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工作-非工作边界渗透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工作-非工作边界融合已越来越普遍,导致了员工在非工作时间参与工作相关事务已成为一个无从回避的客观现状.员工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条件已成为组织和员工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回顾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首先介绍了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的内涵,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然后从员工幸福感、工作相关行为和恢复需求等三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的影响效应及其边界条件.最后,提出了在工作-非工作边界融合背景下从工作中的心理解脱影响效应研究的管理启示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区别于传统的职业生涯时代,这直接导致了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职业成功衡量标准的改变。总结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经验,在对职业成功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传导机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个体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运用相关数据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个体特征、职业生涯的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对个体职业成功影响显著;工作敬业度作为个体特征、职业生涯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的中介变量对个体的职业成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社会化媒体调查与MBA学员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工作压力、工作绩效与心理资本分别进行了独立研究与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验证了传统方法的研究成果,并且有了一些新发现:个人经济因素与组织人际关系因素对工作压力影响较小;个体经常视忽周边绩效的重要性;个体往往忽视组织环境对个体心理资本的影响效果;组织层面的压力源对工作绩效有着显著的作用;心理资本的回复力维度对工作压力有较大的调节作用;工作绩效与心理资本关系甚密,培养型的组织环境对心理资本的作用凸显,而作为心理资本一个维度的毅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是很明显;心理资本会通过调节工作压力作用于工作绩效。建议企业注重员工的压力管理,协调员工的组织生活与家庭生活;关注员工晋升,给员工创造个人发展的空间;重视周边绩效的指标设计,加强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做到人岗匹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加大对员工心理资本培养与开发的投入,构建与员工的和谐关系,增强员工的安全感,培养员工积极的心理资本。建议员工正确对待工作压力,通过培养心理资本沉着冷静地应对;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合作,由竞争观念向竞合观念转变,提高工作绩效;正确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通过沟通交流让家人理解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企业的形成、企业组织边界以及企业间关系提供了有力工具,20世纪70年代以来,网络经济概念及分析方法丰富了对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组织形态--产业组织的分析.本文沿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思路,结合Mattew O.Jacson对网络基本概念的论述(Mattew O.Jacson,2002)[1],以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铁路运输产业的网络边界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区别于传统的职业生涯时代,更加强调自身职业生涯的管理,职业成功的衡量标准随之变化。科技工作者是高新技术的载体,具有较强的工作自主性及自我发展需求。研究突破以往从不同层面对科技工作者职业成功进行研究的视角,凸显其工作自主性及内在职业成功需求,构建了全新的职业成功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结合相关课题数据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科技工作者的个体特征、职业生涯的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对其职业成功影响显著;工作敬业度作为个体特征、职业生涯无边界性、生涯适应力的中介变量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成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原因及心理保健对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从个体的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原因 ,提出了“脆弱个体”与“成熟个体”观 ,绘制了“生活事件对‘脆弱个体’和‘成熟个体’的作用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理论模型。最后 ,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心理保健的对策 :形成高校内部全员参与机制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互助机制 ,实行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们对心理契约概念尚无统一界定。在此研究背景下,探讨心理契约的构成条件其实就是寻求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帮助人们判定组织与个体间存在的心理契约。文章大胆借鉴了法律契约成立条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心理契约的达成必须以心理契约的当事人——个体与组织之间达成特殊合意、个体与组织具有理性、个体与组织追求互惠互利为条件。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已成为组织获取竞争优势与提高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采用将信息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创新日益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组织机构的新变革.无边界组织正是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组织结构的创新组织形式.本文对无边界组织的形成、内涵做出了详尽的阐述,还提出借助信息技术的推动力来打破组织边界,构建无边界组织的措施,最后通过GE公司的无边界组织的实践模式分析,提出了基于此模式的组织结构变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昱 《宿州学院学报》2013,(10):27-29,36
分别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心理成长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心理成长的本质即人的社会化过程.心理成长教育的缺失,使得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影响心理成长的因素主要有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个体的心理成长能力是后天获得的,家庭、学校等早期成长教育环境尤为重要.以独生子女教育为例,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心理成长与心理健康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的辩证关系,提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成长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员工-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它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满意感、对组织的情感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员工的流动率,并最终影响到组织目标的达成效果。本文对心理契约的涵义、内容及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构建企业心理契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心理现实性:生成语法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生成语法的理论假设和研究取向与心理现实性之间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标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心理健康标准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不仅使我们看出统计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等心理健康标准的局限性,而且有利于更深入地分析解决现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利于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利于我们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然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个性应成为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新纬度。  相似文献   

13.
学校心理咨询无法回避价值问题 ,同时对价值问题又有特殊的要求。本文在澄清心理咨询价值观层次及价值干预等概念的基础上 ,进一步讨论了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价值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国各个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成立和大量现代化心理测评设备以及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配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大得到了加强,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因许多高校心理咨询师缺乏正确的角色定位,致使心理咨询没有收到最佳的效果,对此,探讨高校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帮助解除他们的角色困惑,乃成为促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水平、上台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期,个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入研究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涵义及其变化趋向,实现对个体政治社会化价值取向的调适与引导,使个体的政治价值目标和价值选择达到某种一致性,从而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主要受到生理、心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心理焦虑、婚恋心理危机和求职择业恐惧等.高等学校针对心理危机,应当建立心理普查和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开展“一对一”专业疏导与团体心理辅导,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婚恋教育,达到化解心理危机,增强学生心理适应与应对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制约心理发展因素进行了动态的系统的分析,把制约心理发展基本因素概括为遗传和生理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生活因素、主体活动因素、内在心理因素五个方面,并对遗传、成熟、异变。母体环境、地理环境、教育、社会环境、学习、劳动、阅历、创造、内部矛盾、关键期,能动性等主要因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制约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和主要因素是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8.
郭俊 《南都学坛》2013,(2):100-103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大于高校教师其他群体,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青年教师的工作效能。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需要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青年教师自身要通过科学的职业定位、保健身体、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保持积极情绪、加强心理保养等措施进行调适,以保持健康有效的职业活动。  相似文献   

19.
基本情绪取向、评价取向是情绪研究的两种主要取向。基本情绪取向的主要特征是:情绪是先天遗传的,经由进化而来,是一种执行特定行动的本能或冲动,有其相应的面部表情;评价取向则认为情绪是一种有意识的状态,产生于对知觉对象的意义分析和认知评价。随着情绪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了一直被忽视的第三种取向:心理建构取向,这一取向认为,情绪是一种心理化合物,可以构造出更基本的、不同于具体情绪的心理成分。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下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轨迹 ,剖析了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变化 ,主要是因社会大环境引起的功利主义倾向、需求的复杂性引起的择业标准的多元化 ,以及青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择业观的矛盾性 ,并阐明了如何帮助毕业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