"问题上,陈亮主张做人要做一个堂堂正正(即光明磊落)、"推倒一世"、"开拓万古"的"智勇"之士,作一个实事实功的英雄豪杰.陈亮对以上三大问题的观点,是他的"明"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需求驱动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时期下计算机专业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存在差距的现象,结合石家庄铁道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需求驱动的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该模式要求围绕社会需求,明确专业教学方向和重点,明确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实施灵活多变的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地理教育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的课程分类体系存有缺陷。根据课程论研究成果,钱学森先生关于科学、科学层次划分及其关于地理科学思想,地理科学特征、本科地理教育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发展对高等地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构建本科地理课程“功用分类”体系十分必要。课程功用分类体系是根据地理科学特征,地理课程所具有的功能与用途,以系统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为最终目标,能够对学生地理能力实施层级递进培养而构建的课程分类体系,包括培养地理素养课程、培养地理技术能力课程和培养地理工程能力课程。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等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情况、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法,对于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社会资本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联性,社会资本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资本的匮乏对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现实阻碍。因此,培育塑造公共精神、完善政策法律体系和搭建参与合作平台,不断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